第23章 生活好習慣,讓獨立自然而然 (2)(1 / 3)

為了讓孩子在人生路上少遇困難,很多父母使上了渾身解數,幫孩子解決各種難題,認為這樣才算是真正盡到責任。其實,在適當情況下,讓孩子吃點苦頭,遠勝過家長事事包辦。我們不能說隻有吃過苦的孩子才有出息,也不是說要把我們的孩子送回過去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孩子的成長過於順利,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無疑是極為有害的。所以,家長不能總是寵著、嬌慣著自己的孩子,也該找個時候,讓他們吃吃苦,這樣才能讓他們品嚐到生活的百般滋味。

你的零花錢你自己來管

開學第一天,家長王先生拿著兒子的壓歲錢,開了個獨立賬戶,自己代為操作,手把手教剛上一年級的孩子炒股。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家長熱衷用壓歲錢教孩子炒股,其中不乏一些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此,教育專家提醒,理財教育莫急功近利,孩子的壓歲錢最主要還是應用來支付孩子的學費、生活費等,或由孩子自己來決定其用途,當然家長可以當參謀。但是,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他們可以接受一些金融知識,但參與炒股顯然不合適。因此,家長對涉足股市的孩子要正確引導,不可讓孩子沉迷於此。

報紙上的這條新聞讓火火媽不由“驚呼”世上真是無奇不有,竟有家長教一年級的孩子炒股!火火媽繼續看了下去——

近期,一份關於“少年兒童理財習慣培養研究與實踐”的調查報告對外公布,調查顯示,17.1%的兒童覺得零花錢剛好夠用,53.3%覺得夠用並有節餘,21.3%覺得零花錢花不出去,三者合計達91.7%。可見,多數兒童零花錢充足。但對於多餘的零花錢,2%的少年兒童會想辦法花掉,53.9%會放在家裏存起來,18.4%會存銀行,25.7%會交給父母管理,看來大部分孩子的理財意識還比較淡薄。由此呼籲,對少年兒童開展理財教育勢在必行。

火火媽也覺得,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確實很有必要,學校並沒有相關的理財課程,與理財教育稍微相關的,就是在火火數學課本上看到過的“認識錢幣”的那一節知識點。“既然學校不教,那麼我就在家教好了!”

打電話專門請教了張老師,張老師建議從讓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錢開始培養,並給了火火媽一個在對孩子理財教育上很有經驗的家長的郵箱地址,告訴火火媽,可以向這位家長取取經。

【家長備課】理財教育,從管理零花錢開始

火火媽謝過之後,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發了郵件。第二天,火火媽收到了回複信——

個人認為,“學會理財”也是一種本領,而且是現代人社會生存必備一種本領,它直接關係到人一生的成功與幸福。對於孩子的金錢觀的培養,沒有哪一步是可以跳過去的,需要家長一步一步地教育。小學階段是開展理財教育的最佳時期,由於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不同的經濟條件和金錢觀,所以理財教育在家庭中實施更好一些。如果孩子沒有明確的理財觀念,就可能去模仿成人世界不良的消費習慣。讓未成年的孩子對於理財的概念模糊不清,更會盲目地亂花錢,這樣孩子自然會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對於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不僅認識到錢幣,知道錢幣的作用、學會錢幣之間的換算以外,還要讓他知道現實生活中一個家庭的開支,家庭的投資儲蓄情況。最直接的辦法是,讓他自己去管理他的零花錢,可以每周給他一次數額適當的零花錢,讓他去自由分配使用,如果提前花光了,家長不要再給他,讓他嚐嚐“沒錢”的苦;如果他還有剩餘,就要鼓勵他存起來,答應等存到一定數額之後,帶他去買一件他想要的玩具、禮物等。理財教育是一個循序漸漸、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此一來,孩子就能主動去思考如何去管理好自己的錢財,也就懂得了珍惜金錢的價值和重要性,自然就不會胡亂花錢了。

家務勞動也要有分工

火火媽正兒八經地向窩在沙發裏看電視的父子倆展示著一張“值日表”,上有一家三口的家庭衛生“責任區”安排:“從明天起,照此執行,拒絕承擔所有家務勞動!”

火火把值日表搶過來,認真地看著,卻發現好多字還都不認識,撓起了小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