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生活好習慣,讓獨立自然而然 (1)(1 / 3)

學校要評選個人衛生標兵了

“媽媽,你看我能選上這次個人衛生標兵嗎?”火火仰著小臉問媽媽。

“你達到老師的要求沒有?”

“我覺得我做得挺好的,而且張老師還在班裏同學麵前表揚過我,讓大家想我學習呢!”

“那媽媽對你有信心。不過,不管這次選沒選上,都要把好習慣保持下去,知道不?”

“知道了!”火火使勁點了點小腦袋,飛一般的跑開了。

【家長備課】教孩子做好個人衛生

【新生入學家長備忘錄】建立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個人衛生狀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培養個人衛生習慣做起,可以有效引導低年級的孩子建立其他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一年級學生提出的個人衛生要求具體包括:

1.衣著幹淨整齊,保持儀表整潔。不要到處亂坐亂挨,保持衣服的幹淨與整潔,勤換勤洗。

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小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每天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要經常洗澡洗頭,保持指甲整潔衛生,這樣才能及時清除身體上或頭發上的細菌和灰塵。

3.注意睡眠習慣。要按時睡覺,並且保證睡眠時間應充足。

4.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定量進餐,定時進食,少食或不食零食,不要過多地吃甜食,吃飯時要專心,不要看書、玩耍、說笑。

5.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在馬路上吃東西,不邊吃邊玩,不貪食,不喝生水,不吃腐爛水果,生吃瓜果要洗淨或消毒等。

6.注重牙齒健康,保護好牙齒。堅持早晚刷牙,每次飯後要漱口。

7.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書包要保持幹淨、衛生、整潔,每月至少應刷洗一次。

8.愛護公共衛生環境,不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隨身攜帶紙巾或手帕,將吃過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紙巾裏、手帕中。

學校和班上會建立其相應的衛生製度,包括日常衛生掃除(每天三次小掃除,每周一次大清理)、個人衛生檢查製度(每天檢查兩次,由值日老師帶領衛生委員檢查)、衛生評比和監督製度以及個人衛生標兵的評比。

家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間,家長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對象,學校衛生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鼎力支持。家長們要重視起對孩子衛生習慣的培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孩子自己完成如收拾文具、整理書包、打掃房間等個人衛生事務,養成及時清除垃圾、廢物的習慣,可以酌情給予適度的獎勵措施來鼓勵孩子。需要家長注意的好似,要想孩子有個良好的衛生習慣,家長就要率先示範,繼續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大人做出好榜樣,這是教育孩子養成文明衛生習慣的起點。

小學生不應該再挑食

“小熊一家住在美麗的森林裏。一天中午,熊媽媽做了青菜、瘦肉和雞蛋湯。小熊不愛吃青菜,熊媽媽告訴小熊:‘青菜裏含有豐富的營養,一定要多吃。你光吃肉的話,會長胖,而且可能還不會長高。’小熊聽了媽媽的話,說:‘知道了,我以後一定要多吃青菜!’熊媽媽笑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火火捧著圖畫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挑食的小熊》的故事。

火火媽在一旁聽見了,順勢問道:“小熊不挑食,才能健健康康地長大。那火火呢?”

“我也不挑食!我現在長大了,是小學生了,張老師說過好孩子都不挑食。”

“那我今天晚上做胡蘿卜了哦,你不許再把它挑出來了!”

“行!保證不挑!”小家夥回答得幹脆利落。

【家長備課】改掉孩子挑食、厭食的壞毛病

從一歲多開始,火火媽就發現兒子不愛吃胡蘿卜和芹菜,對肉類格外偏愛。很多孩子和火火一樣,也有挑食厭食的壞習慣,顯然,這是不利於營養的均衡攝取的。如何改掉孩子挑食厭食的毛病呢?火火媽可是做了一番研究,還認真做過筆記呢!

如何讓孩子改掉挑食、厭食的壞毛病

1.潛移默化,順勢引導。抓住關鍵時機,趁勢教育,剛入小學就是個很好的時機,此時的孩子有“即將成為小學生”的優越感和自豪感,若以“小學生都不……”為契機,提出讓孩子改掉他的一些壞習慣,那麼他自然會痛快答應,並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