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經常變換花樣給孩子做可口的飯菜。每天的食物盡量多樣化,穀類、肉類、豆類和蔬菜應合理搭配,營養全麵、豐富。注意烹調方法,盡量把食物做得色、香、味、形俱佳。
3.每餐準備3~4種菜,給孩子適當選擇的權利。
4.遇到不喜歡吃的飯菜,可讓他試著吃,慢慢適應,但不要強迫他吃,以免造成逆反心理。當孩子吃下之後,要適度給予表揚鼓勵。
5.培養正常的飲食習慣,做到每餐營養的合理搭配。孩子挑食時,不要給他立即準備替代品,偶爾“餓”他一頓也無妨。
6.吃飯的時候,不要總去嘮叨批評他。
7.家長不能在孩子麵前流露出對某種食物的偏好,否則會影響到孩子。要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讚美食物,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然願意品嚐。
8.讓孩子參與到做飯的過程中。可以請他來決定今天都吃什麼菜,還可以讓他幫忙洗菜、擺放碗筷等,包含自己勞動成果的飯菜會令孩子覺得格外香。
早睡早起很重要
今天的寫話作業,火火是這麼寫的——
我是個不太愛睡覺的孩子,平時在家總要到十點以後,媽媽催了才肯睡。昨天晚上,九點鍾不到,我就要上床去睡覺。媽媽很驚訝,我跟媽媽說:“今天上課,張老師說了,九點鍾就要睡覺的。我已經是個小學生了,要早睡早起的!”媽媽聽了笑哈哈。
“你什麼時候這麼乖乖的,不用我催就去睡覺了?”火火媽“嘲笑”兒子說。
“我今天就睡,聽張老師的話!”
果然,這天還不到九點,小家夥就自動自覺地爬上了床,乖乖地睡了起來。
【家長備課】培養孩子的定時作息
摘自張老師的班級博客——
小學生的作息製度應包括學習、休息、課外活動、進餐和睡眠等,在製定作息製度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健康狀況區別對待。就一年級學生來說,在安排學習、生活的作息製度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每日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如果學習時間過長招致睡眠、戶外活動不足,不但會降低學習效率,而且降低機體對疾病的抗力,對身體的發育也有不良的影響。
2.睡眠時間每日不少於10小時。要幫助孩子養成定時睡眠和定時起床的好習慣,調整好生物鍾。此外還應合理利用時間進行短時的午睡,以保證下午的學習效率。睡眠不好的孩子,晚上睡覺前可以喝一杯熱牛奶以助睡眠。
3.按時作息。按時作息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物鍾,有利於身心的舒適和健康。與此同時,還能使學習、活動都按照計劃進行,自然就能提高做事效率,還能很好地避免懶散的習氣,從而形成積極學習、勤奮向上的好習慣。
合理的作息製度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又可以預防學生過度疲勞,增強學生對疾病的抵抗力和促進生長發育,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
讀過之後,火火媽想了想,在下麵補充了兩點——
1.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並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2.孩子升入小學後,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時間老人不等你
臨睡覺前,火火媽給火火念了《時間老人的故事》——
今今和明明是一對雙胞胎。他倆出生後,時間老人讓鍾姑娘陪伴他倆。他們漸漸長大了,今今抓緊時間,學到了很多東西。可明明總是推說明天再學,因此鍾姑娘總是教訓明明,希望他改正這個缺點,可是明明不聽,繼續玩。鍾姑娘見了,氣壞了,決定不管明明了,就管今今。今今學了好多知識,開始寫曆史書、論文等,又在鍾姑娘幫助下,學會了德語、法語、英語等語言。後來今今又使勁兒鑽研動物,成為了動物學家。明明呢?成了一個沒知識的可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