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學習好習慣,輕鬆培養優等生 (4)(2 / 3)

如今小學生的課業繁重,加上學校和家長的施壓,使得出現心理焦慮的小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生的心理焦慮主要表現在考試上。麵對考試,20%的小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緊張,其中有47%出現輕微焦慮,24%屬於過度焦慮,更有甚者,每逢考試心跳加速、全身抽搐冒冷汗。由於考試焦慮導致了學生水平的正常發揮,學業成績的失真,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恐懼心理及考試作弊行為。考試焦慮同時又輻射產生了小學生對人的焦慮,通常表現為過度關注自我,在眾人麵前感到不安等。麵對考試的心理焦慮也稱為“考前焦慮症”,以前僅僅在初中生或高中生中可見,但是現在卻一點點地向低齡化發展,在小學階段就已呈現。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都較差,一旦患上“考前焦慮症”,負麵的影響更為嚴重。

那麼,怎麼幫孩子消除考試前的心理焦慮呢?火火媽繼續讀了下去——

1.教給孩子自我放鬆的方法:保持絕對安靜的環境,放一段節奏輕緩的音樂,讓孩子在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將拳頭握緊後再放鬆——牙齒緊後再放鬆——皺眉後再放鬆——脖子挺硬後再放鬆——下肢用力伸直後再放鬆。每次練習半小時,直到能夠隨意將身體的任一部位放鬆為止,就能緩解焦慮的情緒。當孩子以後再有焦慮情緒時,就可以這樣慢慢地放鬆,這樣焦慮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緩解。

2.轉移孩子注意力;緊張和焦慮是由於過度關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所以當出現焦慮情緒時,可以通過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此來緩解孩子的緊張和焦慮,把孩子從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中解放出來。

3.當孩子出現考試焦慮時,可以讓孩子先閉上眼睛,然後做多次深呼吸,緩吸緩呼,把心神凝於一點,用以穩定情緒。

4.教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當孩子表現焦慮時,要讓孩子學會進行良好的自我暗示,如告訴自己“我行,我一定能發揮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等,這樣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增強自信心,減輕或消除心理緊張。

5.少給孩子一點壓力:家長平時盡量不要對孩子說“一定要考滿分”、“一定要拿第一名,給爸爸媽媽爭氣”這一類的話,這會給孩子平添很多無形的壓力。對孩子懷有希望是好的,但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期望時,不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隻要你盡力了,考多少分都沒關係”,這樣的話語能使孩子輕鬆上陣,自然就能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

大自然真有趣

難得一個放鬆的休息日,火火爸媽決定帶著兒子來趟遠足——離開城市,到近郊的山裏“采采風”。

一路上給小家夥興奮地不得了,一會兒這看看,一會兒那看看,到了目的地以後更是四處亂竄,到處尋找一切好玩的東西,指著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火火爸充當起了導遊和講解員,而火火媽就化身為“後勤部長”,跟著爺倆兒的身後緊盯著兒子,唯恐兒子出現什麼危險。

玩了一整天,回來的路上小家夥還坐在車後一個勁兒地給媽媽念叨說,今天看見了什麼顏色的花、什麼形狀的樹葉、還有小蟲子、小溪……孩子畢竟是孩子,玩累了,說話的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沉,慢慢地就睡著了。

火火媽小聲地和火火爸說:“帶孩子出來走走真好,能放鬆心情。”

“還能培養他的觀察力,讓他看看平時在城市裏看不見的東西。”火火爸接茬說。

【家長備課】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火火媽的教子筆記之——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激發孩子觀察的欲望。平時在家裏多讓孩子看看、說說家人喜歡的事情,比如衣服、食物、動作特點等;如果家裏有動植物的話,可以鼓勵孩子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和它們生存的條件等。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多觀察藍天白雲的瞬息變化、行人的千姿百態、植物的爭奇鬥豔、昆蟲的蛻變活動,以及車輛、建築、商品和商店等,家長也可以順勢給以指導,輔助以必要的知識,豐富孩子的知識水平。

2.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每個人由於觀察敏銳性的差異,在同一件事物的觀察上出現不同的興趣,注意到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點。因此,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是培養觀察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為了鍛煉觀察能力,必須從孩子的興趣點著手,這樣才能促使孩子津津有味地進行多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