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想再看看,好好挑挑。”小家夥又認真地回到了書的海洋中。
【家長備課】閱讀習慣很重要
其實,一年級的孩子讀書,重點首先是在於培養閱讀習慣和興趣,其次才是看他都看了些什麼。低年級的孩子生性好動、缺乏自製力,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注定不會長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指導孩子課外閱讀,應從興趣開始。孩子們隻有對課外閱讀充滿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閱讀中去,才能把課外閱讀當做他們的一種享受、一種休閑,從而保持旺盛的閱讀熱情,主動遨遊在浩瀚的書海中。
一年級是從幼兒期到兒童期的過渡階段,孩子還沒有完全脫離幼兒時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以及個人喜好,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喜歡的是精美誘人的繪畫讀本、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是那些能夠滿足其奇思妙想的書籍,而不是那些深刻冗長的名家著作。誠然,閱讀名著是有必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循孩子本身的興趣所向。所以,此時沒有必要給孩子搬來一大堆刻板的中外名著來讀,這樣隻會讓孩子感到壓力重重,讀課外書不僅達不到豐富孩子眼界、提高能力的效果,反而會造成孩子厭倦讀書的反效果,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火火媽早就知道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和興趣的重要性,所以每次帶火火逛書店的時候,都讓火火自己去挑選他愛讀的書。和所有的男孩一樣,火火也喜歡看那些偵探類的故事書,但火火媽知道,不能讓孩子隻局限於一類書中。為了增加火火對其他種類課外書的興趣,火火媽用了“你講我聽”這個小招數,鼓勵火火多接觸其他種類的書,並且把看過的書講給自己聽,不時提個小問題進行交流。這個招數顯然是奏效的,火火越來越喜歡課外書了。
從興趣出發,才能保證孩子自動自覺地讀完每一本課外書,從而充分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而對於那些總是被家長強迫讀些不感興趣的課外書的孩子來說,讀書隻能是平添痛苦。
“看完電視再寫作業行不行?”
火火媽下班一進門,就看見火火趴在沙發上看電視,課本和作業本亂七八糟地攤在桌子上。
“你作業寫完了嗎?”
“還差點,先讓我看完了這點我再去。”
火火媽一把把兒子從沙發上拎了起來,輕輕拍了拍他的小屁股:“別耍賴,不是說好了做完作業才能看電視嗎?”
“哎呀,作業就差一點就做完了,先讓我看完了再寫吧……”小家夥“賊”心還是不死。
“你不守信用!”
“好好好,我去寫,誰說我不守信用!”說完,火火便扭頭坐在了書桌旁,雖然看起來還有些老大不情願。
【家長備課】掐斷拖拉的小火苗
一年級的孩子自控力還較弱,注意力也不集中,有時難免會有拖拉的現象。火火媽聽張老師說過,班裏有的孩子拖拉的毛病更嚴重,不寫作業什麼事都沒有,一要寫作業所有事事都來了,不是喝水就上廁所,一點作業能寫兩個小時,而且這樣的孩子寫作業都很慢,常常該睡覺了作業也寫不完。用張老師的話說,低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拖拉是普遍現象,有些是因為知識掌握的問題,比如寫字慢、題目不會等,但更多的孩子還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坐在書桌前學習所造成的。
火火的自製力一直都很好,放學能自動自覺地寫作業,而且注意力還算比較集中,這自然也離不開火火媽的“配合”——從不打攪孩子寫作業。不過,六七歲的孩子,偶爾鬆懈下來太正常了,就像今天,小家夥就想“耍賴”。不過用火火媽自己的話來說,一旦發現孩子有不好行為習慣的苗頭,就要立即掐滅,不能讓它“生根發芽”,形成習慣。
想到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幫孩子規避拖拉的壞習慣,火火媽便打開電腦,在班級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孩子做作業拖拉,原因無非有二,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學習上遇到困難。
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建議家長們可以先拿出一周的時間來觀察和了解孩子寫作業的習慣。一年級的孩子每天的作業時間一般都在30分鍾左右,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作業完成的合理時間,然後要求孩子逐步減少作業時從書桌前離開的行為。如果孩子原先要起來6次,現在能做到起來3次就要獎勵;然後再由3次再到1次,最後到縮短完成作業的時間,而且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獎勵的方式可以是延長看動畫片的時間,可以是喜歡吃的東西,隻要是孩子喜歡的事情,都可以作為獎勵,這個獎勵可不能是空話,必須要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