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報道的收費項目,隻是購車環節支付費用的一部分。購買一輛小汽車還要交納停車泊位證明費、車船使用稅……還有一筆費用是汽車生產廠家代消費者交納的3%~8%的消費稅。
而汽車廠家也有稅費的苦衷,一個汽車廠家要負擔17%的增值稅。轎車成為國內稅率最高的機電產品。
高稅費使汽車的購買價格和使用價格居高不下,使巨大的潛在需求難以轉化為有效需求,人們空懷開上自己的車的強烈欲望卻難圓轎車夢。與此相對應,汽車工業始終走不出價格高——市場小——規模小——價格高的惡性循環。最後,政府也不可能從汽車生產和汽車消費中拿到足夠多的稅收。
稅收還導致邊際買者和賣者離開市場,由於這些行為的變動,市場規模縮小到最優水平之下。供給和需求的彈性衡量買者和賣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從而決定了稅收會使市場有多大變動。因此,供給和需求的彈性越大,稅收的無謂損失越大。
當然,我們說稅收會帶來無謂損失,決不意味著主張取消稅收。稅收不僅是維持國家機器運轉的必要動力,而且是通過再分配保持社會公平的主要手段。但稅收不是收得越多越好,稅賦太重,會使企業缺乏生產經營的動力,消費者缺少消費積極性,從而使整個經濟收縮。因此,減稅往往是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
社會保障——誰來關心弱勢群體
【經濟學釋義】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在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製度。社會保障的本質是維護社會公平進而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與讀者侃經濟】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花在社會保障方麵的錢已經越來越多,但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在社會保險、基本教育、醫療保健等方麵的發展,和世界水平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城鄉幾乎全部建立起“低保”製度。截至2008年9月底,城市居民低保覆蓋人數為2273萬人,將近1100萬戶家庭,月人均標準已提高到206.2元,實際補差額達月人均132元;農村低保覆蓋人數已達3858萬人,將近1800萬戶,月人均標準達81.5元,實際補差額月人均為43元。城市和農村低保每月支出合計近51億元。
社會保障體係是指社會保障各個有機構成部分係統地相互聯係、相輔相成的總體。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重要支柱,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我國的社會保障體係,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優撫四個方麵。這幾項社會保障是相互聯係,相輔相成的。社會保障體係對社會穩定、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社會保險在社會保障體係中居於核心地位,它是社會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社會保障的基本綱領。社會保險的目的是保障被給付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屬於基本性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的對象是法定範圍內的社會勞動者;社會保險的基本特征是補償勞動者的收入損失;社會保險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用人單位(雇主)、勞動者(雇員)依法交費及國家資助和社會募集。
2.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層次,是實現社會保障的最高綱領和目標。社會福利的目的是增進群眾福利,改善國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它把社會保障推上最高階段;社會福利基金的重要來源是國家和社會群體。
3.社會救助屬於社會保障體係的最低層次,是實現社會保障的最低綱領和目標。社會救助的目的是保障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需要;社會救助的對象主要是失業者、遭到不幸者;社會救助的基本特征是扶貧;社會救助的基金來源主要是國家及社會群體。
4.社會優撫是社會保障的特殊構成部分,屬於特殊階層的社會保障,是實現社會保障的特殊綱領。社會優撫目的是優待和撫恤;社會優撫的對象是軍人及其家屬;社會優撫的基本特征是對軍人及其家屬的優待;社會優撫的基金來源是國家財政撥款。
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係。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製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製度。全麵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建設。
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曆來被稱為人民生活的安全網、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調節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