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衡量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3)(1 / 2)

張陽畢業後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來到沌口某學校任教,又與沌口某企業的小吳談上了戀愛,他本以為幸福生活將拉開序幕,卻沒想到因為那遙不可及的房子,他的美好姻緣還沒怎麼開始就走到盡頭。走在街頭,望著林立的高樓,張陽不知道自己的情感歸宿到底在哪裏? 在高房價麵前,愛情也在經受著考驗,房子卻成了愛情的入場券。

張陽與女友,兩人月收入共4000元左右。按照當前的房價水平,買房子對他們來說無異於“癡人說夢”。他連做夢也沒想到過武漢的房價會在短短的兩、三年之內打著滾兒地往上翻。

在武漢中心城區內,一套80平方米、單價6500元/平方米的房子,至少要50多萬元。這對像張陽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難以承受,房子對於他們來說,隻不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當今中國的房價之高,超過了普通老百姓的購買能力。對於房價與老百姓購買能力的一個國際慣用指標是房價收入比,以故事中的張陽為例:一套普通新房平均50多萬左右;張陽和女朋友加的年收入是4.5萬;兩者相除,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11。

按照國際上的一般標準,房價收入比在3-6之間被認為是比較正常的。根據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計算可知,2007年我國的房價收入比平均為15,遠高於國際上普遍認為的正常水平。中國的房價高到什麼程度,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數據:美國目前房價中位數是20萬美元,約200平方米的別墅,相當於美國中等家庭收入的4倍。而中國呢?

我國各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多在6倍以上,屬於房價過高的範疇,據調查,全國大部分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超過6,其中北京、沈陽、貴陽、南京、廣州、大連和西安的比率都超過了10甚至更高。

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原因,主要在於目前的房價過高。仔細分析起來,中國的高房價,是“眾力”合推的結果。

其一,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房子是稀缺資源,中國擁有13億人口,而這自然成為了中國人購房的硬需求,其硬需求產生的購買力自然可以預見。如此巨大的內在需求使得中國的房價不會太低。

其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發展中謀得的好處。地方政府熱衷房地產的目的,在於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大頭”,因為政府壟斷城鎮的土地資源。正是在這種體製和機製的刺激下,地方政府自然要拚命地炒高地價,絞盡腦汁使商業用地價值最大化。

其三,房地產暴利是房價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追求最高利潤是資本運營的唯一秘密,房地產商為保持高利潤,通過惡意炒作,囤積居奇,積壓閑置土地,控製房源供給,聯手哄抬房價,從而達到榨取購房者最大的利潤。

《南方周末》中曾有一篇文章曾指出“深圳2007房價暴漲背後的秘密”:最近兩年,一些大城市的樓價如同坐火箭一樣狂升,普通民眾隻能望樓興歎。一個樓盤的市值甚至可買下整個伊利集團,“不是伊利的價值被低估了,就是樓盤的價值被高估了。”

其四,炒房團是高房價的潛在推力。如“溫州炒房團”舉世聞名,他們資金雄厚,集團運作,在各地房地產市場頻頻出手,如颶風一般攻城略地,所到之處房價急升。

其五,國際熱錢大量湧入,為高房價推波助瀾。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一直處於持續升值或升值預期中,吸引了大量國外遊資流入了中國市場,這就是國際熱錢。這些“遊資”的目的就是賺錢,根據資本的“窪地效應”,哪裏預期有利潤就會衝到哪裏。我國各城市的房價持續攀高,使得國際熱錢越來越集中到房地產,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房價跌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