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中央銀行的獨門秘籍 (1)(3 / 3)

M0=流通中現金

M1=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債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一書中,他是這樣區分的

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係中還有M0、M3等項目。

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係。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貨幣總量以M1出現,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以M2出現,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美聯儲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應如何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在貨幣總量則基本保持穩定。

4.M1和M2的背離反映了什麼

由於活期存款主要指企業存款,而同時企業定期存款,增幅較往年並無明顯增加,基本可以否定企業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的替代使得M1與M2產生背離的可能性。M1和M2的背離說明,居民的貨幣資產存量增速大於企業的貨幣資產存量的增速。

消費增速下降與居民儲蓄增速加快並存。居民的收入,一方麵用於消費,一方麵用於儲蓄,而儲蓄的方式,可以選擇貨幣資產(主要體現形式為定期儲蓄),也可以選擇金融資產,如股票或者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

從居民收入及分配去向看,居民儲蓄(特別是定期儲蓄)的增加可能來自於三個方麵:收入增加、消費減少、其他金融資產的減少。由於缺乏收入和其他金融資產的數據,我們很難確定,居民儲蓄的增加主要來自於那個方麵。

但是,有這樣一個事實值得注意。2004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後,居民儲蓄存款持續上升。而且,定期儲蓄漲幅更大,與此相對應,社會消費增長幅度2005年有所下降(我們這裏的分析都是以貨幣來度量,不需要考慮物價因素)。

從時間上看,居民定期儲蓄增幅加快,主要原因在於存款利率的提高(當然還有物價的走低),與此相對應的是2005年消費增速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在當前CPI漲幅較低的情況下,當前銀行存款利率水平已使得居民選擇更多的儲蓄,這對解決我國內需不足問題是不利的,消費的增長不甚樂觀。

存款準備金——銀行放出貸款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學釋義】

存款準備金就是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法律的規定,要求各商業銀行按一定的比例將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銀行開設的準備金賬戶,對商業銀行利用存款發放貸款的行為進行控製。商業銀行繳存準備金的比例,就是準備金率。

【與讀者侃經濟】

關於貨幣量層次劃大家都知道,銀行(bank)起源於板凳(bench)。起初隻是為顧客兌換貨幣,後來增加新業務,替有錢人保管金銀,別人把金銀存放在他的保險櫃,它給人開張收據,並收取一定的保管費。天長日久,有聰明人看出其中門道,雖然每天都有人存,有人取,但他們的保險櫃裏,總有些金銀處於閑置狀態,很少有保險櫃被提空的情況。於是兌換商玩起“借雞下蛋”的把戲,別人每存一筆錢,他們隻在手中保留一部分,剩下的則悉數貸出去。被兌換商保留在手裏的那部分金銀,就是後來的存款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