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聖教(1 / 1)

或問曰:“聖人之教若是異乎?既曰“欲立欲達”,又曰“不啟不發”,何也?”曰:“欲立欲達,聖人之本心也;不啟不發,聖人之無情也。其並行不悖乎!”或曰:“曷謂無情?”曰:“啟發應乎憤悱。是故聖人順物之情而無情。”

甘泉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其無意必固我之致乎!”

古之世也,善人多,故其習也易成。後世之善人寡,故其習也難成。甚矣,習之係乎學也久矣。

或謂修身知本之說。曰:“修身故能身體天理不違,是之謂物格。物格則聞道,故曰“知本”,故曰“知至”。”

甘泉子言曰:“學莫大乎內外合一,一則無事矣。”或曰:“以心合物,孰能一之?”曰:“莫大於不與。”曰:“如之何斯可至之?”曰:“習。習以漸。”未達。曰:“盍觀諸鳥雛之習也,以漸而高遠。”

甘泉子曰:“惟精惟一,所以格物,精一無二,詣道之至。”

君子深造以道,其格物之謂乎!自得者,其知[至之謂乎!]居安資深逢原,其心身家國天下本諸此矣。孟囗囗囗得諸大學。

或曰:“莊子為道日損,非歟?”曰:“吾庸有取焉爾。道無損益,損害為益。小損則小益,大損則大益,小損則賢,大損則聖。”

君恪問:“或謂在天地者性也,賦於人者非性也。如之何?”

甘泉子曰:“天人判矣,天一人也,人一天也。不知天人之合一,不足以語性。”

或謂中庸之要。曰:“在謹獨。”問大學之要。曰:“在格物。”曰:“何謂謹獨?”曰:“養其中而已矣。”“何謂格物?”曰:“修身而已矣。修身而後知本,存其中而後知微。知隱知中,立天下之大本,而和生焉,盡天下之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