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釋曰。滅定解脫。根品已釋。餘解脫等。通由二得。若曾修者。由離染得。未曾習者。由加行得。四無色解脫。空識二遍處。一一通依三界身起 餘唯人起。由教力故。異生及聖。皆能現起。

從此第六。明起定緣。論雲。諸有生在色無色界。起靜慮無色。由何等別緣。頌曰。

二界由因業  能起無色定

色界起靜慮  亦由法爾力

釋曰。生上二界。總由三緣。一由因力。謂於先時。近及數習。為起因故。二由業力。謂先曾造感中地生。順後受業。彼業異熟將起現前。勢力能令進起彼定。三法爾力。謂器世間。將欲壞時。下地有情。法爾能起上地靜慮。生上二界。起無色定。由因業力。非法爾力。無雲等天。無災壞故。生在色界。起靜慮時。由上二緣及法爾力。若生欲界。起上定時。於前三緣。更加教力。

從此大文第二。明正法住世。若三分明義。已下是流通分。論雲。前來分別種種法門。皆為弘持世尊教法。何謂正法(一問)。當住幾時(二問)。頌曰。

佛正法有二  謂教證為體

有持說行者  此便住世間

釋曰。上兩句答初問。下兩句答第二問。正法有二。一教。二證。教謂契經。調伏對法。證謂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說者。教法住世。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證法。便住世間。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親雲。故隨三人住世時量。應知世法。住爾所時。聖教總言。唯住千載。有釋證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時。複過於此。

從此第三。明論宗旨。於中分二。一正明宗旨。二傷歎勸學。且正明宗旨者。論雲。此論依攝阿毗達磨。為依何理釋對法耶。頌曰。

迦濕彌羅議理成  我多依彼釋對法

少有貶量為我失  判法正理在牟尼

釋曰。迦濕彌羅。毗婆沙師議。阿毗達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釋對法藏。少有貶量。為我過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諸如來。大聖弟子。

從此第二。傷歎勸學。就中分二。一傷歎人。二勸學法。就傷歎人中分二。一正傷歎人。二重釋傷歎。就正歎人中分二。一傷歎有德。二傷歎起失。且傷歎人有德者。頌曰。

大師世眼久已閉  堪為證者多散滅

釋曰。三界大師。為世眼目。涅槃日久。名為已閉。舍利子等。名堪證者。隨佛滅度。名多散滅。

從此第二。傷歎起失者。頌曰。

不見真理無製人  由鄙尋思亂聖教

釋曰。既失大師。又無法奘。凡厥異生。便無慧眼。不見真理。無法自製。起惡尋思。亂惑聖教。其過大矣。

從此第二。重釋傷歎分二。一重釋有德。二重釋起失。且重釋有德者。頌曰。

自覺已歸勝寂靜  持彼教者多隨滅

釋曰。佛名自覺。無師悟故。涅槃日久。名已歸靜。舍利子等持彼教者今亦隨滅。

從此第二。重釋起失頌曰。

世無依怙喪眾德  無鉤製惑隨意轉

釋曰。世無依怙。由喪如來及大弟子眾德者故。由此眾生無正法鉤製諸惑象。隨意起執。

從此第二。勸學法。頌曰。

既知如來正法壽  漸次淪亡如至喉

是諸煩惱力增時  應求解脫勿放逸

釋曰。佛滅度後。九百年中。世親製諸論。正法壽命。漸次淪亡。如人欲終氣臨至喉。須臾便死。於此時中。煩惱增長。諸有智人。應求解脫。勿令放逸起煩惱也。

破我品

夫雲披月現。執亡空明。若不摧邪。將何顯正。此品來意良有以焉。有滯相之賓迷方之子。法無主宰。橫生我執。身見一起。諸惑隨生。溺三有河。背八正路。其為過也。不亦悲哉。論主將愛一子。情殷止心。傷而湣之。故製斯論。執我不同。總有三種。一犢子部。二數論宗。三勝論宗。破此三計。廣如長論 今唯釋頌。不可具陳。略舉綱宗。以為發起。犢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部也。佛在世時。有一外道。厥名犢子。今此部執同斯外道。故以標名。此品破中。先破犢子。次破數論。後破勝論。良為此部是佛弟子見同外道。殊所不應。故先破之。今欲破彼。先料其計 論雲。然犢子部執有補特伽羅。其體與五蘊不一不異。解雲。彼計真我名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蘊刹那滅。於轉無能。但由於我能舍此蘊。能續餘蘊數取諸趣。故執實我體名補特伽羅。計我與蘊不一不異。非斷非常。若言蘊一。蘊滅我滅。便成斷見。若言蘊異。蘊滅我在。是則常見計。皆墮其邊。故知此我與五蘊法不一不異非斷非常。論主破雲。汝所執我為實為假。若言是實。應與蘊異。有別性故。如色等實與受等異。又有實體。必應有因。如五蘊實從因生故。若計因生。是則無常。便違汝宗我非無常。若有實體。不從因生。應是無因。同外道見。又汝計我非無為也。若非因生。又非無為。汝所執我應成無用。若我是假。便同我說。無實我故 又彼部法有五法藏。三世為三。無為為四。我為第五不可說藏。我在生死。不可說與三世為一為異。若入涅槃。不可說與無為亦為一為異。故立此我為不可說藏 破雲。我與前四法藏。若不可說為異故。即不應說為第五法藏。我與前四。若不可說為一故。即不可說為非第五。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說。但應建立前四法藏。上來理破 已下教證。論雲。薄伽梵告梵誌言。我說一切有。唯是十二處攝。若數取趣。非是處攝。無體理成。若是處攝。則不應言是不可說。又汝部誦契經亦言。諸所有眼。諸所有色。廣說乃至。苾芻當知。如來齊此。施設一切。建立一切。有實體法。此中無有補特伽羅。如何可說彼有實體。頻婆沙羅契經亦說。此中無有我我所性。唯有一切眾苦法體。將正已生。乃至廣說。據上理教。都無我性。如何犢子橫計執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