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年一直到2005年,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為白宮工作18年,曆經裏根、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四任總統,成為美國曆史上任期最長的聯儲局主席。
在格林斯潘為白宮工作的18年裏,見證了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經濟隻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知識鏈接】格林斯潘的“怪招”
1994年格林斯潘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視為“簡直瘋狂”;
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沉著應戰,三次削減利率,從而使美國免受金融危機的波及,並且最終遏製住那次危機蔓延的勢頭。這一次次的輝煌使他被煤體稱為“金融之神”。
傳統理論認為,失業率高於百分之六將導致經濟萎縮,低於百分之五將觸發通貨膨脹。而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僅僅百分之四,經濟仍在穩定增長。
傳統理論的另一個論點是經濟過熱必將引發通貨膨脹,但他注意到大規模的高科技投資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在推動新技術革命方麵不遺餘力。國際經濟研究所長伯格斯坦稱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曆史性貢獻”,他“不僅改變了金融政策,也改變了我們的經濟和未來”。結果美國經濟得以平安“軟著陸”。
格雷戈裏·曼昆——他讓經濟學由高深走向通俗
有資料記載,曼昆曾創下兩個驕人的紀錄:一是一本教材還沒有脫手,出版商就出價140萬美元買下版權,經濟學著作賣價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二是這本教科書一出版便很快風行美國,出版僅3個月就被300多所大學采用作為教材,其英文版發行量在1998年出版當年就高達20萬冊,成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其暢銷速度與暢銷數量又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美國一家出版商靜心策劃,一定要尋找一本能夠普及暢銷的經濟學教材,曼昆撰寫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一舉中標。
曼昆隨和的個人作風,給哈佛相當嚴肅的師生關係吹進了一縷新風,使他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之一。他有一個毛病,說話快如飛簧,即使美國學生也難以聽懂和跟上他說的內容。這也許是因為他的思維速度太快,以至於表達總難以跟上。他開玩笑說,自己是“殘廢人”,不能控製自己說話的速度。在課堂上,當學生問到他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從不諱言自己對某個問題缺乏研究,無法回答。
曾經有個學生跟曼昆相熟,有一天,曼昆碰到這個學生時說:“我很想請你吃飯,可惜哈佛給我的工資太低……”於是,他們一起去吃了頓午飯,然後各掏各的腰包,付了飯錢。後來,這個學生在一次會議期間,碰到了已是百萬富翁的曼昆,便和曼昆開玩笑說:“你現在是否已付得起我的一頓飯錢了?”曼昆停頓了片刻,臉上帶著半是天真、半是無賴般的笑容回答說:“哈佛付給我的工資還是太低。”
格雷戈裏·曼昆,是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輕學者。不足30歲的曼昆已成為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教授宏觀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需知,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非各個領域前三名的學術帶頭人莫屬。
曼昆在編寫《經濟學原理》的時候,很反感采用傳統的編寫教材的套路,他寫完一部分總要念給自己母親聽,隻要母親能聽懂他才罷手。求其經濟學著書通俗化大眾化,可見曼昆的用心何其良苦。曼昆曾經說過:“我盡力地把自己放在經濟學初學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標就是強調學生應該而且也會發現學習經濟學的興趣所在。”用中國文化來解釋曼昆的著書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講故事的辦法講經濟學原理,這不能不說是曼昆的獨特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