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鏐修築了錢塘江石塘,又設置都水營使,主管水利事業,專管治河築堤,發展了太湖一帶的圩田,境內農業生產飛速發展。另一方麵,吳越國手工業發展也頗有成效,尤其是製瓷業,其秘色青瓷製作精美,聞名於世。當時,由於陸道交通為戰火阻塞,吳越由於臨海,憑著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常由海道與國外進行貿易往來。一時間,杭州便成為了兩浙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吳越地區更是繁華一片,成為十國中頗為富裕的國家。
此後,吳越國一直沒有什麼大災大難,百姓安居樂業,直到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滅,吳越才麵臨滅國危機。為了避免戰亂,吳越末主於公元978年入朝,敬獻吳越所有土地,全家遷居汴京,吳越滅亡。至此吳越前後已經度過了85年,在那樣一個混亂分裂的年代實屬不易。
小國如流星
除卻南唐那樣的強盛國和吳越這樣的長壽國,南方其他幾國在中國曆史長空中恰似漫漫黑夜中的幾顆流星,瞬間閃過,留下那一瞬即逝的絢爛回憶。南方九國,除吳、閩、楚是被南唐所滅,前蜀被後蜀所替,其餘五國包括南唐、吳越,都是亡於北宋之手。
幾國中,最先被宋滅亡的是南平國。南平國本就是十國中國土麵積最小,國力最弱的國家,最先滅亡也合乎常理。公元907年,後梁大將高季興被任為荊南節度使,駐守江陵。因荊南又稱南平,到了後唐時期,高季興被封為南平王,南平國始建。荊南本來轄有八州,因為唐朝末,多被鄰道所占,所以到了高季興割據後,竟隻剩荊、歸、峽三州,在十國中確為最弱。跟吳越國類似,為求自保,南平王隻得向四周其他國家稱臣,求得賜予。北宋統一南方時,首當其衝就滅了南平國。
第二個被滅的則是後蜀國。後蜀並不是十國時期在蜀地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在此之前還有前蜀。唐朝末期,王建占有東西二川,於公元903年被唐朝封為蜀王。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王建稱帝,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蜀地本是富饒之地,奈何自公元918年後主王衍繼位後,蜀國朝政不清,盛行賣官之風,又苛重賦斂,國力漸衰。引得後唐莊宗於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派兵攻滅前蜀,分任董璋和孟知詳為東川節度使和西川節度使。後來,孟知詳殺董璋,取東川,獨霸蜀地。公元933年,後唐封他為蜀王、東西川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