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晉朝—多來的家國,迎來的亂世(1)(2 / 2)

懷帝繼位,八王之亂雖然結束,但由此造成的惡果卻是再也無法消除了。由於參與人數眾多,經過八王之亂,全國人口已經由漢武時期的5000多萬減至500萬不到,許多城市被焚毀,人民生活的艱辛用水深火熱一詞都不足以形容。最糟糕的還不在此,而是八王為壯大自己的勢力竟然引眾外族貴族入關,給晉王朝埋下了巨大的危機。八王之亂以後,晉國國內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暴政,趁機潛入的匈奴、鮮卑諸族對西晉的統治更是虎視眈眈。西晉王朝危在旦夕。

無一絲興盛氣象,已是五胡亂華

八王之亂已定,引來胡人卻不肯再回去,蠶食中原是他們多年的夢想,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絕不會輕易放棄。各族先後脫離晉王室,不向其稱臣,自立為王不說,還時常攻打晉國以求奪得晉室天下。這其中以匈奴單於劉淵最具代表性。

劉淵

公元308年,八王之亂剛定兩年,劉淵就自己稱帝,遷都平陽,國號為成,因為他堅稱自己是與匈奴和親的漢朝公主的後代,所以又稱自己所建國為成漢。劉淵一登基就派兒子劉聰攻打西晉都城洛陽,絲毫不隱藏自己的野心,這點倒真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區別。他們率性坦蕩,說打就打,說奪就奪,不要什麼理由。不像中原人在搶奪王位時總是先找一個傀儡皇帝,再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兜十個圈子才肯走到目的地。再說這守洛陽的東海王司馬越,為了自保竟然帶領部下棄城而逃,全然不像八王之亂時那等積極。劉聰輕而易舉攻破洛陽城,並且擄走晉懷帝。313年,懷帝被殺,武帝之孫晉湣帝司馬鄴繼位,遷都長安。遷都並沒有換來太平,人家劉淵要的是晉朝天下,又不是區區洛陽城。你遷都,我追著打。此後,劉聰持續攻打長安,別說皇帝受不了,百姓都煩了,反正是一個腐朽落魄的垂危王室,不如滅了倒輕省,城內亦暴動不斷。316年,晉湣帝終於支撐不住,再也無力抵抗,出城投降,後被殺。西晉至此滅亡。而後,各族陸續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這場外族瓜分中原之亂也被稱為“五胡亂華”。

稍感欣慰的是,西晉初亡時,北方依然還有三個地區願意忠於晉朝。即並州北部劉琨、幽州段匹磾、涼州張寔。無奈,他們最後要麼吞並,要麼迫於壓力向胡人稱臣。當然,這是大勢所趨,也不能怪這三個地區首領沒有節氣。況且,腐朽的西晉王朝確實也不值得他們效忠。

西晉自司馬炎建立政權到司馬鄴投降亡國,前後隻有短短五十二年,共曆三代四帝,作為一個統一中原地區的王朝,這壽命也確實短了一些。如果不是司馬炎立那麼多諸侯王,就不會發生八王之亂,如果沒有八王借外族爭奪權力,也不會引狼入室,導致五胡亂華。隻可惜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發生的就無法挽回,失一著全盤皆輸。西晉未曾有過一絲興盛的氣象,還落得個“中國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消滅的封建王朝”的臭名,著實讓人感慨。

淝水畔,揚眉吐氣

西晉滅亡之後,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廷,因為建康在原都洛陽的東邊,故而稱為東晉,司馬睿則自稱晉元帝。北方許多原晉世族也都隨之南渡到了建康,繼續過著他們的瀟灑生活,分瓜著晉王室的權力。此後東晉的皇帝幾乎都沒有實權,真正掌權的都是南渡而來的舊部世族們。晉朝雖已東晉的形式得以保留,但實權旁落,守得卻是半壁江山,從這一點上看,當真是比西晉時期還要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