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假癡不癲篇(2)(1 / 2)

史應、魏能根據謝廉使批準的行動方案,各自備了百來兩銀子放在身邊,打扮成客商模樣,一同到了新都,隻說買紅花的事。街上的人都知道紅花的買賣都由楊某的三管家姓紀的掌管。這個人生性耿直,交易公道,所以客人都願來找他,生意很好。史應、魏能一經來到他家,講明來意,還送了土特產。紀老三滿麵春風,置酒相待。這兩個衙門裏辦事的老手,甜言蜜語,能說到點子上。利用當地有“劉關張”的桃園結義之風尚,說動了紀老三,三人要結拜為兄弟。當夜紀老三送他們在紅花場莊子客房歇宿。第二天看了紅花,講了價錢,兩人給足了銀子,紀老三也讓了些貨,彼此情投意合,還舉行了結拜儀式。

在不長的時間內史、魏去了五六次,每次去了,都是你請我,我請你,日日歡飲,與紀老三真個象兄弟,一點形跡都沒有露出來。一日飲酒興頭上,魏能對紀老三說:“我們夜裏隻想睡個好覺。既然是相好的弟兄,該給我們找個安靜的地方才好。在這裏,每夜聽到鬼叫,連做夢也不安。我從小就怕鬼。”史應幫腔說他也聽到了。紀老三點點頭,象是自言自語:“一定是雲南那個人了。”史應、魏能見露出了真情,卻隻裝作早就知道的一樣,不顯一點驚異,接茬說,“既然死了,你也應積些陰德,找機會向你家老爺說說,給他用一堆土埋了屍骨也好。為什麼拋棄他在那裏,使他每夜叫苦連天!”紀老三說:“死是死得很慘,但屍骸原來就埋葬了。不要聽外邊的人胡猜亂道。”史魏兩人又說:“外人都說是拋棄了,二哥又說是埋葬了,若是埋葬了,他怎麼這樣叫苦?”紀老三說;“兩個兄弟不信,我領你們去看。”史應說:“趁著酒興,斟滿熱酒,向埋他的地方澆一澆,叫他晚上不要再怪叫。”紀老三叫一個夥計帶了酒器,領他倆到了紅花場掩埋屍骸的地方。史應、魏能各奠了一杯酒,還向空中作揖說:“雲南老兄,請喝一杯酒,晚上不要來驚嚇我們了。”兩人這時已把周圍的暗記認定了。後仍回莊房裏宿歇。次日,對紀老三說:“晚上果然安靜了,想是雲南人那兩杯酒吃得快活了。”當天辭別紀老三時,邀請紀老三去成都作客。

年關將到,紀老三到成都買年貨,特去史、魏兩家拜訪。兩家住處不遠,熱情招待紀老三。史應說去市上買東西好好招待紀老三,叫了一個手下出去了。買好東西後打發隨去的人先回家做好準備,他卻去按察司衙門裏頭密報給了謝廉使。回去擺出酒肴,正與紀老三接風,吃到興頭上,兩個公差跑進去要紀管家去見官。紀老三吃了一驚。史、魏用寬慰的口氣說:“自身沒有什麼事,就去見一見也無妨。”還提出要陪他一塊兒去衙門。

紀老三到了按察司,謝廉使不升堂,悄悄叫他進去,向他曉明厲害。紀老三便從頭到尾,把事情的過程詳細作了交代。謝廉使錄了口供。然後,一麵派史應、魏能送公文去新都縣,要知府立拿楊某正身,一麵命捕衙到紅花場起屍。

新都知縣接了公文,正是除夕,親自領了三百名衛兵,包圍了楊家,捕到了楊某。史、魏指點捕衙起到了屍首,一起趕回成都。大年初一,謝廉使升堂,紀老三作證,屍體為證,有驗屍報告,又傳來原告對質,楊某隻得招認,最後被判淩遲處死。不多時,即死在獄中。

本案的偵破,首先是選準了重要的知情人楊某的管家紀老三作為英破口,然後為了接近和取得紀老三的信任,偵察員扮成買紅花的客人,買賣中給足銀兩,送土特產等禮品,結拜兄弟,逐步取得了紀老三的信任,又通過說鬼,探得重要罪證屍骸的埋葬之地。對紀老三采取秘密審訊,錄取了重要證人的口供。最後,在掌握了人證、物證之後,采取迅速行動捕到楊某,起了屍骸,使罪犯落網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