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命個體,頒獎儀式是一個運動員最輝煌的生命典禮,最絢麗的生命輝煌。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楊威的那一聲“我想你”,我覺得,它的意義在於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深刻理解體育精神的窗子。
在世俗的眼光裏,我們關注的是職業所擁有的公共資源和社會關係,我們何曾關注過職業本身的魅力?太多的外在評價讓我們不自覺地掩埋了職業裏所蘊含的神聖與莊嚴,掩埋了一種職業之於他人與社會的意義。
幸福是一種神聖
家長會接近尾聲的時候,年輕而美麗的班主任老師說,她最後要送給每位家長一份小禮物。
此時,教室的燈關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位於左前方的多媒體顯示屏。
那是一段精心製作的影像與動畫,也是一篇關於教育生活的詩意獨白。獨白者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富有激情與智慧的班主任。甜美而深情的解說,一句句如琴音一般奏響。很有文采,有意境,有思想。特別是與解說相伴隨的,是班上孩子的張張笑臉、是他們平時學習與生活的精彩鏡頭。每張照片都像花朵一般在春風裏綻放著。
溫暖與感動洋溢在教室。那是非常細膩、非常舒緩的獨白,也是非常能觸及心靈的抒情。
聽著那麼短短的一篇文字,不知不覺,我的眼睛濕潤了。
我很感動,在那一刻。
“把職業當事業是一種幸福,我的職業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
老師抑揚頓挫的語氣裏有的是自信,是滿足,是幸福與成功。一個對教師職業沒有深刻體驗與深度認同的人,不可能讓這個平常的句子叩擊著我們的心。
“我的職業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對,這就是你的職業,是教師,是語文教師,是小學語文教師。這是一個給你幸福的職業。老師在說這話的時候,與說她的職業是一名市長、一名教育廳長一樣,語氣裏有的是認真與莊重、堅定與鏗鏘、知足與幸福。
有什麼不好嗎?我的職業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的生命與童年相約。
做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真的很好!請不要庸俗地提問:你每月拿了多少工資,你有多大的權力,你將來有沒有可能做校長、當教育局長?我不是不關心這些。隻是,我覺得,那些都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標,它們都不足以衡量生命的全部價值。
你喜歡的就是這種職業,這種感覺,這種生命的意義;你喜歡的就是小學語文教師這種角色,這種生活,這種職業。這種神聖的認同給了你最深的幸福,即令它的代價無比艱辛。
我真的應當感動得淚流滿麵。什麼時候,我可曾用這樣的語氣來說過自己的職業?我們可曾想過職業之於人生幸福的意義?
在世俗的眼光裏,我們關注的是職業所擁有的公共資源和社會關係,我們何曾關注過職業本身的魅力?太多的外在評價讓我們不自覺地掩埋了職業裏所蘊含的神聖與莊嚴,掩埋了職業之於他人與社會的意義。
我做過教師,深深知道:一個小學老師每天有多少繁雜需要去麵對!可是,今晚,在這間小小的教室裏,當我看到影像裏那些可愛的孩子時,看到他們跟老師一起開心地扮著鬼臉、懂事地相依相偎、開心地遊戲時,看到他們在班級裏快樂成長、增長知識、養成美德時,我覺得,做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是幸福的,這種幸福來自於永遠存留於心底的那份神聖。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偶爾生氣、偶爾抱怨甚至偶爾失落、偶爾浮躁,都是正常的。小學教師也一樣,他們都不會因這種職業神聖而變成“神”。
一個教師如果每天隻剩下生氣、抱怨、失落、浮躁,他其實不隻是職業倦怠,他已經失去了那份當教師的幸福感了。
他已變得“愛無能”。
隻有當你把天空的星鬥當成俯察人生的慧眼的時候,當你從紛繁與蕪雜中退回到純樸與單純的時候,你才會突然覺得,所有的輕狂與自負都是對生命的一種嘲諷。
最謙卑的時候最接近偉大
“我們最謙卑的時候,最接近偉大。”
這是我無意間在長沙新東方學校的牆壁上看到的一個句子。這個句子的力量,遠甚於那些“教育家格言”。
仿佛隻在刹那間,目光就有觸電的感覺。我分明感到來自心靈底層的一波顫動,一波親切而溫暖的顫動,如同閃爍的光焰。
人,最謙卑的時候最接近偉大。說得多好啊!我想,沒有豐厚的人生的曆練,沒有細膩的生命覺悟,沒有獨到的心靈體驗,不可能凝成如此美麗、如此智慧的言說。
思想與文字的魅力竟如此神奇!很多時候,走進一部洋洋數十萬言的書籍,文字隻如車窗外快速後退的風景,一掠而過,什麼都不曾留下。而有些時候呢,即使隻是與一個句子的邂逅,卻足以令我們回味悠長。
何謂謙卑,何謂偉大,這個掛在牆上的句子足以令匆忙而擁擠的現代人駐足,凝眸,內省,沉思。
曾幾何時,我們是那麼膚淺地以為,謙卑就是膽小、無能,就是拘謹、附和,就是內斂、自卑,甚至還無知地將謙卑歸之於封建倫理綱常對於個性和創造的打壓與扼殺。
是的,在中國的曆史記憶裏,謙卑是一種倫理規範,一種處世哲學。我們的文化傳統幾乎將“謙卑”視為維護“人倫”之必需。
倘若將中國文化比作一壁銅境,那麼,它一定清晰地映照著無數謙卑者的群像。
皇帝高坐金鑾殿,滿朝文武齊跪地上山呼萬歲,那是一種謙卑;父子之間、長幼之間,點頭哈腰、唯唯諾諾,那是一種謙卑;下級對上級,部屬對長官,言聽計從,作揖打躬,那是一種謙卑……
毫無疑問,中國式的謙卑意味著壓抑、猥瑣、虛假、奴性、奉承等矮化的生命姿勢。倘若循著這種倫理型的“謙卑”一路走下去,我們非但不能接近偉大,相反,我們會因泯滅自我而變得平庸與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