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可以爆發,但不要成為“暴發戶”(1 / 2)

第九十九章:可以爆發,但不要成為“暴發戶”

商道精髓:

渴望致富,是每個溫商骨子裏的信念,渴望通過投資成為富人,也是每個人天生的權利,貧窮不是你的命運。但是溫商們在致富的同時,非常警惕“暴發戶”的陷阱,他們知道,隻有錢並非能成為真正的富翁,隻有精神上成為有錢人,你才能真正成為富翁。

保羅·庫恩尼常常拿贏彩票開玩笑。有一天事情真的發生了,幾百萬分之一的機會降臨到他頭上。他26歲的時候中了佛羅裏達州彩票2000多萬美元的頭獎。當時大家都以為,他此後可以高枕無憂了,他自己也是這樣想的。

但10年後,庫恩尼出現在破產法庭上,商議一個還清500萬美元的計劃。他那2000多萬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到哪裏去了呢?他把錢花在了奢侈的生活上,也就是說那些錢沒有用於投資,而是全揮霍光了,例如,汽車、摩托車,還有送給朋友和家人的昂貴禮物。

因此,羅伯特·清崎說:“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在生活中,不在於你掙了多少錢,而在於你留下了多少錢。我們都聽說過,一個窮人中了彩,一下子暴富起來,然而不久就又變窮了,他們雖然得到了100萬,但很快又回到了起點。”

針對這種現象,富人說更多的錢往往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它們反而可能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錢常常使我們人性中的弱點暴露,卻不能掩蓋我們的無知。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有些人在忽然得到一大筆意外之財卻又很快失去的原因。

固然,許多人靠一時的運氣發了財,甚至發了大財。這裏麵不乏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但許多人現在卻又成了窮光蛋,破產了。

溫州有一位叫李波的年輕人,他的父親,擁有一座金銀小礦山。李波起先很勤勉地工作,使礦山的生意十分景氣。然而當錢財滾滾而來時,他竟異想天開,建築了堂皇的宮殿式的住宅,購進了豪華的家具。當時,在那個村裏沒有一家浴室,而他倒有一打以上。此外,還有15架大鋼琴配置在各處大廳裏。李波沉溺於如此漫無止境的豪華生活中,再也不聞不問生產的情況,任其礦山廢棄。後來,他身邊留下的除了那座豪宅,別無他物。最終,他就在那豪宅裏的兩間塵埃彌漫的屋子裏,了結餘生。

想想職業拳擊家吧!他們不少人都賺過幾十萬美金的報酬,為了比賽,都受過長時期的嚴酷訓練。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在比賽中獲勝,而大多數人的目標也僅僅如此。所以許多人發財之後,就過上了奢侈的生活,而最終於貧困之中。這是一種典型的暴發戶的心理。

暴發並沒有錯,但暴發戶的思想卻要不得。現實中許多沒錢的人看著暴發戶嘴裏罵,臉上寫滿了鄙夷的表情,心情卻渴望著暴發,巴不得機會早日來臨,能像暴發起來的人一樣生活。

暴發戶為了賺錢往往不擇手段,他們認為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時代,笑貧不笑娼,能掙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