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魅力的著裝,得體的裝飾,會使一個人在圈子內部頗具威嚴而又不失幽默、充滿自信、談吐自如,會在休閑的時候成為一種靚麗的閃光點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現代生活的節奏快,人和人的接觸短暫,往往我們隻有一個機會告訴另外一個人我們是誰,在商業、政治和戀愛等交際場合中,語言和文字常常不夠使用,我們得用衣著服裝來表明自己的個性和意向。
一位溫州企業家這樣說道:“在商界,企業家最初的合作看什麼?其實很大的成分看衣著。有一次,我想開發一種新的產品,一位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合作夥伴。見麵的那天,他穿著西裝,裏麵沒穿襯衣,隻穿了一件圓領衫,手裏拎著一部手機。
“我當時看著就很別扭。你想想,西裝是多正式的著裝,他穿了件圓領衫來配,還拎著個手機,典型的暴發戶形象。我當時就決定,不與他合作。後來,朋友說,他真的很有錢,而你正缺錢。我說,我缺錢不假,可是合作夥伴這個人才是主要的。他出錢他要參與,要管理,要與我共同決策,他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意,所以我不選擇他。”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服裝對人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服飾是否有魅力直接關係到個人良好形象與威信的確立與否。
一個人的服飾對於自身形象的塑造、傳播就是這般重要。一般都可以這樣說,沒有得體的服飾,就沒有自身良好的形象。
一個邋遢猥瑣之人,你不相信他會造出精品,當商品競爭已經進入到品牌競爭的時代,擁有這個品牌的人,他自身的品位也就是品牌的一部分了。
銀行的員工,哪怕隻是打掃清潔的,也不能穿著T恤上班;銀行的老板,更不可能穿著一件劣質西服四處招搖。作為一個經營錢的企業,絕對不能顯得沒錢,隨時隨地,銀行都要有銀行的氣派。
台灣明基電腦在蘇州的營銷中心以“小資”和“腐敗”著稱。他們專門從連雲港運去250噸沙子,就為了弄出一個正規的沙灘排球場;花1000萬元裝修明基學苑;幾乎完全按照“星巴克”的風格改造員工休息區,讓明媚的陽光透過整麵落地玻璃灑滿房間……這一切似乎與一個電腦企業的經營無關,但恰恰是這一切,構成了明基的文化底蘊。總經理曾文祺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也是個很有品位的人。生活中有品位的人很多,但能將品位和工作、事業結合得如此之好,卻是不多的。既然他立誌要把明基打造成一個美的、有品位的品牌,既然他的品牌的內涵就是“享受快樂科技”,那麼讓自己的生活、工作先快樂起來,讓自己先有品位起來,讓自己的品位去體現品牌的品位,不也是一種經營策略嗎?
富人的品位,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掙錢是為了花錢,而有品位地花錢,又能掙來更多的錢。
仔細看看,但凡背上扛著大包的,多半是民工,為一碗飯賣命;肩上背著挎包的,多半是打工仔,匆匆忙忙趕去上班;腋下夾著小包的,不是小老板就是小領導,時刻準備著替人埋單;甩著兩手,什麼都不拿的,才是大老板和大領導,一切自有人安排。
溫商們認為,有些時候沒有“做派”就無法做生意,更談不上創造價值了。因此,“做派”也可以說是一種手段,需要創富的你去認真學習。
富人的“休閑”其實也並非真正的“閑”,富人的“休閑”也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其實,真正的悠閑是一種內心的悠閑,或許泡一杯茶,看半天書,街邊上溜達溜達就可以辦到。美國總統之所以要到戴維營度假,那是一種規格,兼有安全的考慮。許多溫州富豪們之所以要打高爾夫,並不是幾百元一局花了,人就可以放得更鬆,休得更閑,而是因為那裏常常是個俱樂部——富人的俱樂部,處在那個圈子裏,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溝通,更多的感情可以聯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生意之間!
溫州富人的休閑往往並不是真正的休閑,窮人不能隻學習富人的外表,更應該學習富人的精髓,這樣才能真正學到致富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