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輝廉是英國人,出身倫敦證券經紀行,是一位證券專家。20世紀70年代,唯高達證券公司來港發展,杜輝連任駐港代表,與李嘉誠結下不解之緣。
1984年,萬國寶通銀行收購唯高達,杜輝廉參與萬國寶通國際的證券業務。
杜輝廉被業界稱為“李嘉誠的股票經紀”,他是長江多次股市收購戰的高參,並料理長實及李嘉誠家族的股票買賣。
杜輝廉多次謝絕李嘉誠邀其任董事的好意,是眾“客卿”中唯一不支幹薪者。但他絕不因為未支幹薪,而拒絕參與長實係股權結構、股市集資、股票投資的決策,令重情的李嘉誠總覺得欠他一份厚情。
1988年底,杜輝廉與他的好友梁伯韜共創百富勤融資公司。
杜梁二人占35%股份,其餘股份,由李嘉誠邀請包括他在內的18路商界巨頭參股,如長實係的和黃,中資的中信、越秀,地產建築老行尊鷹君與瑞安,旅業大亨美麗華,胡應湘的合和等。
這些商界巨頭,不入局,不參政,旨在助其實力,壯其聲威。
有18路商界巨頭為後盾,百富勤發展神速,先後收購了廣生行與泰盛,百富勤也分拆了一家公司百富勤證券。杜輝連任這兩家公司的主席。到1992年,該集團年贏利已達6.68億港元。
在百富勤集團成為商界小巨人後,李嘉誠等主動攤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好讓杜梁兩人的持股量達到絕對“安全”線。
李嘉誠對百富勤的投資,完全出於非贏利,以報杜輝廉效力之恩。
20世紀90年代,李嘉誠與中資公司的多次合作,多是由百富勤為財務顧問。
身兼兩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輝廉,仍忠誠不渝充當李嘉誠的智囊。
李嘉誠得到證券專家杜輝廉的幫助,在股市更是如虎添翼,風生水起,甚至對股市具有強大的左右力。
李嘉誠最輝煌的戰績在股市,最能顯示其超人智慧的載體也是股市。而被稱為“李嘉誠股票經紀”的杜輝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功不可沒。
李嘉誠投桃報李,以恩報恩,又使杜輝廉更專一不二地回報李嘉誠,充當李嘉誠的“客卿”。
李嘉誠善用人才、珍視人才的舉動值得每一位創富者學習。
日本鬆下電氣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用天下人的錢和天下人,來辦我的事情,我出售的隻是服務。”毫無疑問,經營者要賺大錢,將生意轉化為企業化,把自己由小商人變成企業家,就必須懂得巧妙地運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錢。
創造“本田神話”的本田宗一郎極為注重招攬各方麵的優秀人才,這是本田公司始終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原因。他特別用心於發現、培養和使用年輕人才,甚至從年輕人身上去發現自己的不足,虛心向年輕人學習,即使這個年輕人比自己年輕得多。他風趣地說:“我隻有小學文化程度,我不用擔心向別人討教有失體麵。”公司裏設有研究所,每年支出大批經費讓科研人員和設計人員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並鼓勵公司員工提合理化建議,凡是被采納的好建議,可視效益多少發給重獎。在這麼一種人人動腦筋、出謀獻策的工作氣氛裏,人才不斷湧現,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的生產和經營的發展。本田宗一郎還非常重視企業領導班子的年輕化和專業化,1973年他辭去了本田技研工業總公司董事長一職,就任公司最高顧問,把公司最高領導的寶座讓給45歲的河島喜好。他不把社長的位置讓給自己的兒子,甚至連他的弟弟也與他同時引退。這種做法,在日本的其他公司不要說找不到第二家,連美國的公司也是罕見。
韓國現代集團的首腦鄭周永,可以說是一個“外行”領導內行的典型。其用人之道,堪稱大手筆。
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鄭周永,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16歲就離開家鄉,闖蕩天下,並最終成為世界矚目的超級大亨、財界巨頭。顯然,憑鄭周永的文化知識水平,他難以成為土木工程、汽車製造或者船舶製造的專家,但是,他的確善於將那些擁有高深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招致麾下,且最終使自己成為億萬富翁。在此,僅舉其開發韓國小汽車的事例,即可見一斑。
1967年,在韓國建築業已獨領風騷、無人匹敵的現代集團,穩步向其他行業發展,與福特汽車合作,創立了“現代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