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錢是一種手段而非命運的載體(1 / 2)

第五章:金錢是一種手段而非命運的載體

商道精髓:

金錢是一種手段而非命運的載體,這就是溫商的金錢觀。溫商正是擁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他們總是不怕生意細微,即使連最小的生意也不會放過。在他們的經商曆史中,溫商喜歡把“金錢不問出處”這句話掛在嘴上,實際上是在教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必須用盡全力,必須巧捕商機,必須妙用手腕。

溫商深信此語:“路上紛紛,行人悠悠,載馳載驅,唯錢是求。”

《聖經》上說:愛財是萬惡之源。《佛經》上說:如夢幻虛影,如霧亦如電;一切有無法,當做如是觀。儒家經典說:君子固窮,小人好利;貧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正是這些經典,幾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觀念,影響著人們的創富心——德者樂山,智者樂水,就是無人“樂財”。因此人們大多都羞於談錢,恥於談錢,不屑談錢,看見那些對於金錢抱有過高熱情的人,人們會不留情麵地加以嘲諷甚至鞭笞。

溫商並不這麼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裏。在溫商眼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單單認為金錢是罪惡之源,不僅是過激的,而且否認了金錢隻是人的工具這一事實——如果它罪惡,那麼罪惡當歸於不正當地謀取和使用金錢的人。這種人往往不敢讓人知道自己喜愛金錢,明著附和人們痛斥金錢,其實一切謀取金錢的行為隻不過是在暗中進行罷了。

在溫商的思想觀念裏,經商、賺錢、做生意沒有什麼可恥的,是天經地義的事。溫商始

終相信:“路上紛紛,行人悠悠,載馳載驅,唯錢是求。”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當代,經商、賺錢、做生意,這種觀念在溫商的思想裏根深蒂固,即使是在“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年代,溫商也從未放棄過。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特別注重錢的“出處”,認為錢有“肮髒錢”和“幹淨錢”之分,規規矩矩、老老實實賺到的錢是“幹淨錢”,反之則是“肮髒錢”。但在溫商看來,金錢隻有“辛苦錢”和“便宜錢”之別,並沒有“幹淨”和“不幹淨”之分。當然,溫商也不諱言金錢的消極功能,不否認許多人為了金錢會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違背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的事來。但是溫商認為:用金錢堆積起來的現代文明,其福祉遠大於弊端。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每個人都承認,現實生活中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又萬萬不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小轎車,等等,而這些都需要用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永無止境,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還想要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在現代社會中,金錢是交換的手段,金錢就是力量,金錢雖然可以用於幹壞事,但更重要的是用於幹好事。

比如,美國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通過巨額捐款,給成千上萬的人帶來了幸福。

在老洛克菲勒的晚年,小洛克菲勒就在其父親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真心建議下,先後把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研究所等,並建立起龐大的慈善機構。對所建立的慈善機構,老洛克菲勒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在感情上對這種事業,他還是冷漠的。他更看重賺錢這門藝術,怎樣從別人口袋裏把錢賺到自己手中,是他畢生的工作,也是他生活的唯一動力。

這就給小洛克菲勒提供了個機會,他同時又牢牢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在老洛克菲勒“心情愉快”的時刻,譬如飯後或坐汽車出去散步時,小洛克菲勒往往就抓住這些有利時機進言,果然非常有效,他的一些慈善計劃常常得到父親同意。

在12年的時間裏,老洛克菲勒投資了446719371元給他的4大慈善機構:醫學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會。

在投資過程中,他把這些機構交給了小洛克菲勒。

在這些機構的董事會裏,小洛克菲勒起了積極的作用,遠不止充當說客而已。

1901年,小洛克菲勒應慈善事業家羅伯特·奧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車考察南方黑人學校,作了一次曆史性的旅行。回來後小洛克菲勒寫了幾封信給父親,建議創辦普通教育委員會,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後兩個星期內,就給了他1000萬美元,一年半以後,又陸續捐贈了3200萬美元。在往後的10年裏,捐贈額不斷增加,到1921年時,總額上升到了12990萬美元之多。

事實上,美國政府在20世紀後半葉建立的衛生、教育和福利事業,許多是洛克菲勒在20世紀上半葉就發起的。

在小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他對慈善事業的捐款額在82200萬美元以上,這些錢用以改善美國普通百姓的生活。

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人們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可以對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