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規模化生態養鵝的現狀
傳統規模化養鵝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鵝的肉、蛋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國內養鵝業的高速發展卻帶來了一係列的生態負效應。規模化養殖其排汙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鵝本身衛生防疫不合格問題,以及濫用藥物所造成的病原菌抗藥性增強、病毒毒力增強、混合感染性疾病增多等問題,影響了食品安全,危害了人的健康,成為了製約規模化養殖業發展的“瓶頸冶。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表現:
1.鵝肉、蛋產品的公害問題
為了保障鵝的健康生產,化學藥物、飼料添加劑等一直被長期廣泛使用,因此產生了一些負麵效應:一是導致肉、蛋產品中殘留了部分有害物質;二是使微生物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引起人體過敏,從而帶來了一些公共衛生問題。
2.使用飼料添加劑和促生長劑引發的問題
飼料添加劑和促生長劑的使用主要是指防腐劑、抗菌劑、抗氧化劑、抗原蟲藥、抗生素、激素等的運用。目前的規模化養鵝場在使用預防和促生長的抗生素時,一般都會超量,長期使用即會導致鵝肉、蛋產品存在藥物殘留,並產生耐藥菌株,同時也會因為鵝的代謝作用排泄到外部環境,造成環境內藥物的殘留。殘留在鵝肉、蛋產品內的藥物可使人體產生耐藥菌株或藥物過敏,而隨鵝糞便排泄出來的藥物或者代謝產物也可能影響糞便的堆肥發酵,同時殘留在環境中的藥物不利於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水生生物,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產和水產養殖,並有可能聚集到蔬菜和牧草中,影響食品安全,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3.環境汙染問題
環境汙染包括規模化養鵝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糞便、臭氣、病死鵝及屠宰的下腳料、汙水等。規模化養鵝場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和城鄉結合部,因環保意識不強或者資金不足等問題,往往不會考慮處理鵝的糞便。因此,未經處理的汙水流入江河中,使藻類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輕者導致水質缺氧、缺光,造成江河堵塞,汙染水環境;重者使水生生物大批死亡,藻類也因缺氧而不能生存,水質發黑、變臭。產生養殖場臭氣的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機物這兩類物質,在厭氧環境下,這些物質會分解釋放出酸味、臭雞蛋味、魚腥味等刺激性氣體,這些氣體如果大量並且長期高濃度的存在,將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4.養鵝疾病防治問題
隨著規模化養鵝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鵝的細菌性、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蟲病越來越多,如近幾年盛行的禽流感等。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促使養鵝戶大量盲目使用抗菌類藥物,以期達到防治作用,卻造成鵝產生耐藥性或者藥物殘留嚴重超標,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現代規模化生態養鵝的現狀
經過諸多學者研究發現,生態養鵝即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和農副產品的下腳料,種植高蛋白飼料菜,並采用全價飼料配方和生物發酵技術,生產出相似或優於全價配合飼料效果的“生物全價發酵飼料冶(簡稱“生物飼料冶)。該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養鵝效益,為促進我國農村生態養鵝業的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人們對產品的消費意識正在發生轉變,健康、綠色、安全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生態養鵝是養鵝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二節規模化生態養鵝的發展趨勢
生態養鵝的概念
生態養鵝就是通過改善優化畜禽體內外環境,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堅決不用違禁藥品,拋棄單純以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簡單養殖模式,生產出綠色安全、優質高產的鵝及水產品,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統一發展。
生態養鵝是高效養鵝的必然選擇
1.生態養鵝是優化產業發展的方向
目前我國養鵝業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擺在了規模化鵝產品生產的首位,生態養鵝通過無害化處理汙染源、控製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使養鵝環境、生產過程和鵝產品均達到質量安全規定的要求,並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養鵝的綜合效益。生態養鵝還利用資源的可再生循環係統,形成了生物鏈衍生產品,既增加了經濟效益,又符合了高效養鵝可持續化發展的要求。
2.生態養鵝是消除汙染物的主要途徑
在千家萬戶零星養鵝時期,因為排汙量比較小而且相對分散的關係,其對環境的汙染並不是很明顯。但進行規模化養鵝生產後,數量巨大的鵝糞尿集中排放,所產生的大量NH3、H2S、CH4等有毒有害氣體,進入到空氣中,不但汙染了空氣,影響了鵝的生長,降低了鵝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且直接危害了人類健康。養鵝規模化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高蛋白,高劑量磷、銅、鋅等微量元素以及砷製劑等藥物添加劑,隻有少部分被鵝機體吸收,大部分進入鵝糞便中排出體外,積蓄在土壤中而造成汙染。此外,鵝糞尿以及養鵝場中排出的汙水中的大量氮、磷化合物是高濃度的有機廢水,進入水體後很容易使藻類大量繁殖,汙染水質,既影響生活用水也影響灌溉用水。
生態養鵝主要利用生物鏈進行生物處理汙染源。如為了給鵝製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對鵝外部環境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消毒,徹底消除有害細菌和病毒等各種微生物。為了促進鵝的健康生長,可以添加有℃菌群到飼料中,調整鵝腸道內的菌群環境,達到鵝腸內菌群的自然平衡;為減少規模化養鵝疾病的傳播與泛濫,應堅決按照相關規定對病、死鵝進行處理,同時集中處理病死鵝的分泌物及汙物,遏製疫病的複發。因此,在規模化鵝生產過程中必然要走生態養鵝的道路。
保障高效生態養鵝的關鍵因素
1.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企業生態養鵝意識
規模化畜禽生態養殖關係到生態環境和人畜健康,應作為一項社會公℃性項目納入各級政府農業生態環境管理職能部門的職責範圍中來。因此相關政府部門可做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其一,要加強組織宣傳,落實相關政策措施,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其二,要對企業進行宣傳,提高企業生態養鵝意識。需要把規模化生態養鵝的必要性和給企業的增加的效益介紹給企業,使生態養鵝成為企業自覺的行動,使企業把生態養鵝作為自身生存與發展的要求。其三,要向公眾進行宣傳,提高公眾對生態養鵝的認識。通過新聞媒體和科普的宣傳,讓公眾了解到養鵝規模化生產的汙染危害和人自身健康密切相關,而規模化的生態養鵝已成為造福人類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