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優秀住宅區配套設施實例(二)(3 / 3)

位於住宅區南部的商業服務業、幼兒園、托兒所等公共建築,造型簡潔,色彩明快,賦予建築一定的建築符號,突出了建築的性質。

9.常州紅梅西村

紅梅西村是國家確定的第二批實驗住宅小區,位於常州市東北部,距市文化宮中心廣場2km,小區東接紅梅新村,南臨五角場北路,西至滬寧鐵路線,北瀕衛新村。基地內地勢平坦,建設條件好,有一條自然河流貫穿其間。

規劃布局

小區建設本著“一切為住戶著想”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特點、個性、風格”,牢牢抓住“小——不貪大求全;素——樸素典雅,協調統一;新——構思新穎,風格獨特”,進行規劃設計。

規劃布局綜合考慮了周圍環境和基地地形特點,采用“袋形”道路骨架,將小區劃分為四個居住組團,分別命名為“棋、畫、琴、書”,中部為文化活動中心,使整個小區形成一個大的“四合院”。住宅組群采用南北入口相對設置,將單元錯列拚接,圍合成一個完整的內向型生活小庭院;並在每兩個庭院之間設置一個半公共的共享空間,用抽象的亭柱將其圍合,並與花架步行道係統相連,形成古樸典雅的風格。規劃試圖將整個居住小區設計為一個大院落;每個組團設計成裏弄式和院落式,在入口處設以不同形式的過街樓,形成“院中院”的布局形式,增強住戶對象的識別感和安全性。

公共服務設施

新村主要商業服務設施設在小區的東部主入口處成街線狀布置,設有農貿市場、百貨副食、郵電銀行、個體商業等設施;小區中部結合水塘設置文化活動中心和公園;幼托結合中央公園布置,臨近主入口,使用方便。老年之家在幼兒園的東側相對布置,形成“老少同樂”的生活情趣,老年中心采用了分散的、獨立的屋頂形式。圍繞小區中心設框架步廊,構成活潑、親切的氣氛。小學位置靠近鐵路線,采用健身房、多功能教室、辦公室等用房圍合教學樓,確保了教學的安靜環境。

規劃利用小區的邊緣空地,結合公共建築設置了2個集中停車棚;利用地下人防工事,平戰結合作為停車庫;同時,住宅單體設計采用條式住宅的東西兩個盡端單元進行錯層設計,底層架空半層,或在住宅入口處將室內地坪適當抬高,室外部分進行下沉,留出部分空間等作為自行車庫,以解決居民自行車就近停放問題,部分住宅還考慮了汽車庫。

規劃中將小區內所有的公共服務設施進行了無障礙設計,並在部分住宅的底層首次嚐試了無障礙設計,為殘疾人提供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

綠化組織

小區綠化以組團及庭院綠化為主,以小區中心綠地為重點,形成點線麵相結合的綠地係統。新村口樸實的花壇綠化帶為主入口,給人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中心綠地近似“方形與半圓形”的動態,將保留和改造的水麵與草坪有機結合,設置跌落式水麵和戲水池,並配有一個小型的露天演出場所和連廊大型壁畫,起到“欲濃層層染,漸入新佳境”的感覺。另外通過環境小品的係列設計,使居民在道路上行走時可留、可行、可遊、可憩,從而增強了空間對人們的吸引力。同時每個組團均設置了形態各異的步行花架廊,種植有不同的樹木花草,加上小品建築強調其特性以及風格多樣的院落綠化,增加了小區的特色。

小區最西側的住宅、小學與鐵路線路保持有60m以上的距離,並設置綠化隔音帶、消音牆等,力圖將噪音降低到規範許可的範圍。

10.北京恩濟裏小區

北京恩濟裏小區是國家第二批試點住宅小區,位於北京市西部,距市中心約1km。基地地形狹長,東西寬200m,南北長450m。

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小區內的車行道不能通向基地北側的城市幹道;在基地的東部是60m寬的綠化帶。

小區規劃有以下特點:

根據基地及其周圍的環境條件,規劃采用半環型的道路骨架,小區出入口分別設置在基地的南側和西側幹道上,新村由四個居住組團構成。主要商業服務設施設在南入口處。

四個組團沿半環型主幹道兩側相錯布置,組團內的道路呈盡端式,隻設有一個出入口,其餘四周由建築、圍牆圍起,加強了空間的歸屬性和領有心理。組團之間由綠化係統相隔。

每個組團由前後四排住宅組成,采用院落式布置格局,吸取了傳統四合院布置的優點,通過利用住宅單元鋸齒狀拚接、住宅入口南北相對而置和單一北入口,組團的兩端布置少量東西向住宅等手法,形成三角形的組團半公共空間與半私密性的院落空間相結合,構成流動的空間形態。靠近入口處的組團綠地內設置半地下式自行車庫,其頂部作為活動平台或布置遊戲設施。組團內的東西向住宅為四層,斜向鋸齒形住宅為四~五層,形成台階式,其餘住宅為六層,空間錯落有序,層次豐富。

小區綠化點線麵相結合,規劃在小區的中部設置小遊園,並設有一定的活動設施。沿小區主幹道兩側設置較寬的綠化帶,使小遊園和各組團內的綠地聯係一起,並通過組團之間的綠地與東側的城市綠化連成片,改善了小區的小氣候條件。

規劃在北邊開辟一條步行道,為居民提供北邊進出的通道,避免步行者的繞道進出。在小區東部的組團之間和組團與小學之間的綠地內,引出兩條步行道,以方便中學生去東鄰中學上學和鄰近小區來本區使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