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緊身褲與不孕症
國外最近發現穿緊身褲的青壯年,患不孕症的逐漸增多,人們稱之為“牛仔褲不孕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近幾年來研究的新成果,解開了這個不孕之謎。
1981年,該校科技人員在國內首先發表了超聲抗生育的科學論文。在研究中,他們意外地發現提高睾丸溫度可以使精子生成明顯減少的現象。接著他們又根據高等動物進化過程中雄性睾丸由腹腔下降到陰囊的特征,發現陰囊溫度比動物自身體溫低一度左右。這樣的溫差有利於精子的生成。反之,適當提高睾丸的溫度,精子生成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於是他們就特製了一個“緊身短褲”,從外表上看和一般三角褲頭相似,隻不過要用一定彈性張力的布料,並在下邊縫上用海綿製成的睪丸托,使睾丸上提,利用人體自身的溫度來提高睾丸的溫度,精子便不能生成達到了節育的目的。
一般經過49天到56天,精液內的精子數即可降到零,全部取得了節育的理想效果,有效避孕期可達到70天以上。如果連續避孕,可在精子下降到零以後,隔日穿用避孕褲,可達長期避孕之效果。在停穿避孕褲兩個月後便能恢複生育能力至這項科研成果在理論上,就是利用睾丸上皮對熱敏感的科學原理。這種簡便、有效、安全的避孕新方法,已於1984年12月正式通過技術鑒定,受到來自全國各地專家教授的好評。
緊身褲雖然不像特製避孕短褲對睾丸束縛得那麼緊,但由於形同類似,也同樣可起到減少精子生成的作用。因此,穿緊身褲影響生育的道理也就一清二楚了。
目前,人們為了追求體形的健美,穿著各種各樣緊身褲的人越來越多了。據醫學專家們的研究,穿緊身褲對臀部和大腿部神經有壓迫,久之會產生感覺麻痹、疼痛,穿緊身褲跳迪斯科,由於汗液不易散發,會患皮炎、濕疹等皮膚疾病。對女青年來說皮膚的汗潰、磨損、皮炎及細菌繁殖,無疑會誘發陰道炎、盆腔炎、尿道感染等病症。而這些病症又是產生不育症的重要因素。懷孕婦女為了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更不宜穿緊身褲。
然而,青少年或已有子女的青壯年,也不是絕對不可以穿緊身褲。緊身褲對靜脈和睾丸鞘膜積液患者,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一、婦女懷孕後的生理變化
婦女懷孕後,胎兒在母親子宮裏不斷地生長和發育。母親的身體為了適應胎兒的需要,就會發生一係列的變化。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變化能夠促使母親身體的生理機能更旺盛,使身體更加健康。
(1)生殖器的變化。生殖器的變化主要是為提供胎兒適應的生存與成長環境,以及在臨產階段形成產道,協助胎兒娩出。外陰部發生色素沉著,結締組織鬆軟,為分娩時胎兒的通道做好高度擴張的準備。子宮隨妊娠月份逐漸增大,至足月妊娠時可達到劍突下二指。
(2)消化係統變化。婦女在懷孕早期有惡心、嘔吐、流口水等症,醫學上叫妊娠反應,俗話叫“害喜”。還有的婦女在懷孕後愛吃酸、辣食品,這是因為孕婦的胎盤產生一種絨毛膜激素,它能抑製胃液的分泌,使胃酸減少,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這樣孕婦就覺得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了。因此,一般婦女在懷孕以後想吃酸和辣的食品來刺激腸胃,以增加胃液的分泌。
3個月以後,這些變化就會消失,孕婦的胃口逐漸好起來。妊娠後期因為腸胃受子宮壓迫,胃腸活動減弱,食欲又會差一些。所以孕婦的食物,必須新鮮而富有營養,否則就不足以補充母體的損失和消耗,從而影響母體健康,也影響胎兒的發育。
(3)血液係統的變化。懷孕期間為了適應子宮和胎盤血流量的增加,孕婦的全身血液總量比懷孕前要增加30%。到懷孕後半期,血液常常比平時要稀,皮膚顯得蒼白,這種現象叫“生理性貧血”,懷孕期間由於子宮向上生長至橫膈上升,心髒的位置也被推向上;同時因為血液總量的增加,心髒負擔加重,就可能使症狀加重,甚至形成妊娠高血壓病。
(4)乳房變化。婦女懷孕後,乳房就會逐漸增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變黑,到了妊娠後期,可擠出稍許奶汁。
(5)呼吸係統的變化。懷孕婦女的氧氣需要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都有增加,因而肺髒的工作負擔也增加了。同時,由於橫膈上升,胸腔伸張性縮小,孕婦呼吸比較急促。這在平時影響不大,但在參加過重勞動的時候,由於氧氣供應不足,可以影響母親的身體健康和胎兒的生長。
(6)泌尿係統的變化。婦女懷孕時不但本身的代謝物質增加,還要代替胎兒排出廢物,所以腎髒的負擔也增加了。在懷孕時期,一方麵由於輸尿管的蠕動減弱,一方麵膀胱因為受膨大的子宮的壓迫,尿不易排幹淨,因此,容易引起腎盂腎炎等泌尿疾病。
(7)神經係統的變化。婦女懷孕後,神經係統也會出現一係列的變化,主要表現是頭昏、想睡、全身無力。
(8)骨骼方麵的變化。妊娠時期子宮的重量,能使孕婦身體的重心向前移,為了保持平衡,孕婦的頭和肩要向後仰,腰向後縮。因此,孕婦就不適合從事需要彎腰的勞動。妊娠後期,骨盆韌帶和下肢關節往往比平時活動性增加,影響行動,如果注意不夠,可以造成一些後遺症,引起長期腰痛的毛病。鑒於婦女懷孕後發生的種種生理變化,為了保證孕婦的身體健康,應特別注意做好懷孕期間的衛生保健。
二、孕期中的危險信號
(1)宮外孕信號。主要表現在妊娠早期突然出現下腹部持續性疼痛,並可伴有惡心、嘔吐、昏厥、頭暈和欲大便感等。
(2)葡萄胎信號。表現為妊娠早期或中期子宮的增長速度過快,超過妊娠月份。進行B超檢查可顯示出葡萄胎。
(3)胎兒死亡信號。一方麵表現為妊娠期不斷增大的乳房及腹部停止生長、縮小,乳房脹感消失;另一方麵則表現為胎動停止2天,胎心音消失。此外還表現為陰道大量出血,其出血量超過正常月經量。
(4)胎兒宮內缺氧信號。正常胎動每小時為3至5次,如12小時胎動少於10次,則為胎兒宮內缺氧信號。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胎兒的生命。
(5)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信號。主要表現為子宮增長過緩,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此症常易導致胎兒宮內死亡。
(6)先兆流產或早產信號。在懷孕37周前,每3至4分鍾出現一次陣發性腹脹,並伴有陰道少量出血。
(7)重度妊娠性高血壓綜合症信號。妊娠時期浮腫急劇加重,而且延伸到大腿、腹壁;臨床檢查可發現血壓升高。此症是引起孕婦死亡的一大因素。若妊娠晚期出現頭痛、頭暈伴眼花、胸悶、血壓嚴重增高,則提示母嬰處於危險狀態。
(8)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信號。在孕晚期有大量陰道出血,並伴有持續性腹痛,此為早期剝離信號。如不伴有持續性腹痛,則為前置胎盤信號。此兩種信號皆可危及母嬰生命。
(9)不良發育信號。既往有不良生育史,如習慣性流產、胎兒畸形、新生兒病史者若再次妊娠則有可能出現不良生育現象,應及時定期到醫院檢查。
三、孕婦與微量元素
由於妊娠期的特殊生理需要,造成了大多數孕婦體內部分微量元素水平下降。這樣隻能靠有效的儲存或額外的補充來滿足妊娠期所增加的需要。
目前,已有14種微量元素確認為人體生理所必需,即鋅、鐵、銅、鎂、錳、硒、鉑、錫、鉻、鎳、釩、矽,這些微量元素對於保護組織功能和結構的完整以及生長、健康、生育功能等,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在正常情況下,豐富而平衡的飲食可以滿足機體對大多數微量元素的需要;然而妊娠前機體微量元素儲備不足,妊娠後又供應不足則可能會發生微量元素的缺乏。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