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性衛生篇——性生活衛生(二)(3 / 3)

梅毒是國外一個牧童的名字,意思是梅是醫生給予的懲罰。但子女都是無辜的受害者。早期梅毒如果未經治療,在全部足月梅毒兒中約有55%為死嬰;約有25%於出生後即有胎傳梅毒症狀;約有20%於出生時外貌正常,但在一年內發生各種梅毒症狀,也可逐漸消退而轉入潛伏階段,其後亦可出現早期複發症狀。如能存活四五歲後,又可發生晚期胎傳梅毒損害。有顯性症狀的梅毒兒,常常由於身體衰弱、夾雜病而夭亡。在全部足月生產胎傳梅毒兒中能夠存活下來的不及20%。

胎傳梅毒特征

(1)無皮胎兒。死於子宮內的胎兒常存留1至3周後娩出,多數已經浸軟,表皮剝落,露出鮮紅色真皮,慘不忍睹。

(2)早期胎傳梅毒特征。是指4歲以內出現的梅毒症狀。出生後的胎兒常常是發育不良、消瘦、皮膚鬆弛、多皺紋,麵如老人。多在3個月內發生各種暗紅色斑、丘疹,見於口周、掌、臀部,重者可布全身。常有糜爛、大皰及脫皮、脫發現象。口角、肛門等處粘膜形成放射狀皸裂潰爛,愈後瘢痕成為胎傳梅毒標誌。此外尚有肝脾腫大,全身淋巴結腫大,骨、軟骨炎等。到1至4歲時,常可發生與後天二期複發梅毒疹相似的損害。主要症狀為集排列的丘疹或濃皰疹;生殖器、肛門及口角處發生扁平濕疣等。

(3)晚期胎傳梅毒(4歲以上)。早期胎傳梅毒未經徹底治療,到四五歲後則可發生結節性梅毒疹和梅毒瘤,破壞組織,造成發育障礙。愈後遺留一些特殊標誌,打上胎傳梅毒的烙印,使人望而得知。主要病變有:①間質性角膜炎,占20至70%,可遺留白斑,視力障礙;②楔狀齒:恒齒上門齒上寬下狹,切麵有缺損,排列稀疏;③鞍鼻、方顱;④上齶穿孔;脛骨中部向前彎曲;⑥上齶高聳及狹窄;⑦鎖骨內側1/3處肥厚;⑧舟狀肩胛骨;⑨神經性耳聾等。

胎傳梅毒的預防

胎傳梅毒的預防,關鍵是在社會上徹底消滅性病。有梅毒嫌疑的人要及時檢查治療。已孕就診晚者,要迅速采取治療方案。未經治療梅毒孕婦生的嬰兒要隔離。母乳、尿布、分泌物及衣服等消毒。用青黴素治療控製嬰兒症狀,並追蹤觀察3至5年。

青年男女朋友們!您想生一個五官端正、聰明健康的孩子嗎?請您千萬不要為梅毒惡魔所困擾。

十五、謹防新生兒性病—膿漏眼

談到性病,不少人以為這隻是成年人行為不檢點而引起的病。殊不知,新生兒乃至嬰幼兒也可發生性病。譬如膿漏眼(淋菌性結膜炎的俗稱)就是一種嚴重危害新生兒,且易導致失明的眼科性病。

來自父母親

一般來講,新生兒膿漏眼都是因為父親有淋病傳給母親、或母親本身有淋病。孕婦患淋病分娩時,由於陰道內有膿性分泌物,含有很多的奈瑟氏淋球菌,胎兒出生經過陰道而使分泌物進入眼內,經過2至4天後,則發生與成年人相同的淋菌性結膜炎。嬰幼兒的淋菌性結膜炎則多是因為其父母親患淋菌性尿道炎後,流出的大量膿性分泌物經手汙染洗臉用具或家庭其他物品,特別是淋病患至用過的浴盆、毛巾、被服,嬰兒使用後均可由於間接感染而引起淋菌性結膜炎。

症似紅眼病

孩子感染淋菌後不是立即發病,多在感染後10多個小時以致2至3天才發病,病情發展很迅速,症狀嚴重,常雙眼發病,比一般的紅眼病紅腫得還要厲害。患病初期即有膿性分泌物,內含大量淋菌,最容易傳染給他人。其主要症狀是眼瞼全部紅腫,結膜充血,上麵常有片狀偽膜形成。開始翻開眼皮可見有紅色水樣或血性分泌物流出。到第5至6天後,眼皮紅腫稍減輕,但取而代之是從瞼裂中流出膿性分泌物,好像小米飯汁一樣,擦之不淨,故稱為膿漏眼。經2至3周後,分泌物減少,但眼皮裏麵的瞼結膜仍然紅腫,可持續數月,有的在瞼結膜上留下斑痕,使眼部長久留下有磨擦感的痛苦。本病如誤認為是一般的紅眼病,不做及時的治療,則黑眼球破潰穿孔,殘留白蒙子,嚴重影響視力而遺害終生。如果病變侵犯角膜,還易造成失明。

首選青黴素

治療膿漏眼目前的首選藥仍是青黴素。如已患有此病的嬰兒治療方法是:眼部點用每毫升含有200單位的青黴素溶液,每分鍾1次,每次點2至3滴,點1至2天後可明顯好轉;再改用每小時點一次,全身注射青黴素,同時用生理鹽水作經常性反複衝服。對於青黴素無效或過敏者,可滴用紅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同時肌注慶大黴素。應用上述抗生素溶液滴眼,直至分泌物減少、消失為止。如有角膜潰瘍發生可按角膜炎治療。一般治療及時可保住眼球及視力。新生兒患膿漏眼應在出生後立即用青黴素眼藥水滴眼,一日數次持續五天,或於出生後用1%硝酸溶液滴眼一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

預防是根本

對於膿漏眼在幹預防。因目前國內有性病(主要是淋病)發生,所以男女青年在婚後要禁止婚外性生活,以防自己感染上性病,不僅危害本人健康和家庭幸福,更重要的是殃及下一代。青年男女和嬰幼兒盡量不到公共遊泳池或浴池去遊泳、洗澡,以防被傳染。

由於膿漏眼以接觸傳染為主,故患淋病者尤其是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特別要注意保持清潔,便後一定要用肥皂水洗手,並用消毒水泡手。洗臉用具要天天煮沸消毒,個人使用的其他物品也應經常消毒,千萬不要讓別人尤其是小孩使用。嚴禁到公共浴池或遊泳池去。否則,不但自己的病不會治愈,而且會傳染他人。親屬或家長在為膿漏眼患者滴眼藥水時,最好戴防護眼鏡,接觸患者後應認真消毒雙手,用以拭眼的棉球紗布等物品應及時焚毀。

十六、預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使用避孕套

最近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第四屆世界總會,提出了要在世界範圍內開展防止艾滋病的宣傳教育運動的建議,與會成員國的代表一致讚同。

這一宣傳教育運動的中心有兩點:一是向廣大群眾傳播有關艾滋病的正確情報,如實宣傳艾滋病的有關知識。如果過分地宣傳艾滋病的傳染途徑,或者過分地宣傳患艾滋病是很嚴重的事,將會增加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心理。本來艾滋病的正確傳染途徑是由血液、精液感染的,空氣、食物不會傳染,人們的日常接觸、一般接吻也不會傳染。而前些時期由於過分地宣傳了輸血、輸液或經注射媒介等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險和患艾滋病後的不可醫治性,致使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逐日加劇。在非洲一些國家出現了家長不讓病孩就醫而使病情加重的現象,在美國的影視界則出現了演員們拒絕拍攝接吻的鏡頭。

第二是推廣使用避孕套。事實證明,不僅男、女同性戀者會患艾滋病,而且男女間通常的性交也有感染病毒的可能。為此,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國際醫學谘詢委員會要求,無論同性戀或亂倫者乃至一般夫婦間性生活,都必須使用避孕套,以防止艾滋病的感染和擴大。精液中含有的艾滋病毒是經血液感染的,人的直腸最容易損傷,這是同性戀者患艾滋病多的原因。當然,通常的性交是不會傳染艾滋病的;但是如果陰道破損,艾滋病毒就會經傷口進入血液,而陰道是否損傷,本人是很難發現的。因此,作為防止艾滋病的手段,避孕套是最為安全有效的。

國際醫學谘詢委員會認為,目前日本是世界上使用避孕套最好的國家,使用率占避孕方法的80%以上,日本至今查出的艾滋病感染者也較少。避孕套為日本預防艾滋病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那麼,世界其他各國也不妨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