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臥次。僧問。法身還解說法也無。仰曰。我說不得。有一人說得。曰。說得的人在甚麼處。仰推出枕子。溈山聞曰。寂子用劍刃上事。
忠國師。因丹霞來訪。值睡次。乃問侍者躭源雲。國師在否。者曰。在即在。秪是不見客。霞雲。太深遠生。者雲。莫道上座佛眼也覰不見。霞雲。龍生龍子。鳳生鳳兒。師睡起。侍者舉似師。師打二十棒趁出。丹霞聞雲。不謬為南陽國師。徑山杲雲。國師幸自高眠。侍者播揚家醜。不因多口丹霞。爭見國師哮吼。敢問大眾。國師既在。為甚麼不見客。若者裏見得破。非惟知躭源落節。亦見自己有出身之路。雖然如是。莫將閒學解理沒祖師心。
台州師彥。居睡巖坐磐石。終日如愚。每日喚主人公。復應。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瞞。
洪覺範。為隆慶閑傳贊曰。潛菴為予言。閑為人氣。剛而語急。甞聞宿。見其坐而假寐。夢語滾滾。領略識之。皆古老機緣。初以適然。已而每每連榻。於般若薰聞不一。而沉佇自起現行閑之去留。踐履之驗。非聞薰不一者也。
圓悟和靈源。瞌睡歌。懵懵懂懂無巴鼻。兀兀陶陶絕忌諱。任信流光動地遷。不論冬夏惟瞌睡。個中滋味佛不知。空咄蚌蛤與螺螄。放身不管臥水底。興發長挨布袋兒。鼻息如雷誰顧得。尋常少見有醒時。沒醒時。良有以。要明瞌睡中宗旨。從來一覺到天明。佛來不解擡身起。縱使舒光徧大千。終難換我無憂底。校疎親兮渾打失。瞌睡根靈真窮詰。有人契會便同參。睡著須知更綿密。
圓照本。謁天衣。衣舉天親從彌勒內宮而下。無著問。人間四百年。彼天為一晝夜。彌勒於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證無生法忍。未審說甚麼法。天親曰。秪說這箇法。如何是這個法。師久而開悟。而喜寢。鼻息鼾齁。聞者厭之。白於衣。衣曰。此子。我家精進幢也。汝輩他日當依賴之。無多談。一日室中問師。即心即佛時如何。師曰。殺人放火。有甚麼難。名遂藉。
寢息偈。
【箋】此偈。當與睡眠始臥偈合看。詳見第五篇。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念。
【箋】當觀自心如月輪圓滿清淨。於月輪中。觀梵書卍字。光明朗耀。
經律。通製出家弟子。初夜精勤佛道。勿貪睡眠。懶惰放逸。故醒覺時。當誦此偈 時寢息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故曰以時。若宰予當晝而寢。非時也。釋子大事未明。所作未辦。馳求心未歇。非時也。亦有身安。而心未安。亦曰非時。若大事已明。所作已辦。馳求已歇。身心俱安。故曰安穩。乃相應以時也。今世人但知晝以日為恩。而不知夜以月為德也。月為德者。如華嚴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為一切眾生。臨於昏夜。若無主夜神衛護。則為野幹魑魅擾亂。不得安隱眠息。以得夜神衛護之恩。能令眾生。安隱不動之地。安息無夢之鄉。
華嚴。以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解故。善男子。我於夜暗人靜時。鬼神盜賊。諸惡眾生。所遊行時。密雲重霧。惡風暴雨。日月星辰。並皆昏散。不見色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一切眾生。於夜暗中。遭恐怖者。現作日月。夜諸星宿。種種光明。而度脫之。
華嚴要解。初位以婆珊表者。婆珊演底。此雲主當春生。即經雲。趣入菩薩諸地。行一切佛法。所從主也。二。普德淨光。乃婆珊塵刼之師。以表覺體。示登地之行。與覺體一也 睡魔。為障道之鋒先。昏沉。乃無記之殿後。驀然覆葢將來。風吹石擊。喚之不醒。電閃雷轟。驅之不去幻哉。無情而生情。無畏而生畏。皆由背覺合塵。迷真逐妄故也。若乃至人無夢。大聖絕情。洞見晝夜之理如一。明暗之色不二。如隆慶閒熟睡寐語。潛菴聽之。皆古老機緣。圓照本。鼻息鼾齁。天衣讚之為精進道助。乃至睡晤醒寂。無出無入。無去無來。是名那伽大定。
臥須右脇。名吉祥睡。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脇臥。
【箋】右脇臥者。釋迦佛之遺式也。故曰吉祥。吉祥臥者。右手曲肱而枕也。不仰臥者。不屍寢也。覆臥者。偃臥也。
寶梁經。仰臥。是修羅臥。覆臥。是餓鬼臥。左脇臥。是貪慾人臥。右脇臥。是出家人臥也。
黃庭經。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闕。後有命門。若仰臥覆臥。則命門與丹田之氣不伸。故有亂夢顛倒之境。
靈樞經。天不滿西北。故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聰明。地不滿東南。故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徤。故曲肱而枕者。虗左以實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