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掃地次。僧問。善知識為甚麼掃地。師曰。塵從外來。曰。既是清淨伽藍。為甚麼有塵。州曰。又一點也。

趙州行腳時。問大慈。般若以何為體。慈曰。般若以何為體。師便嗬嗬大笑而出。大慈來日見州掃地次。問般若以何為體。州放下掃箒。嗬嗬大笑而去。大慈便歸方丈。

仰山。掃地次。溈山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塵非掃得。仰掃地一下。溈曰。如何是空不自生。仰指自身。又指溈。溈曰。塵非掃得。空不自生。離此二途。又作麼生。仰又掃地一下。又指自身。並指溈。

雲巖曇晟禪師。掃地次。道吾曰。大區區生。曇曰。須知有不區區者。吾曰。恁麼則有第二月也。曇竪起掃箒曰。是第幾月。吾便行。

大慧問僧。道不用修。但莫染汙。如何是不染的道。曰。某甲不敢道。師曰。你為甚麼不敢道。曰。怕染汙。師應聲曰。行者將糞箕苕箒來。僧忙然。師便打出。

衲僧家拈起掃箒。不但掃除一室塵垢。當使天上天下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塵垢。祇消者把掃箒。一掃而盡目前。脫有不顧危亡底漢。道天上天下者許多塵垢。畢竟掃置何處。我便劈口與他一掃。令他向掃箒下瞥地去。

世說。郭林宗。常行宿逆旅。輒躬自執掃。及明去後。人至則曰必郭有道昨宿處也。

洗內衣。須拾去蟣虱方洗。

【箋】五燈。仰山慧寂。智浣衲次。躭源曰。正恁麼時作麼生。仰曰。正恁時。向甚麼處見。

定由神英。見首座洗衣。遂問。作甚麼。座提起衣示之。師曰。洗的是甚衣。座曰。關中使銕錢。師喚維那。移下座掛搭著。

夏月用水盆了。須覆。若仰即蟲生。

【箋】譬如空盆雖仰。蟲無從而生。謂蟲生於水。若水淨。蟲亦不生。謂蟲生於垢。若垢非水。蟲亦不生。然則蟲畢竟從何而生。當知蟲之生也。三因和合而生。若一因不到。則蟲無緣而生。然則蟲之生滅。其在盆之覆仰而已也。

附 一切米麵蔬果等。不得輕棄狼籍。須加愛惜。

【箋】諺。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謂食物自有司庫出納。器具有藍收司執。然或見散漫無緒。即宜愛惜。置歸屏處。勿至狼籍暴殄也。

寶訓。混源。為紫[竺-二+鐸]庫司壁記。復題其後雲。滴水粒米。盡屬眾僧。務悅人情。理難支破。當思披毛帶角。歲月久長。明因果人。幸宜知悉。遺墨歲久。漫滅殆盡。後一山和尚踵其席。粉壁親為書之。

感應篇註。天倉五穀。在二十八宿。乃危星主之。人以食為天。故聖人務農重穀。天子親耕勸農。春夏祈穀於上帝。豈五穀可散棄者。世人不知天地育養之恩。棄五穀。厭捨絲麻。使農夫織婦。日勤而不得飽。力竭而不得禦寒。又不卹其勞。曾無愛惜。所以為天地所厭。神明所責也。

續神仙傳。三川饑。有青衣童子語人曰。世人厭棄五穀。地司已收。五穀之神。可相率祈穀父蠶母。當致穰也。

陳僖敏公鎰父孟玉。登廁見鐺底飯一塊。在廁傍。淨滌食之。夜夢神告曰。翁好善。當福報。吾梓潼神。今將降生汝家。後果生僖敏公。仕至太子太保左都禦史。累贈翁如其官。母一品夫人。

入廁第十二

【箋】優鉢祗王經。伽藍地。漫大小行者。五百世身墮拔波地獄。經二十小劫。常遺肘手抱此大小便處臭穢之地。

毗尼母經。諸比丘住處房前開處。小便汙地臭氣。皆不可行。佛問之曰。從今不聽僧伽藍處小行。當聚屏猥處。若瓦瓶。木桶。埋地中。小行已。以物蓋之。勿令有臭氣。若登廁不洗淨。不得入大僧類。不得坐禪牀。不得登佛殿。

虗空藏經。若有毀重禁戒者。治圊百日。莫令人知。塗圊已。澡浴禮三十五佛。稱虗空藏菩薩。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陳說過惡。如是懺悔。經三七日。苦行力故。罪報永除。不障三種菩提業。

寄歸傳。凡僧坊。先須淨治廁處。若自無力。教化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聖。無多所費。斯其要焉。

錙門警訓。登廁之法。律製委明。蓋欲潔嚴身器。親近聖賢。洗淨洗手。各有軌度。儻未盡諳。則反汙其手。禮誦燒香。合掌執捉。動輒得咎。可不慎歟。

五燈。僧問趙州。急切處請師道。州雲。尿是小事。須是老僧自去。始得。

趙州上東司。召文遠。遠應諾。州雲。東司上不可與你說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