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宿垂語雲。十市街頭。起一間茅廝。祗是不許人屙。僧舉似南堂靜。靜曰。是你先屙了。更教甚麼人屙。宿聞之。焚香遙望大隨拜謝。

莫將尚書謁南堂。谘決心要。堂使其。好處提撕莫適如廁。聞穢氣。急以手掩鼻。遂有省。急呈偈曰。從來姿韻愛風流。絕笑時人向外求。萬別千差無覔處。得來原在鼻尖頭。堂答曰。一法纔通萬法周。縱橫妙用更何求。青蛇出匣魔君伏。碧眼胡僧笑點頭。

錢弋郎中。訪真淨文。譚久如廁。師令侍者引從西邊去。錢遽雲。既是東司。為甚向西去。真曰。多少人向東邊計。

大慧侍湛堂次。堂視師指爪曰。想東司頭籌子。不是汝洗的。師承訓。即代黃龍忠作圊頭。後普說雲。某自聞老和尚說。終身不養爪甲。纔長一菽。湛和尚便於手指上出現。

湛堂準。自浙回[泳-永+勒]潭謁深公。省詣方丈。尋命分座。聞有悟侍者見所擲爨餘有省。呈解。深喝出。因喪誌經於延壽堂。廁後出沒無時。眾憚之。師故於半夜登溷。悟即提挈水至。未幾供籌子。湛滌淨已。召接淨桶去。悟纔接。湛執其手。問曰。汝是悟侍者那。曰。諾。湛曰。汝當時在知客寮。見掉火柴頭。有個悟處的麼。參禪學道。秪要知個本命元辰下落。汝剗地作此去就。汝在藏殿移首座鞋。豈不是汝當時悟得的。又在知客寮移枕子。豈不是汝當時悟得的。汝每夜在此移木度籌。豈不是汝當時悟得的。因甚麼不知下落。卻在這裡惱亂大眾。湛猛推之。索然有聲。由是絕跡。

若大小便。即當行。莫待內逼倉卒 於竹竿上掛直裰。以手巾或腰縧繫之。一作記認。二恐墮地。

【箋】直裰。詳註著衣偈下。

若脫換鞋腳。不可淨鞋入廁。

【箋】著鞋。當分淨穢。謂。淨鞋入佛殿。觸鞋入廁。若觸鞋入廁。則汙穢佛地。淨鞋入廁。則暴殄天物。

至當三彈指。使內人知 不得迫促內人使出 已上復當三彈指。

【箋】前後彈指俱三。用處甄別。謂前三彈。使內人知。後三彈。恐傷在穢之鬼。故先警之也。不唾痰。陰德具載藏經。

譬喻經。有沙門不彈指來大小便。漈圊中厲鬼大恚。欲殺沙門。沙門持戒。厲鬼隨逐。伺覔其短。不能得便。故知大小便時。必先彈指。利益有在。

登廁偈 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

唵狠嚕陀耶莎訶

【箋】夫人飲食滋味。入於腸胃。輕清上升。重濁下墜。可見人之一身。兼淨穢世界也。淨世界。即戒定慧之福業也。穢世界。即貪嗔癡之罪法也。悟此淨穢本源。則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從此垢淨心盡。不知吾身之為法界。法界之為我身。我身法界。非一非二。

不得低頭視下。

【箋】護清淨眼故。

不得持草畫地。

【箋】愚夫不知。廁上畫地畫壁。遂成大過。譬如一點一畫。同於爻象。不忍狼籍穢地。當置淨處。或付水火。尊敬字畫故。若於廁上板壁作字。則為造物所嗬。

筆飡。明湖州潘道士。道法高妙。一日於廁上畵符。天將忽至。問。所召何事。士無以應。支曰。門前樹為我移種屋後。將曰。小事何輕意召我。遂以火筆點頭而去。士後頭上膿水不乾。凡有患瘡癤。乞士膿水抹之。無不效。

不得努氣作聲。

【箋】除糞。極粗行。努力則喪氣。殊不雅。下文詳言之。

不得隔壁共人說話。不得唾壁。

【箋】文殊經。大小便時。身口狀如木石。不得有聲。護持清淨身口故。

相經。廁上共人語。最下賤相。

固齒方。大小便時。目上瞬。齒咬定。永無牙痛。兼闢臭氣。正氣內固。若唾壁。共人語。穢氣乘虗而入。胃家受病。醫書。相經。皆暗合文殊經旨。覽者幸留意焉。

例異傳。南陽宋經伯。夜行逢鬼。問雲鬼悉何所忌。答言。惟不喜人唾。

逢人不得作禮。宜側身避之。

【箋】廁上褻衣故不作禮。

不得沿路行繫衣帶。

【箋】穢處。固不可久停。然衣褲必須嚴整。然後徐步。若行繫衣帶。倉皇之狀。失威儀故。

便畢。當淨澡手。未澡。不得持物。

【箋】醫書。熱水洗淨。生腸風等病。當用冷水。淨物。宜淨手持。穢手觸物。物即成穢。

雜事。舍利弗。洗淨法。攜軍持。可受三升。向便處。次於一邊。置土末七聚。以為一行。各如半挑。復於此邊更行七聚。又於一畔別安一聚。持一籌片。並土三塊。入廁室中。便利畢。先以籌拭穢。次土塊洗大小便處。次洗兩手兩足。次以土洗瓶畢。然後著法服。次至房中取淨瓶水。三潄口。方任情作務。有婆羅門。見舍利子行是事。渴心歸向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