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水偈 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若不誦此呪。如食眾生肉。

唵縛悉波囉摩尼莎訶

【箋】水中生靈甚微。人之麤障覆故。不能觀察。唯佛五眼明淨。能見微細。以慈悲故。說此偈呪。大旨為水羅兼說也。

凡用水。須諦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

【箋】會正記。用白[疊*毛]。東上用密絹。恐小蟲直下。取熟絹為之。此護生之法也。

若嚴冬。不得蚤濾水。須待日出。

【箋】嚴冬水寒。蚤濾則傷生。日出水得陽氣。則不傷生。

漉水囊賦。吾有漉囊。製造有方。緻練作底。熟鐵為匡。其用濾兮深須諦視。其還放兮切忌損傷。宜知我佛仁慈。尚不遺於微物。將使吾曹飲用。得幸免於餘殃。一化境中。上下皆製。半由旬內。往返須將。世多輕略。孰究不藏。或聞而不製。則嗤為外道。或製而不用。但懸於草堂。斯由內無慈湣。外恣疎狂。塞來蒙之津徑。害我教之紀綱。汝當存誠持守。竭力恢張。豈止四生有賴。抑使三寶增光。

凡燒竈。不得燃腐薪。

【箋】本律。炊竈有五事。一。不得蹲炊火。二。不得燃生薪。三。不得倒燃濕薪。四。不得燃腐薪。五。不得以熱湯澆火滅 凡腐薪中有蟲。若燃之。如毀其家。殺其身。故製。昔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為暴也。

禮記。荀勗在帝座。適膳夫進飲。勗雲。此必勞薪所炊。帝不信。召膳夫問之。果以一故車腳供薪。

抱樸子。孟夏所以祀竈。竈神每月晦日。上天言人罪狀。大者奪紀。小者奪算。紀三百日。算一百日。

井與門戶竈中霤為五祀。又五財之一。利濟廣博。有神主之。名曰觀。狀如美女。井鬼名瓊。

凡作食不得帶爪甲垢。

【箋】寄歸傳。營供。必洗手。敕口。淨器。不者所作祈請。並無效驗。從陳饗祭。神祇不受。況奉三寶。若大小便。不洗手。皆不合作食。

諺。清齋方釋奠。剪爪宣侵肌。

感應篇注。嘉棟曰。作食不潔餧人。人必嗔之。神亦惡之。穢食委棄。均於暴殄。浪費水漿。委諸溝廁。殊為造業。有老秋婆。病死復蘇。言至一處。有兩船遺棄穢食。一鬼笞之曰。汝平生所耗者。豈容不食。婆強呷數口。便覺腹滿驚蘇。言訖隨死。

凡棄惡水。不得當道。不得高手揚潑。當離地四五寸。徐徐棄之 附。不得熱湯潑地上。

【箋】惡水高揚。熱湯潑地。微細昆蟲。何處迴避。水火毒身。如入鼎沸。以此劇刑。橫加無謂。我福無增。彼惡永記。故雲徐徐。清涼如意。

凡掃地。不得逆風掃。不得聚灰土安門扇後。

【箋】逆風掃。風塵[土*孛]麵。非但不善愛人。亦非自愛。掃地聚灰門扇後。其人有始無終。後來結果。亦可想見。故須掃除盡淨。置之僻處也。

根本部。給孤長者。每晨朝往逝多林。禮佛已。掃寺地。一日長者。他緣。不遑入寺。佛經行。見地不淨。即自執篲而掃。時舍利子等。悉皆執篲。共掃園林。佛及弟子。徧掃除已。地皆嚴淨。入食堂中坐。與諸苾蒭。說掃地得五種功德。一。自心清淨。亦名自除心垢。若人掃於寺地。因地淨故。心得清淨。是名自心清淨。二。令他心淨。亦名除他心垢。若人掃於寺地。因地淨故。他人見無塵垢。心得清淨。是名令他心清淨。三。諸天歡喜。亦名去憍慢。若人掃於寺地。即是去其憍慢塵垢。諸天觀見地淨無塵。生歡喜心。四。植端正業。亦名調伏其心。若人淨掃寺地。即是調伏自心。植端正福業。五。命終之後。當生天上。亦名增長功德。若人淨掃寺地。因淨地故。功德增長。命終當生天上。

優婆塞戒經。善男子。天下之人。誰現窮無其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執役棲掃。亦得福報。

成實論。掃一閻浮僧地。不如掃一掌佛地。

五燈。世尊在日。有一比丘根鈍。無多聞性。佛令誦苕箒二字。日夕誦之。言苕則已忘箒。言箒則已忘苕。每日剋責。意念不休。忽能言苕箒。於此大悟。得無礙辨才。

曹山寂。問僧作甚麼。曰掃地。山曰。佛前掃。佛後掃。曰。前後一時掃。山曰。與曹山過鞋靸來。

雁山羅漢寺。證首座。目瞽。見道明白。每朝以掃地為佛事。有僧問。這片地掃得乾淨也未。證竪起苕箒示之又僧問。真淨界中。本無一塵。掃作麼。證亦竪箒示之。

拾得。一日掃地次。寺主問。汝名拾得。因豐幹拾得汝歸。汝畢竟姓個甚麼。拾得放下苕箒。叉手而立。寺主再問。拾得拈箒掃地竟去。寺主罔測。寒山捶胸雲。蒼天蒼天。拾得卻問。汝作甚麼。山曰。不見東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