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諂笑(2 / 2)

(對副淨介)如今會場近了,老先生幾時榮上公車?(副淨)不要說起,小弟氈寒署冷[氈寒署冷:官署冷落清貧。],薪水不支,這長途資斧[資斧:旅費、盤纏。《易.旅》:“旅於處,得其資斧。”],毫無措辦,故此不得起身。

[前腔]誌飽囊饑,心上遙天足不梯。司馬霜裘[司馬霜裘:用司馬相如白色珍裘換酒故事。《西京雜記》卷二:“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憂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生平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遂相與謀,於成都賣酒。”]敝,季子貂裘[季子貂裘:指蘇秦(季子)入秦求仕資盡裘敝故事。《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麵目犂黑,狀有歸色。”唐杜甫《搖落》:“鵝費羲之墨,貂除季子裘。”]碎。還要仗老堂翁扶持一扶持。嗏!河潤莫教遲,枯魚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風雲會[風雲會:此處指舉人趕考赴京際會。],那時節燒尾[燒尾:唐代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燒尾》:“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難忘此日雷[燒尾難忘此日雷:“燒尾雷”乃禪師語,以燒尾之雷使人驚悟。《佛國禪師語錄》卷下有“馬師一喝乾坤暗,轟起一聲燒尾雷”句。]。

(末)有便事尋一樁來領教。(淨)老父師蒞任不曾一月,德化遍於四郊,外麵頌聲載道,都說是召父再生,杜母轉世[召父再生,杜母轉世:召父指西漢召信臣,杜母指東漢杜詩,二人都曾為南陽太守,且皆有善政,南陽人為之語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召父杜母”成為“父母官”一詞之來源。事見《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後漢書.杜詩傳》。]。

[前腔]甘雨相隨,才見兒童竹馬騎。蝗已鄰封避,犬不花村吠。門生做了幾首《德政頌》,要刻了榜貼通衢,還要約些朋友、百姓,往各上台[上台:泛指三公、宰輔等高官、重臣。《晉書.劉寔傳》:“聖詔殷勤,必使寔正位上台。”]保舉老父師的清廉美政。嗏!萬口不勝碑,略書其最。遍叩高閽[高閽:閽(hūn),門或宮門。高閽即高大門庭。],手執公呈遞,乞把吳公第一題[吳公第一題:吳公為西漢河南郡守。漢文帝劉恒即位後,聽聞河南守吳公頗有學識,且政績卓著,便征召吳公為廷尉。]。

(末)學生初到地方,吏術多疏,民情未諳,有何異政可舉?這到不勞。告別了。

(末)簿書偷得片時閑,偶坐青氈似入山。

(副淨)冷宦熱官相別去,依然冰炭不相關。

(淨吊場,打恭[打恭:彎身作揖。]送介)(小旦、貼旦立高處看介)(貼旦)小姐,你看好一個會打恭的秀才。

(淨抬頭驚看介)(旦)留春,樓下有人,下去罷。(同下)(淨)奇哉,奇哉!分明是月窟嫦娥,瑤池仙子。若不是他俏語相聞,我幾乎低頭錯過。

[前腔]一見魂飛,偷把嫦娥仰麵窺。入耳芳聲媚,噴鼻脂香膩。我若不穿衣巾[衣巾:衣服和頭巾。南朝宋鮑照《代蒿裏行》:“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唐白居易《酬牛相公兼呈夢得》詩:“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這裏指秀才或士夫衣冠。],他那知我是個秀才?況且與縣官打恭,何等榮耀!嗏!紗帽[紗帽:指官帽或文士戴的帽子。]作良媒,衣冠佳婿。我聞得人說,曹個臣有個女兒,未曾許人。我正要去求親,但不知他容貌若何,那裏知道是個絕代佳人。分明是銅雀春深,鎖著喬公女[銅雀春深,鎖著喬公女:“銅雀”即“銅雀台”為曹操所建;“喬公女”即大喬、小喬,東吳美女。傳聞曹操虎視江南,曾發誓:“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憾!”杜牧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句。],你不嫁周郎嫁阿誰?

隻是央那一個做媒?(沉吟介)有了,張仲友是他取的案首[案首:考試第一名。],他講萬無不妥,即刻就去相央。佳人難再得,好事不宜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