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勇敢不霸道,敢為天下先(1 / 2)

——記勇闖礦井紀實第一人曹渝

◆礦工安全問題,他的社會實踐課題

曾被評為“2007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80後”大學生曹渝,是一個典型的湖南小夥子,他不僅把湖南人身上的那種敢於去闖的拚勁十足地表現了出來,更把自己的名字響當當地留在了中國礦工史上。

湖南師範大學2004級武警國防生曹渝,與一群致力於礦工安全選題的同學們組成實踐調研隊,用了近兩年時間,先後行程3500公裏走訪了湖南寧鄉、瀏陽、澧縣、嘉禾的三十多個礦區,先後3次下井並對545名煤礦工人進行了實際的采訪與調查。後經過充分的準備工作與實際的科研調查後,撰寫了一份兩萬字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湖南煤礦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這篇報告受到了政協委員以及國家礦業安全局的重視和關注。

特別是曹渝冒著生命危險,帶著防曝相機進入煤礦內部尤其是“非法小煤窯”的井底,在井下800米處所拍攝的照片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極少見的。這些攝影材料一方麵為曹渝的調研結論作了有力的證明;另一方麵又為社會了解真實的礦工、尊重礦工群體提供了極為具有意義的重要參考。

2004年的礦難,讓很多人內心都布滿了陰霾,可以說是“社會之痛”、“全國之痛”,更是剛讀大一的曹渝的心中之痛。內心無法平靜的曹渝當時就想,自己是否能為礦工們做些什麼。思考了很久,一天,他聽說學校會在假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異常興奮,當即就決定把礦工安全問題作為自己的社會實踐選題。

他確實做到了如他自己所說得那樣:“不管是一個大學生還是一個社會青年,既然看到了一種現象,聽到了一種呼聲,就不應該視而不見,要敢於擔當。”

但當他向學校提出這個選題時,學校卻回絕了。原來,大一的學生不能單獨立項做課題,除非這個課題非常有意義並具代表性,同時有社會學專業的老師來帶。了解了這些,曹渝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開始去找老師們介紹選題和自己的想法。終於,他的行為和想法得到了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係主任謝俊貴教授的認可。最終,讓曹渝鬆了一口氣的是,在曹渝自己的一再堅持和謝俊貴老師的幫助下,課題終於得以確立。而且,謝俊貴老師建議他們選題可以從礦工的安全心理角度來做。接下來,曹渝就真正開始了他的社會實踐課題。

◆地麵調研,準備工作

在開始確立選題的最初,曹渝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也不是一個可以隨便敷衍的課題。它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真實的實踐性,單是礦工安全心理理論知識這項就需要做大量的準備與學習工作。

由於自己是中文文秘專業,對於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可以說是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空白;於是,為了給自己奠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曹渝便開始了對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的惡補工作。

他先是去圖書館借來了大量心理學與社會學方麵的書籍,並認真閱讀凡是與礦工、“弱勢群體”以及“心理安全感”等方麵有關的論文、期刊文章,並去瀏覽不同網站的相關內容。剛開始的時候,曹渝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甚至有些時候麵對這些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他也會讀不下去。但內心的渴望與信念一直支持著他,告訴他一定要把這個有意義的課題做下去。後來,他也曾說道,其實他也不知道最終這個課題能做成什麼樣,但是自己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下去。差不多用了將近6個月的時間,曹渝把《心理學概論》、《安全心理學》、《安全文化建設》、《2004~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發展報告》、《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新修概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國農民工調查》、《中國弱勢群體研究》等十幾本專著啃完了。

同時,為了能更係統、更全麵地理解和學習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曹渝還特意跑到社會學係和心理學係去聽了近一個學期的課,這期間無論學習考試多忙,他都從未曾間斷過。

而對於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統計學知識,他更是謙虛地向別人去請教,特別是向統計學專業研究生班的學長們請教。

◆“不下井,怎麼寫出真實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