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差不多一年多的地麵調研,準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下麵就是實際的調研工作了。於是,曹渝決定下井親身體驗煤礦工人的一線工作環境,畢竟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聽說孩子要去礦區實踐,愛子心切的父親告訴兒子“千萬不要下井,太危險了”,而曹渝卻說:“不下井,怎麼寫出真實的調查報告。”曹渝不顧父親的勸阻,異常堅定地去了礦區一線進行實際調查。
給曹渝上第一堂課的便是礦井下黑暗中處處充滿危險的環境。一進入礦井,首先聞到的是濃烈的硝煙的味道,緊接著便是處處鬆軟隨時可能塌方、掉石頭的礦洞環境,巷道裏更是積滿了水。
緊接著曹渝要給礦工們做事先準備好的問卷調查了,然而結果卻完全在意料之外。當看到問卷中諸如“當你坐在電影院的時候你會感到恐懼嗎”的問題時,礦工們的反應是“電影院是什麼”。這讓曹渝一下子懵了,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嚴重忽略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考慮到礦工們的實際情況,過於理論化。於是,他也立即決定改變先前的模式與方法,及時調整調查的具體措施。
首先,就是變問卷調查為一對一的單獨采訪。但就是這一對一的單獨采訪也有著不小的難度。很多礦工都有戒備心理,於是,曹渝就用香煙和檳榔和他們“套近乎”。還有就是,要和比較有覺悟的“小領導”搭上話。他們的文化水平會稍微高些,也曾意識到這裏的安全問題,但苦於自己是沒有力量完成這些的。看到這些“小領導”們和自己談話,再加上這些“小領導”的鼓勵,其他的礦工們也慢慢主動來和曹渝攀談;同時還要保證一定要趕在礦主回到礦上之前結束采訪。於是,在這種方式下,曹渝成功地采取了多個樣本。
但有些時候,並不是總能這麼幸運,甚至人身會麵臨極大的威脅與危險。一天,曹渝正在進行樣本采集,忽然一個身著普通礦工服裝的人走過來對曹渝說:“我從沒見過這樣的相機,能不能讓我看看?”而且,他一定要曹渝把相機從胸前摘下來,遞到自己手中。而當曹渝把相機遞到這個人手中時,這個人卻立馬現出一副猙獰的麵孔來,他快速地刪掉了相機內曹渝艱難拍攝的照片,還惡狠狠地對曹渝說:“拍什麼?找死嗎?”這時的曹渝才意識到,糟了,他是礦主。這個惡狠狠的礦主立即要求這個線上的礦工們停下手中的工作。
雙方僵持了差不多近兩個小時後,這個礦主因為有事情需要處理暫時離開了,這時,一個好心的工友要求他的另一個工友騎著摩托迅速把曹渝帶出礦區。出了礦區的曹渝嚇了一身冷汗。由於擔心礦主會再追來報複,他跑到十幾公裏外的同學家住了一晚。可是第二天,礦區內又出現了他的身影。因為一個“小領導”答應配合他做一些調查,為了完成調查樣本,他不顧危險又悄悄地回來了,一直到任務完成他才離開。
經過這件事後,知道了他的危險處境的父母,更是要求他不要再做調查,但他始終堅持自己要繼續做下去,在耐心地說服了父母後,他又投入到了具體的調查工作中。
在具體的實際調查中,曹渝常常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他都一直堅持並要求自己要挺住。在資金缺乏的時候,曹渝甚至會帶領團隊成員去勤工儉學,去做兼職家教,然後把賺來的資金重新投入調研。
終於,他和他的團隊的調研報告,受到了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其中包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在內的幾位省部級領導也先後作出了具體批示。
成名後的曹渝並沒有驕傲,反而更淡定,他說他怕自己做不到期望的那樣。目前他仍在繼續做調研,現在正在準備兩個公益性調研項目。
雖說,在調研的路途中,他也曾有過恐懼,也曾在麵對擦身而過的兩次險境嚇得腿軟,回到地麵上也會忍不住想哭,但他還是選擇了堅持,他讓我們看到當代青年的風采,看到了他們勇於去實踐的堅持與付出。
這也正如全國政協委員郝如玉在博客中所寫的那樣:“看到他們的調查報告,我為年輕的學子的時代感和憂國憂民的責任感所深深打動!我們國家有了這代有作為的年輕人會更加強大!”沒錯,他也是我們當代青年人的驕傲,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和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