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用心營造人際和諧(2 / 3)

華盛頓的點子是:在對立與不和中尋求“中間通道”。用他們兩人目標的相同點來消除他們手段上的差異,始終把內閣維持在一個統一體中而不至於破裂。

華盛頓就是這樣把兩個第一流的人物團結在他的身邊,使內閣的力量始終不減第一流水平。

這就是“拴驢子”的用人點子吧。

無獨有偶,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也是位精於此道的高手。他把和坤、劉羅鍋兩頭“叫驢”“拴”在自己的身邊。他們兩人經常鬧些矛盾,雙方相互踢咬,這樣防止了兩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同時,又以“和事佬”的身份出現,使兩人圍在自己的身邊團團轉。

據說,有一天乾隆在新任宰相和珅和劉羅鍋的陪同下,遊山賞景。乾隆隨口問了一句:“什麼高,什麼低,什麼東,什麼西?”飽有學識的劉羅鍋隨口即應:“君子高,臣子低,文在東來武在西!”和坤與劉羅鍋素來不和,兩人明爭暗鬥已非一日,此時他見劉羅鍋搶在自己前麵,十分不快,隨即相譏:“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東來流(劉)在西!”因為當時的皇家禮儀中,上首為東,下首為西,此話暗示:你劉羅鍋再老再有能耐,還在我和珅的下首。

劉羅鍋當然知道和坤的用心,心裏也極為不滿。當三人來到橋上,乾隆要他們各自以水為題,拆一個字,說一句俗話,做成一首詩。劉羅鍋張口即來:‘有水念溪,無水也念奚,單奚落鳥變為雞(繁體為‘鷄’)。得食的狐狸歡如虎,落坡的鳳凰不如雞。”和珅一聽,好呀,老家夥罵我是雞!豈能饒過他,“有水念湘,無水還念相,雨落相上便為霜,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告誡劉羅鍋,給我當心點兒!乾隆聽出了二人不和的弦外之音,二相不和,有損大清事業!於是,他一手拉一人,而對湖水中映出的三人影說道:“二位愛卿聽著,孤家也對上一首:‘有水念清,無水也念青,愛卿共協力,心中便有清。不看僧麵看佛麵,不看孤情看水情。”’二人聽罷,心中為之一震,深為乾隆的如此循循善誘而不降罪的龍恩所感動。和坤和劉羅鍋立刻拜謝乾隆,當著皇上的麵握手言和了。

如果兩位下屬發生了矛盾,很可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上司來說“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不便指明誰是誰非。於是就“和”起了“稀泥”,矛盾往往就這樣給“不明不白”地解決了。打破溝通的障礙

我們以個性為中心來與人交往,但不可以以自私的心態去要求他人,這一點,應該隨時警覺,因為交往的目的在於溝通。

不要以為你永遠是正確的。生活中的法則在很多方麵都不止一種。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對與不對,那是學生的答案。關鍵要做出最佳的形勢判斷,客觀地分析溝通的條件和現狀。許多人在溝通時,盲目地堅持己見,結果把溝通搞得像一場概念爭論,他隻想贏得自私,把溝通置之不顧。這樣,看法不同的人,在同一個觀點上也許就噤若寒蟬,覺得受到了傷害,隻好退縮進心靈,把溝通的門關上。他人會因此終身對他持有異議。要記住,觀點不同,並非不正確,從他的角度看一看,也就可以明白。

在溝通之中,人們彼此觀察著態度、行為、眼神,是為了作強弱判斷。一個人若要使溝通順利,就得在態度和行為上掌握分寸。

正確的態度。在心理狀態上要和他人平起平坐,不要過高地估計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抬舉他人。既然,你和他人正在溝通,就要信任他的誠意和能力,相信他的智力水平不比自己低。哪怕麵前坐著的是乞丐。你也應該明白,在他那一方麵有些東西是你不具備的。

在溝通時,應該認真地傾聽他人,這是每一本溝通技法書都必須倡議的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在傾聽中了解他人,就等於為他人傾聽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相互傾聽的行為中,力爭求同存異,你會發現求同的同時,相異的觀點常常不自覺地彼此融合,變成了相同點。

正確的態度和行為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自私問題,溝通就變得容易。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會在溝通中掌握住分寸,能夠顧及他人,相處得更融洽。你不再自私而表現出武斷,而是與人商量,彼此都有參與感。相異的看法就可以認真地推敲,最終得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點,達成共識。

這世上有種人總認為滔滔不絕的言談就是溝通,他們自以為能夠說服麻雀從樹上下來。這實在太可笑了。他們以為溝通就是說話,而忘了溝通的真義是彼此的關係。溝通的是人,不是語言,言談隻是一種途徑。

彼此關係融洽時,幾乎不說話也能心意相通。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就能傳達完整的意思。說錯了話也不要緊,彼此笑一笑,依舊能理解話中的意思。人有的時候,真是奇怪,明明是一句牛頭不對馬嘴的話,對方卻能聽懂你真正的意思,為什麼?心意相通,當然如此。

相反,彼此關係惡劣時,千言萬語也等於一句話沒說,障礙依舊是障礙。

溝通就是為了彼此建立關係。溝通時,應以關係為重,雙方情緒抵觸時,一定要推敲自己語言中的字眼,避免讓他人難堪和受辱,同時避免被誤解。溝通所用的語言就是在對方的翻譯中去尋求理解。你傾聽他人說的,翻譯成他人所想的;同樣,他傾聽你的話,把它譯成你想的。雙方情緒抵觸就會出錯,有如把日語當成法語用。

溝通能力有兩個相關聯的部分,一是外在技巧;二是內在動機和心情。要在溝通上取得長足進步,你就必須內外兼修。

溝通的技巧也需要實際訓練。有如一個球迷,看球看得津津有味,要他去踢兩腳,就不在行了,因為缺少技巧訓練。生活中,很多人忽視溝通技巧,甚至根本不學。有的人學了一些技巧,但是不用,如果有人和他交往時用了他學過的技巧,便得意起來,心裏想:“你小子別耍花招,這些虛偽做法我是曉得的。”這樣輕視技巧,溝通是困難的。

外在技巧的目的還是為內心動機服務的。彼此內心動機吻合時,就是所謂的心靈交流。

溝通時,一個人的內心要保持穩定,內心目標要一致,但並不是說不可相機更改。你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個性,個性的恒定有賴於對自我的控製,從而有效地放棄自私。在重要的問題上,仔細地傾聽他人的言語,領會詞句的大意和真意,時刻讓個性的恒定平靜自己的思緒。我們可以在認可他人的觀點下,改變或修正自己的觀點。如果個性缺乏恒定性,就會擔心改變可能帶來不利影響,而明知有錯卻要一意孤行。個性恒定是不受他人影響的重要價值觀。

有一種隱患可能嚴重妨礙溝通,它來自內心且使外在技巧失靈。這就是一般人老是在事前預測結果,如果結果對自己有利,溝通就容易;如果預測結果對自己不利,就會帶著情緒去溝通,整個溝通過程都試圖扭轉或贏回假想的損失,而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溝通本身上,從而溝通受阻,果然印證了自己的想法。

要使溝通順暢,須得嚴格把握住溝通的動機和溝通的內容,雙方都要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技巧。充滿情感氛圍的說話,更容易交心。人們首先是用心去聽,然後才用耳去聽。既然彼此交心,耳朵就僅僅是傾聽的中介。如果預先預測結果,很容易有個保守立場,心理也盡力排斥他人對保守立場的靠近。如此,則將失去了解他人的耐心。不能先了解他人時,自己的表達也會有所保留,畏懼表露自己的觀點。

要把自己表達清楚,就要先了解別人。也就是知己知彼。溝通的最佳境界是彼此都渾然忘我。彼此全神貫注、完全投入,都能夠超越自私,放下固執的包袱,都從對方的角度看一看問題。這需要有足夠的個性恒定相支持,否則,就不存在溝通,而是其中一方不經意間做了對方的俘虜。

溝通就是追求彼此認同。認同需要勇氣、耐心和個性恒定。勇氣使你能舍去自己的執著,從他人角度理解問題;耐心使你認真傾聽,接受他人的意見;個性恒定是要使自己不至於受他人情緒牽引,不人雲亦雲。認同就是你願意接納他人,他人也願意接納你。

在目前的溝通現象中,保守型的溝通太普遍,人們很不願意敞開心扉。溝通變得像被迫接受一樣難以忍受。一遇上溝通,便緊張起來,全身防衛係統警報連連,準備打擊來犯之敵,意識上老是防範他人有所圖,害怕他人把意誌強加到自己頭上。這樣,缺乏溝通好像保護了自己,其實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正確處理下屬的抱怨被下屬抱怨也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一個管理者往往要領導很多下屬,不可能麵麵俱到,一時疏忽,就難免會招致來自下屬的抱怨。對於下屬的抱怨該如何處理?

如果你處在一個負責管理或者執行的位置,你可能認為你沒有必要去聽雇員的抱怨,你會認為自己工作多得忙不過來:要考慮降低成本,要完成定額還不能超過期限,要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還要參加沒完沒了的會議。

不僅如此,你還會說公司有專門管生產的經理,有專門處理個人問題的人事部門,還有雇員顧問,人們可以去找他們解決有關工資、工作條件等各方麵的問題。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聽取一個雇員的抱怨和訴苦是居於領導位置的每位管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責任。

下屬中最普遍的抱怨形式就是嘮嘮叨叨把自己的一肚子不滿傾倒出來,對此,作為管理者絕不能裝作聽不見。相反,你一定要做下屬的聽眾。

獲得駕馭人的卓越能力的最快捷、最容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同情的心理,豎起耳朵傾聽他們的談話。要成為一個好的聽眾,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學會什麼都能聽得進去

不知道還有什麼比當一個人想同你談話時卻遭到你的拒絕更能羞辱他的人格和傷害他的感情的了。有什麼人那樣的對待過你嗎?誰那樣對待你,你就會背離誰,就會從誰身邊走開。當別人不聽你說話的時候,你的感情就可能被深深地挫傷,但這並不是你的罪過。

當你聚精會神地聽一個人講話的時候,你必須得把你自己的興趣放到一邊,把你自己的好惡隱藏起來,不要表現出任何偏見,至少暫時需要這樣。在聽人講話的幾分鍾時間裏,你必須將自己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集中到對方身上,細心傾聽他所說的話,你必須調動起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知覺聽人家講話,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必須做到這一點。

2.完全忘掉自己

如果你打算成功地運用這種技巧,你必須強迫你的自我給別人的自我讓路。

這一點對於一向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多數人來說,一開始是比較困難的。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世界要圍繞著我旋轉,但就你而言,你又是一切事物的中心,世界又要圍繞著你旋轉,幾乎我們所有的人都在不斷地爭取成為這個中心。除了睡覺以外,人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企圖得到某種重要的社會地位上去了。

但是,如果你想獲得卓越的駕馭人的能力,就一定不能那樣做,你必須訓練自己的意識,將強調自己的習慣向後移一下,你必須暫時放棄想把自己放在一個眾人矚目的位置上的想法,而要讓別人占據一會兒那個位置。

如果付給你一大筆錢,你肯定能忘掉自己而耐心地去聽別人講話吧!

3.要有耐心

有耐心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你有急事要辦,可某個人非要告訴你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的時候,更不容易耐住性子。有的時候,他簡直把你逼得走投無路,沒有辦法,你隻好硬著頭皮聽,你恨不得他趕快把話說完,但每次聽完之後,你都要大大誇獎他一番,因為他的建議正確又合乎邏輯。當然,偶爾你也不得不聽一些廢話。

鍛煉耐心傾聽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批評人、不急於下斷語。在你發表看法之前,最好是冷靜地思考一番,尤其是對於那些可能毀壞對方的自我意識、尊嚴和自尊心的事情,就更不能輕易下斷言。無用的批評從來都不是取得駕馭別人的卓越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