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以團隊精神提升“人氣”(3 / 3)

(3)依賴夥伴,並把對夥伴的培養與激勵視為最優先的事。

(4)鼓勵包容異己,因為獲勝要靠大家協調、相補、合作。

6.暢所欲言

好的管理人,經常率先信賴自己的夥伴,並支持他們全力以赴,當然他還必須以身作則,在言行之間表現出信賴感,這樣才能引發成員間相互信賴、真誠相待。

成功團隊的管理人會提供給所有成員雙向溝通的舞台。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公開、誠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論這個觀點看起來多麼離譜。因為,他們知道許多偉大的觀點,在第一次被提出時幾乎都被冷嘲熱諷。當然,每個人也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個人的感受,不管是喜怒還是哀樂。

一個高效的團隊成員都能了解並感謝彼此,都能夠“做真正的自己”。

總之,群策群力,有賴大夥兒保持一種真誠的雙向溝通,這樣才能使組織表現力日臻完美。

7.團結互助

在好團隊裏,我們經常看到下屬們可以自由自在地與上司討論工作上的問題,並請求:“我目前有這種困難,你能幫我嗎?”

再者,大家意見不一致,甚至立場對峙時,都願意采取開放的心胸,心平氣和地謀求解決方案,縱然結果不能令人滿意,大家還是能自我調適,滿足組織的需求。當然,每位成員都會視需要自願調整角色,執行不同的任務。

8.互相認同

“我覺得受到別人的讚賞和支持”是高效團隊的主要特征之一,團隊裏的成員對於參與團隊的活動感到興奮不已,因為,每個人會在各種場合裏不斷聽到這話:

“我認為你一定可以做到!”

“我要謝謝你!你做得很好!”

“你是我們的靈魂!不能沒有你!”

“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

這些讚美、認同的話提供了大家所需要的強心劑,提高了大家的自尊、自信,並驅使大家願意攜手同心。

上麵列舉的八種特征,在你所帶領的團隊裏有沒有明顯的跡象呢?請自己找個清靜的場所,給自己10分鍾的時間好好省思一番。這有助於你建立一支有效率的管理團隊,也就是俗話說的“死黨”。

許多公司的管理人大聲疾呼:“我們愈來愈迫切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團隊,來提高我們的士氣和生產力。”身為組織管理人的你,你可得把建立陣容堅強的團隊這件事列為第一優先處理的要務,千萬不要再忽視或拖延下去了。

創造一支有效團隊,對管理人可說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如果你努力做到的話,你將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1.“人多好辦事”,團隊整體力量可以完成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大事。

2.可以使每位夥伴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3.成員有參與感,會自發性的努力去做。

4.促使團隊成員的行為達到團隊所要求的標準。

5.提供給追隨者足夠的發展、學習和嚐試的空間。

6.刺激個人更有創意,更好的表現。

7.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能有效解決重大問題。

8.讓衝突所帶來的損害減至最低。

9.設定明確、可行、有共識的個人和團體目標。

10.管理人與繼承人縱使個性不同,也能互相合作和支持。

11.團隊成員遇到困難、挫折時,會互相支持、協助。

請務必牢記在心:一支令人羨慕的團隊,往往也是一支常勝軍。他們不斷打勝仗,不斷破紀錄,不斷改造曆史,創造未來。而作為偉大團隊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會驕傲地告訴周圍的人說:

“我喜歡這個團隊!我覺得自己活得意義非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大夥兒心手相連,共創未來的經驗。”

通過在團隊裏學習、成長,每位夥伴都會不知不覺重塑自我,重新認知每個人跟群體的關係,在工作和生活上得到真正的歡愉和滿足,活出生命的意義。

一個真正的團隊能讓你如虎添翼、臨危不亂、所向披靡!靠“競爭機製”說話

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管理者必須重新界定自己和企業的地位。無論你的企業是贏利的還是非贏利的,都必須麵對高利潤企業的高效率競爭,若不及時反省管理原則,隨時都有可能慘遭淘汰。

管理者應向部屬說明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強有力的競爭,可以促使員工發揮高效能的作用。因此,在對下屬的管理中,引入競爭的機製,讓每個人都有競爭的意念,並能投入到競爭之中,組織的活力就永遠不會衰竭。

心理科學實驗表明,競爭可以增加一個人50%或更多的創造力。每個人都有上進心、自尊心,恥於落後。競爭是刺激他們上進的最有效的方法,自然也是激勵員工的最佳手段。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壓力,組織也好、個人也好,都不能發揮出全部的潛能。

美國企業管理專家認為,缺乏競爭會造成,一是自己決定惟一的標準;二是沒有理由追求更高的目標;三是沒有失敗和被他人淘汰的顧慮。

當前,我們許多企業辦事效率不高、效益低下,員工不求進取、懶散鬆懈,從根本上說,是缺乏競爭的結果。鑒於此,要千方百計將競爭機製引入企業管理中。隻有競爭,企業才能生存下去,員工才能士氣高昂。

競爭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進行各種競賽,如銷售競賽、服務競賽、技術競賽等;公開招投標;進行各種職位競選;用幾組人員研究相同的課題,看誰的解決方式最好等等。還有一些“隱形”的競爭,如定期公布員工工作成績,定期評選先進分子等。你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不斷推出新的競爭方法。

競爭中要注意的問題是競爭的規則要科學、合理,執行規則要公正,要防止不正當競爭,培養團隊精神。有些競爭不但不能激勵員工,反而挫傷了員工士氣。如果優秀者受到揶揄,就是規則出了問題,不足以使人信服。

競爭中任何一點不公正都會使競爭的光環消失,如同一場裁判偏袒一方的足球賽。如企業競選某一職位,員工知道領導早已內定,還會對競選感興趣嗎?如進行銷售比賽,對完不成任務的員工也給獎,能不挫傷先進員工的積極性嗎?失去了公正,競爭就失去了意義,隻有公正才能達到競爭的目的。

凡是競爭激烈的地方,經常發生不正當競爭,如:不再對同事工作給予支持,背後互相攻擊、互相拆台;封鎖消息、技術、資料;在任何事情上都成為水火不相容的“我們和你們”;采取損害公司整體利益的方法競爭等等,這些競爭勢必破壞團隊精神。企業的成功依賴於全體員工的團結、目標一致,而不正當的競爭足以毫不含糊地毀掉一個組織。

為了避免不正當競爭的弊端,首先要進行團隊精神塑造,讓大家明白競爭的目標是團隊的發展,“內耗”不是競爭的目標;其次是創造一個附有獎勵的共同目標,隻有團結合作才能達到;第三是對競爭的內容、形式進行改革,剔除能產生彼此對抗、直接影響對方利益的競爭項目;第四是創造或找出一個共同的威脅與“敵人”,如另一家同行業的公司,以此淡化、轉移員工間的對抗情緒;最後是直接攤牌,立即召見相關人員把問題講明白,批評彼此暗算、不合作的行為,指出從現在開始,隻有合作才能受到獎勵;或者批評不正當競爭者,表揚正當競爭者。

不可否認,競爭確有負麵的影響,尤其在員工素質較差時,可能會出現一種無序的惡性競爭或不良競爭,影響企業的發展。但競爭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利大於弊,領導者還是大膽地鼓勵競爭吧!隻有平庸的人才害怕競爭。優秀領導藝術多樣詮釋

雖然每個領導者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他們還是有其共同特征的,那就是:有正確的判斷力,有野心,有決心,敢於冒險創新,勤奮工作又貪婪,有時候也會懼怕困境,但渴望成功,同樣,也需要運氣。

領導藝術就像“愛”一樣,可以有許多種詮釋與理解,但是每一位領導者,都應該具備下列優秀素質。

1.鼓勵

時時鼓勵他人的能力是領導藝術的最高形式,也是一個團隊提高整體水平的必備條件。領導者往往應該具備磁性個性或以身示範(或二者兼容)來鼓勵他人的舉止。

麥克斯幾年來在事業上沒有任何突破,三年中他既沒有得到提升也沒有得到加薪的機會,麥克斯因此而怨恨單位的領導。一位新提升的主管詹妮弗被派往麥克斯所在的部門。詹妮弗對麥克斯很感興趣,過來後先認真地聽他傾訴心中的苦悶,然後告訴他自己要對自己事業上的停滯不前負更多的責任。麥克斯的心中激起了火花,他被鼓勵去選幾門課以獲得這一領域的證書,這會增加他晉升和提升的機會。詹妮弗用自我發展的積極態度影響了麥克斯,同時也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影響小組成員,幫助他們積極進步。在領導他人時,一定要牢記“適時鼓勵”這個指導原則。

2.說服

能夠說服別人是領導職責的另一個主要方麵。一位領導者應常常讓人們改變想法或說服他們去做未曾考慮過的事情。

愛米是某家電生產公司的領導,她觀察到幾個主管人員並沒有很好地利用他們可以利用的信息科技。例如,當他們需要有關部件及裝運方麵的信息時,他們隻是打一連串的電話或親自拜訪,這很大程度上是種沒有工作效率的表現。愛米想說服他們充分利用本公司的內部網絡。

愛米沒有采取威脅手段或處罰手段,她要通過說服來領導主管們。打定主意後,愛米坐下來與主管們交談,既個別談也集體談,提出使用公司網絡的理由和好處。她富有邏輯性的工作奏效了。主管們開始要求進行培訓,以便能使用新的網絡係統,在提高公司效益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自己。

3.促動

促動他人也是領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促動他人,意思是鼓動人們加倍努力地工作。促動他人是對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領導藝術的長期挑戰。當然,促動指的是實際行動,並不是許諾或幻想。為了達到促動的良好效果,身為領導者必須在關鍵時刻衝在最前麵,為下屬們起到表率作用,這種方式能起到精神鼓舞的作用,使領導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精神領導。

4.創新與變革

在當今社會,高層商業領導者比普通個人收入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領導者需要發生建設性的變化,常常需要克服困難並提出創新方案。典型的高層領導者經常會對現狀感到不滿足。他們會這樣問自己:

(1)什麼東西不行了,需要修改?

(2)什麼東西還可以,但也可以改進?

(3)我們處理這件事的標準方法有什麼不對?

(4)做哪些變化可以幫助我們在競爭中獲勝?

(5)我們公司的名聲為什麼不能更好一些?

(6)做哪些變化可以讓我們更上一個台階?

能夠提出並找到最後一個問題答案的領導者被稱為改革型的領導者。他們勇於進取,敢於開拓,能給組織或團體帶來廣泛的、積極的變化,讓每個人變得更加優秀。

5.整合人心

如今這個崇尚多元化的社會,就是一個能廣納異己的社會,種種矛盾衝突勢不可免,而且通常也是健康的——例如商業競爭、領導選拔、工資待遇等。成功的領導者都會致力於抑製衝突,讓人們團結起來,而不是刻意去加劇不利於事業發展的緊張局勢。

6.成為精神象征

在事業的打拚過程中,領導者無疑已經成為追隨者心中的一種精神象征。被挑出來監督以前同事的主管們發現,他們與老同事之間出現了微妙的人際裂痕,他們想要保持以往的同胞友愛,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情況已全然改變。他們現在是管理階層的象征,就像軍隊的班長象征著指揮係統;宗教裏的傳教士象征著整個教會一樣。角色的變換帶來職責的變換,與以往同事完全打成一片,對現在來說並非全是益處,相反,這正是他應該站出來並引領人們的時候。

領導者並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而是經過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培養起來的。在時間和經驗的考驗下,領導者生命中的品性和特質就會逐漸顯露出來,這些特質讓他們出類拔萃、與眾不同,也是為人們所欽羨的。

從現在開始,如果你想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的話,就應該按照下麵的內容在前進的路上努力錘煉自己的身心。

7.品格——你的本性

真正的領導能力應該始於內心,而不是來自於表麵的形式主義。良好的品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都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年歲的增長,吸引更多的人們追隨自己,因為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品格的深度和魅力。

8.直覺——你一眼能看出什麼

領導者不僅需要會熟練地運用資訊,還包括處理許多無法琢磨的因素。比如,第一次約會一個人,你要拿出你自己對他的客觀評價,無論是好還是壞,這種直覺對你們的進一步溝通會大有裨益。能夠巧妙機敏地識別他人的心理,如同看到對方手中的牌一樣,在與對方的交往中便能處於主控地位。

9.關係——你都結交了什麼人

當你有了追隨者後,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隻有締造好人際關係,人家才肯全心全意地跟隨你、支持你。關係越深厚,你的領導地位就越穩固。每一次當你進入一個新的領導崗位,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正確、美好、有益的人際關係,才有機會有朝一日成為令他們尊重的領導者。

10.經驗——你曾經走過什麼樣的路

你在過去所經曆的挑戰和困難越大,你的跟隨者對你的信任度也就越大。經驗本身並不能保證你的可信度,然而,這些經驗卻會鼓勵他們給你機會來證明你自己的能力。你不妨在他們的麵前,大膽而直接地說出你的寶貴經驗來。

11.知識——你能懂得多少

領導者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獲取資訊的能力。你要能迅速掌握相關情況,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對未來抱有信心。但是僅僅有知識還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如果缺乏學習知識的能力,更無法成為成功的領導者了。在你要帶領你的團隊開始一項工作前,不如先花上一些工夫做好各種準備,包括考慮到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如果不懂,就及時去了解一下。

12.成就——你曾經實現過什麼目標

優秀的領導者最能輕易抓住跟隨者的心,而且那些過去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會有強大的吸引力,讓他們很快地信任你的能力。但是,你也不能讓自己拘泥於過去的業績之中,不思進取,這是不可取的。你要跨出先前的成就框架去嚐試新事物,如果你再次獲得成功了,就又多了一個理由讓跟隨者更加信服你,也就更心甘情願地聽你的指示了。

13.能力——你能夠完成什麼

對於任何一個跟隨者來講,他們最關心的,莫過於一個領導者究竟能領導他們做些什麼?實現什麼?他們最終聽從並肯定你做他們的領導,是因為你有能力領導他們把事情完成得更好。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再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他們也就不再聽從你的安排了。領導者怎麼走,其他人就怎麼跟進

通用電器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曾說過:“一個好的領袖會一直專注在焦點上,掌握你的方向勝於被方向掌控。”傑克·韋爾奇說得非常正確,但是領導者在為整個團隊所做的決策要遠比單單控製方向還要多。在做決策之前,領導就應該對全部的工作內容做到胸有成竹。他要清楚地知道目標在哪裏,整個過程如何分步實現,也要了解達到這個目標必須付出的代價。他知道在這個團體裏需要有什麼樣的人才才能獲得成功,以及每個人最擅長的工作是什麼,而且在最困難的時候,他自己要早已有所準備。《做你命運的領袖》一書的作者艾姆斯就此評價道:“所謂領袖即是看得比別人仔細,比別人長遠,而且還要比別人早一步先看到。”

當你的團體規模越大,領導者就越要有能力將前景看得清清楚楚。因為船越大,中途的調整就越困難,一旦有決策上的失誤,受損害的人就會越多,最終導致滿盤皆輸,不像自己一個人或隻有兩三個人的小團體,影響的範圍較小。前些年火爆上演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巨輪沉沒的悲劇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船員無法看得足夠遠以避開冰山,等到看到它出現於航道上時,卻由於巨輪太大而無法迅速改變航道,最終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巨輪向冰山撞上去。結果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釀成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悲劇。

成功的領導者應該時刻銘記:他人的前途及生命正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之上,因此這樣的人要周全地規劃出一條最好的決策。在詹姆斯·奧特黎所著的《生命與工作:一位經理人所尋找的意義》一書中,他曾有過這樣針砭時弊的觀察與發現:4架軍機編隊飛行時,如果發生意外事故,常常是4架飛機一起出事。原因是,他們當中的領隊帶頭往哪裏飛,其他3架就跟在領隊的機翼旁邊,隨時留意他的動作,然後馬上跟進。他飛往哪裏,大家就緊緊跟到哪裏。領隊翱翔雲間或朝山頭撞去,大家仍是照跟不誤。

因此,領導者在行動之前,必須做出一個正確無誤的決策來,很大程度上,成功與否取決於這個決策的準確程度的大小。

在現實生活中,你的未來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現在的決定可以預示著你將來的成敗。經常有人遇到這樣的疑惑:“我母親希望我將來能做一個醫生。”“我想將來當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或者“我的性格做一個教師比較合適。”然後,你還會想,“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呢?”

你的事業由你自己來操持,你的重要決策由你自己來完成,機遇與努力二者缺一不可。機遇一定要牢牢抓住,而努力過後才可能有機遇的垂青。關鍵時刻,你必須做出自己的決定來,然後勇敢地向前邁進,即使將來未能成功也無悔。而一旦成功了,你就會成為別人紛紛跟進效仿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