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領導才華如何施展(3 / 3)

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你可以從你的人生檔案中找出你拖延著沒有做的事情、沒有完成的項目或者課題,這樣的事情你可能也會找出一大堆:搬了新家窗簾還沒有裝,所以沒有請朋友來家裏玩;這篇文章的構思還不是非常成熟,所以還沒有寫;這隻現價30元的股票原想等掉到5元錢再買,但它一直掉不到5元錢,所以就一直未買等等。歸納一下你會發現,你一直在等待所謂的條件完全具備,你好將它做得盡善盡美。可是,你可能會發現社會上同樣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條件還不如你的成熟,但他們的成果已經問世,或者已經賺了一大筆錢,你又會因此而煩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你患上了“完美主義”的毛病。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表麵看起來相當精明能幹的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你還可以做這樣的試驗,把手頭的某項工作交給你的兩位部下,一位是完美主義者,一位是現實主義者,看看他們麵對同一工作會有哪些不同的做法。等他們的方案提交上來,你會發現,完美主義者可以一下子給你提供十多種可能的方案,分別說明其可行性與利弊得失,但是他無法確定哪種方案最好。而現實主義者則不然,他可能隻有一種方案,也就是他要實施的那套方案。在聰明才智方麵,他比不上前者,但他能夠製定一套很實在、並且馬上就可實施的方案。

所以,在人生中,無論是對待工作、事業,還是對待自己、他人,我們不妨做一個適度的妥協主義者,而不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因為完美主義者有可能什麼事情也沒有做成,而妥協者卻會多多少少有些進展。

請記住:不要等到所有情況都完美以後,才動手去做。如果堅持要等到萬事俱備,你就隻能永遠等待下去了。同時,對待自己也要寬大些,不必追求永遠絕對完美。這樣,你不但少了許多煩惱,同時,你會發現,你的工作、事業在一個較短時間內就會有很大的發展。樂於接受反對意見

有些人自以為是,不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根本無法治療自己的缺點,從而走向成功之道。

環顧我們的周圍,我們會十分明顯地感到,要想使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十分困難而且不大可能的。實際上,如果有50%的人對你感到滿意,這就算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圍,至少有一半人會對你說的一半以上的話提出不同意見。隻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競選就夠了:即使獲勝者的選票占壓倒多數,但也還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對票。因此,對常人來講,不管你什麼時候提出什麼意見,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對意見,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你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他人的反對意見了。當別人對你的話提出異議時,你也不會再因此而感到情緒消沉,或者為了贏得他人的讚許而即刻改變自己的觀點。相反,你會意識到自己剛巧碰到了屬於與你意見不一致的50%中的一個人。隻要認識到你的每一種情感、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或每一件事都總會遇到反對意見,那麼你就可以擺脫情緒低落的困擾。當我們做事之前已經預想到某種後果,而一旦出現這種後果時,你就不會出現很大的情緒波動,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會有人反對你的意見,你就不會自尋煩惱,同時也就不會再將別人對你的某種觀點或某種情感的否定視為對你整個人的否定。

無論你的主觀意願如何,反對意見總是在所難免的。你的每一個觀點,都會有與之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意見。關於這一問題,美國總統林肯在白宮的一次談話中曾說過:“……如果要我讀一遍針對我的各種指責……更不用說逐一做出相應的辯解,那我還不如辭職算了。我在憑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盡力工作,而且將始終不渝。如果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那些反對意見就會不攻自破;如果事實最後證明我是錯的,那麼即使有十個天使起誓說我是正確的,也將無濟於事。”

當你遇到反對意見時,你可以發展新的思想,提高自我價值(這是你可以采用的最為有效的辦法)。除此之外,為了衝破尋求讚許心理的束縛,你可以試著做以下幾件具體的事情。

1.在答複反對意見時,以“你”字開頭。例如,你注意到爸爸不同意你的觀點,並且開始生氣了。不要立即改變自己的觀點,也不要為自己辯解,僅僅回答說:“你以為我的觀點不對,所以你有些惱火。”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表示不讚同的是他,而不是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你”字開頭的辦法,隻要運用得當,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講話時,你一定要克製以“我”字開頭的習慣做法,因為那樣會將自己置於被動辯解的地位,或者會修正自己剛剛說過的話,以求為他人所接受。

2.如果你認為某個人企圖通過不給予讚許來支配你的思想,不要為了求得他的讚許便含糊其辭、言不由衷,應該直截了當地向他大聲說:“通常我不會改變觀點,你要是不同意,那隻有隨你的便了。”或者可以說:“我猜你是想讓我改變我剛才所說的話。”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行動本身有助於你控製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3.別人如果提出有利於你的意見,盡管你可能不大欣賞,也還是應該表示感謝。表示感謝便消除了任何尋求讚許的因素。例如,你丈夫說你太害羞,他不喜歡你這樣。不要因此就努力通過行動而使他滿意,隻要謝謝他給你指出這一問題便足夠了。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尋求讚許的問題了。

4.你可以主動尋求反對意見,同時努力使自己不因此而煩惱。選擇一個肯定會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正視他的反對意見,沉著而冷靜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你將逐漸學會不因反對意見而感到煩惱,並且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你可以對自己說:早已預料到了這種“對立”,他完全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這與你實在沒有任何關係。通過尋求、而不是回避反對意見,你將逐步掌握有效對付反對意見的各種方法。

5.你可以逐步學會不理睬反對意見,根本不要理會那些企圖通過指責來支配你的人。找尋使你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

你之所以有活力,是因為你認為你有活力。

人,作為自然的產物,當然遵循著自然規律。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衰老,這是自然規律,誰也違背不了;但同時人又是社會的人,作為幾萬年進化的結晶,人不僅僅隻是消極地順應自然,他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心態調節,來延緩衰老,保持永遠年輕、充滿活力的心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進入了老年,然而其心態仍然很年輕、充滿了活力。

他們有什麼靈丹妙藥嗎?

有!這靈丹妙藥就是他們的積極心態。

如何永遠保持年輕、充滿活力,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本領。下麵的生活方式也可供你參考。

1.從現在開始,培養勤奮學習的好習慣。這樣,你的頭腦就不會隨著歲月的更迭而衰老,會始終保持靈活和敏銳的運轉狀態。不過,有一點你必須注意,學習的內涵不僅僅指從書本上學習知識,還包括你智能的提高和各種技巧的訓練、生活藝術的思考,以及人際交往的學問等等。這些都可以列在你終身學習的範圍之內。

2.多使用你的大腦,堅持做智慧體操。所謂“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習就衰老”。刀越磨越亮,大腦越用越靈光。不論你年輕還是年老,你應盡可能多地參加一些以研究為內容的讀書活動,參加你感興趣的一些智力競賽或遊戲,收看一些智慧性的電視節目,掌握一門棋藝鍛煉你的空間思維能力,使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

3.用科學的態度搞好大腦的營養平衡和大腦衛生。這裏的營養,包括物質營養和精神營養,衛生也包括生理衛生和精神衛生。適量地補充大腦所需的維生素,以維護大腦機能的正常運轉;同時,給大腦一個良好的倫理環境,讓你的大腦保持在和諧樂觀的狀態。

4.關注大腦的“一舉一動”和活動規律,使大腦興奮、抑製的功能保持良好的調節機能。保證每日高效率的睡眠。關鍵是睡前要使大腦神經充分鬆弛,做到所謂“先睡心,後睡眠”。睡眠,是大腦的一種深度抑製,也是大腦恢複生機活力的主要方式。

5.給大腦定期“放假”,使大腦獲得積極的“休養生息”的機會。你可以從事一些跟你自己的專業相距甚遠的活動,如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可以去找文藝女神聊聊天,腦力勞動者可以去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這種智力活動內容的變更,有利於大腦各區的平衡發展和協調作用,促進大腦的智力發展。

6.防止大起大落的情緒對大腦的深度刺激,盡量少出現所謂的“激情狀態”,建立理智的生活秩序。盡量避免色情所引起的縱欲,以及由於感情問題所造成的負麵影響。

7.喜歡一種運動。運動能使你的身心都得到鍛煉和愉悅,它會使你永遠年輕。

8.多動手做事。尋找一種可以精細地鍛煉你的手指的活動,例如你可以多做家務,因為許多家務勞動都具有能夠精細地鍛煉手指的功效。這樣做的好處多多,一方麵活躍了大腦機能,另一方麵還有益於家庭的和睦幸福,使大腦得到精神營養的滋潤。

9.保持好奇心。好奇,是大腦年輕、有活力的具體反映。對待新鮮事物要保持一種積極的探求心理,不斷地為自身打開一個又一個通向新世界的窗戶,不斷地從新世界中汲取抗衰老的“長生不老藥”。

你之所以有活力,是因為你認為你有活力。隻要心年輕,人就不會老。如果你一直都以一種積極年輕的心態去看待人生,那你就會青春常駐、永不衰老!相信自己,當斷則斷

古人雲:“慈不掌兵。”在你的公司裏,肯定會時常有人向你提出帶有誘惑性的請求,也許這種請求之中同時還有某種許諾,比如你的一位部屬找到你,略帶慚愧,但又仿佛壯誌在胸地對你說:“如果你不太計較我這個月的那幾次缺勤,我保證會更好地工作。”這種說法也許會使你捫心自問下屬都把未來交給我了,我還能鐵石心腸嗎?在另外有些時候,下屬的請求又近於敲詐,比如“我不會告訴其他人的,特別是汪經理,說你把文件搞丟了,但我太想休假了……”

社會越複雜,越見機巧奸詐,人是神秘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主張。人的素質是參差不齊的。每個公司裏都有素質較差的人,或者成績平平甚至起反作用的人。這些人也許有的很有背景,也許有的是個一貫的刺頭,也許有的甚至與領導還有親屬關係。一旦他們這些人犯了錯誤,職工們都看在眼裏,這時領導便會受到嚴峻的考驗。如果你采取果斷的措施對他們及時說“不”,那麼你的威信很快便樹立起來了。如果你猶猶豫豫既害怕破壞上下級的友好關係,也害怕影響公司整體風氣的提高,前怕狼後怕虎。當你躊躇於該如何做出決定時,你用幾年時間確立起來的高大形象就將受到損害,企業風氣也會滑坡,甚至會毀於一旦。

領導者的權威體現在下達命令和分派任務上。作為領導,一定要勇於言“不”,發現問題,當機立斷,即使在不接受你任務的下屬麵前,你也不可失掉你的權威。你必須使下屬懂得無條件服從,在行動上必須堅持接受任務。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這種威嚴,那就實在難以推動公司全局的工作。

齊威王當政以後,委政於卿大夫,九年之間,國勢衰微,鄰近諸侯紛紛來犯。齊威王下定決心,要徹底整頓國家政務。朝廷裏,經常有人講即墨大夫如何如何腐敗。齊威王便派人到即墨那裏去調查情況,發現物豐人喜,人民安居樂業,官府沒有積壓的公事,邊境也安寧無事。於是,再有人參奏即墨大夫,齊威王都是斷然回絕,且怒斥之。

同時,齊威王聽到的最多的好話都是頌揚阿城大夫的,說阿城大夫治理阿城如何井井有條。他打算把阿城大夫立為典型,作為群臣學習的榜樣,於是,派人去搜集他的優秀事跡,可是那人回來向他報告說:“阿城田野荒蕪,官府腐敗,民不聊生。”齊威王當即下令將阿城大夫斬首示眾。很多大臣都來為其求情,但齊威王對他們置之不理,堅決地將阿城大夫處死了。

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為阿城大夫求情,說好話的人都是因為接受了阿城大夫的重金賄賂,而那些說即墨大夫壞話的人則是因為即墨大夫不向他們送禮送錢。齊威王大怒,把那些巧言飾非的人們都給予了嚴厲的處罰。從此,齊國人都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人們再也不敢搬弄是非,混淆視聽了,齊國國力也日漸昌盛。

要說出“不”來是要付出代價的,但你要記住由此而帶來的收益要遠大於此。作為領導,你常常會遇到下屬對你說:“我們都知道老李不太符合當下一屆負責人的條件,但他確實為公司工作了大半輩子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況且大家都很支持他。”這種意見極有可能會讓你在關鍵問題上放棄了原則,使其他人用一種巧妙的方式,來促使你放棄原來的最佳選擇。

也許,你完全可以很容易地將所有的決定“順乎民心”,但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你在做出決定的時候,你並不是出於決策合理化的考慮,而是出於對自身利益或者其他員工的意願考慮。它會使那些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庸俗部分死灰複燃,在你的公司中腐蝕它健康的肌體。

“在決斷之際,企業的最高領導人是孤獨的。”畢竟人在高處,有時候就是需要你堅決地做出選擇,勇敢地對你的下屬說“不”。這不僅意味著你的尊嚴,還體現著公司的一貫原則與處事風格。每個人都會在這樣的原則約束下,使彼此的關係更加親密、健康,公司的積極向上的氣氛才會很好的營造起來。平庸與傑出,差別在細節

曾有一家電器公司的區域經理,擅長和經銷商喝酒拉關係,對各種營銷理論也耳熟能詳,可業績卻不是很好。在他心裏,始終覺得自己對負責的市場已經付出了無比的心血,也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名傑出的銷售人員,是公司的業務明星。他總認為是總公司的支持政策遲遲不能到位,才是他舉步維艱的罪魁禍首。

但事實的情況和他說的完全不一樣,他完全是在一個混沌的狀態下工作:每天業務員出門幹了什麼他根本不知道,工作中隻聽業務員的彙報而很少直接去了解市場,也有所謂的“工作彙報係統”,但是那上麵連最基本的訪問記錄都是空白的——原因是業務員覺得那都是多餘的,於是他也放棄了這項工作。

最有意思的是在當地最大的一家家電賣場,他們品牌的展台上居然有其他知名企業的產品。當別人指出他的這些錯誤時,他居然一副“雖然有點小錯但是也不需要大驚小怪”的樣子。

雖然這家企業不斷吹噓自己的營銷隊伍是“最優秀的,過硬的”,但一個不關注細節的企業必然是平庸的,後來該企業銷量的不斷下滑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平庸和傑出企業的最大的差距便是對“細節的關注”。以銷售隊伍而言,平庸企業的營銷人員在細節上都非常的“偷懶”,上司逼得不緊,也就得過且過,開了訂貨會,有了訂單,算是交差。而傑出企業的營銷人員絕對不會像上麵這家企業一樣,隻會泛泛而談,他們的營銷人員整天掛在嘴上的往往是一些很細節的問題,如分銷、陳列、銷售、收款等等。

在某跨國公司的杭州分公司,有一支很優秀的銷售隊伍,他們的團隊成員每天討論的是如何把商店的陳列達到最佳,競爭對手最近有什麼動態,如何去阻擊其他產品的競爭等等。當集團公司的市場和銷售總監來做市場檢查的時候,不是穿著西裝對銷售人員指手畫腳,而是和業務員一起動手理貨。

所以該公司的巧克力多年來一直穩居市場占有率第一位,這並非是因為跨國企業的背景或者是廣告做得好,其實這個品牌的大部分巧克力是在國內銷售的,在國外銷量極其有限。這家公司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它有著一群對每個銷售環節都摳得很細的銷售人員,他們對競爭對手的打擊是從消滅他們的每一個細胞開始的。以這家公司的訂貨會為例,他們拿到的業績是其他公司訂貨會的4到5倍!

是他們有什麼特別誘人的促銷方案嗎?是他們請大牌明星到會捧場嗎?

都沒有,唯一可圈可點的是他們對細節的關注和堅持。

為了這樣的訂貨會,他們一年前就在全國選擇了一個城市作為試點,全程拍攝了VCD,並且對這個試驗性會議做了很多仔細的研究,市場推廣部也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製定了厚厚的一本“訂貨會操作流程手冊”。在訂貨會之前,會議的組織者又一起去將要開會的城市進行觀摩,一起參與會場的布置,會議的安排,事先的預演。在開會前,他們又和經銷商開了好幾次準備會議,關於流程、會場布置、人員安排、客戶邀約、模特的選擇、時間安排、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式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討論。

會議開始前一天,他們按照計劃布置好了會場,又詳細地將所有人員的工作重新確認了一下,物料和會議資料重新進行了檢查,所有的會場設施和賓館服務人員的工作時間也做了確定。最後,又將第二天的程序完全預演了一遍。

就是這些完善的準備工作,就是這些對細節的關注,讓這家公司贏得了經銷商的心,贏得了整個巧克力市場。平庸企業和傑出企業的差距就在這些細節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往往是從平庸到傑出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