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樹立沉著穩健的領導形象(3 / 3)

每一個人都具有成為成功者的潛力。美國好萊塢最成功的領導人之一肯·克萊屋說得好:“明星是被塑造出來的,不是自然天生的。”無論是一位什麼樣的成功者,不管是演員、體育明星、大學者、大領導,還是美國總統,其實他們的成功者氣質,無不是來自於他們願意努力經營自己的自覺意願,以及讓自己達到成功者特殊地位的堅毅決心。

你需要像邁克爾·喬丹一樣要擁有飛空投籃的能力才能成為一個明星嗎?或是你穿一件子彈型胸罩,在MTV影帶中又唱又跳才能成為明星、一個成功者嗎?錯了,完全錯了!一如對領袖魅力、人格特質以及處事能力等等的不同描述,無論你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還是一位初中老師,或者僅僅是一家百貨公司的售貨員,“成功者氣質”正是讓你越過一些既定的標準而鶴立雞群的某種特質。想象一下你所參加的宴會中有某個人就像磁鐵一樣,不管他站在哪裏,身邊總是有一堆人圍繞著他。再想象一下商業會議中的某個人,不管他們的頭銜是什麼,總是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想想看一些人,不管他們在什麼場合出現,總是能讓大家放鬆心情,讓人渴望結交認識他們,並讓人自覺地信賴他們。這就是成功者的氣質——成功者的視覺標誌。

獲得成功者氣質,獲得這種成功者的視覺標誌,沒有省力的捷徑,沒有快速的電梯。要想擁有成功者氣質,你必須按部就班,在每一個階段都要學習必要的課程,才能更上一層樓。就像我們學習如何穿著打扮,以及如何處理壓力的情況一樣,成功者氣質也是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的。

作為領導者,首先,你必須通過某些特定的方法塑造一個成功的自我形象。開始,你必須消除一切畏懼和自我懷疑。隻要看穿其本質,畏懼是很容易戰勝的。如果仔細研究一下,你就會發現它們總是既愚蠢又無形的。除了你的思想在作怪外,幾乎什麼也不存在。害怕失敗可能是最常見的畏懼心理了。但是如果你拒絕接受失敗,失敗就很少會找到你。一旦這樣的自我懷疑從頭腦裏被完全趕走,你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幹好更重要的事情。

其次,為了加強成功的自我形象所必需的自信心,你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這樣,麵對一切情形,你都可以隨時掃除可能產生的任何障礙,從而擁有一個成功的自我形象。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並擁有成功的形象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你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那就可能自釀苦果。

如果你滿懷信心地走進一個人的辦公室,其結果就大不相同了!隻有那些準備不充分的人才會顯得疑慮重重、慌慌張張,而那些運籌帷幄的人會永遠信心十足。不僅他們自己相信這一點,他們周圍的每一個人也能感覺到他充滿信心,而且會對此做出積極的反應。“魅力無窮”“思路敏捷”“熱情洋溢”等常被用來稱讚這種有自信心的人。它們其實都是同一個意思:成功的自我形象。這種形象還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而那些從未有過成功的自我形象的人們會告訴你,他們從未有過好運氣,他們沒有適當的場合和時間來表現自己,總之,他們倒黴透了。他們找這樣的借口不足為奇,他們明白那些大明星們的天賦並不比他們強多少,但他們就是認識不到影響成功的無形因素——自我形象。

正如你所看到的,成功者氣質的發展是一份內外兼修的工作。屬於內在方麵的技巧會努力經營你的內在本質,進而由內而外鍛造你。它們會告訴你如何增加自己精神上和情緒上的能量,以便讓自我的力量更顯著提升。所有的成功者氣質,皆來自於自我內心本質的強烈向外散發。

等你的自我力量增強以後,你就會了解為什麼在一個水管工人身上也能找到真正的成功者氣質,就像你在一名總統身上找到的成功者氣質一樣。著名影星芭芭拉·史翠珊是這樣說的:“對我來說,所謂完美的世界,就是我們處在一個能夠互相欣賞彼此不同的地方。我們是平等的,但不是相同的。”

我們全都各具特色,我們每一個人都對這個世界具有價值和意義。一旦你接受了這個事實,你所要做的就是相信你自己——這種信心會讓你覺得你和任何人都一樣平等,不管比較的對象是電影明星、有名的政治家、商界巨賈,還是皇室的王子與公主,你再也不會被“明星級的震撼”給嚇倒,因為你將具有的“明星氣質”“成功者氣質”不遜於任何一個人。

在關於“成功者氣質”的術語裏,我們的解釋是:內在與外在是合二為一的。當你的內在的質與外在的氣表現出來且並駕齊驅的時候,你的成功者氣質就顯露出來了。

你信任自己,你聆聽感覺的聲音,因為你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很舒服、很自在,所以你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換發出明星般的風采。這就是一個成功領導者的視覺標誌。給自己增添一點幽默感

每天睜開眼睛,總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開車上班,路上車子拋錨了;到了辦公室,被主管責怪;昨天的企劃方案做得不夠好,而隔壁的小王卻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下班回家,路過商店順便買些東西,到家之後才發現是過期的,你生氣地回去找店家講理,對方的態度卻十分惡劣…一

仔細想想,我們每天生活在這種複雜而紛亂的環境裏,好像很難維持一種好心情,很難快樂起來,但是,你甘心這樣逆來順受地過日子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改善呢?有,這就是培養你的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技巧,幽默能產生一股力量,以對抗周圍不如意的境況。幽默能使人放鬆心情,減輕壓力。除此之外,凡是具有幽默感的人,通常在生活滿意度、生產效率、創造力以及工作士氣等方麵都勝過那些沒有幽默感的人。

美國的一些企業就曾經做過實驗,證明幽默確實能夠改善生產力,提升士氣,並有助於團隊合作。某些企業甚至讓員工接受幽默訓練,想盡辦法增加員工的幽默感。在科羅拉多州的迪吉多公司,參加過幽默訓練的20位中級主管,在9個月內生產量增加15%,病假次數減少了一半。

中國近代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就曾經說過:“幽默”對一個民族來說,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條件。他認為,德國的威廉皇帝就是因為缺乏幽默的能力,才喪失了一個帝國。在公共場所中,威廉二世總是高翹著胡子,好像永遠在跟誰生氣似的,令人畏懼。有些偉大的領袖或者政治家,如富蘭克林、林肯、羅斯福、丘吉爾等就非常具有幽默感,並且普遍受人愛戴。

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偉大領袖或者政治家,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不能像這些偉人一樣擁有幽默感。至少在你的生活的周圍,你可以因為幽默感而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使別人樂於和你接觸,樂於與你共事。你可以把幽默當成禮物,到處送人,並且絕對不會遭到拒絕。

增加幽默感,有沒有什麼秘訣呢?有,而且非常簡單——隻要隨時懷著好玩、有趣的心情看待每一件事。電梯壞了,就開始爬樓運動;碰上塞車,就趁機欣賞路旁風景;隔壁的鄰居老是想看你的“笑話”,你就真的好好說個笑話給他聽,用這種趣味和遊戲的幽默方式替你自己打氣,你就會豁然發現,每天出門都是那麼神清氣爽。具體說來,下麵幾個方麵值得你注意:

用幽默反擊命運——什麼才叫做有幽默感?這個標準實在很難把握,因為每個人對事情的感受不同,有人碰到某些狀況會認為好笑,因為他有過相同的經驗,但另一些人可能就會覺得無聊。

大多數人的生活是很苦悶的,而“幽默感”則是對於悲慘命運唯一的反擊。我們每天隻要一出門就會看到一大堆令我們不愉快的事,何不利用幽默感來放鬆自己?有一句話說:“幽默感就像男人的前列腺一樣重要。”因為,它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也是人非常寶貴的財富。

聽說國外有一種“幽默感訓練”,這個主意不錯,但是一個人的幽默感不一定完全可以訓練出來,頂多隻是觀念的啟發,恐怕無法傳授技巧。因為幽默“感”本來強調的就是一種“感覺”,這是很個人主觀的東西,必須靠自己去修行。不過,如果你自認為沒有什麼幽默感,也不必沮喪,隻需記住一個原則:曆史上所有的最荒謬的事,隻有人類做得出來。你隻要經常到人多的地方,保證隨時都可以看到笑料。一旦你覺得好笑,就大聲地笑出來吧。

機智是幽默的源頭——有人批評中國人沒有幽默感。其實曆代中國人都很懂得幽默,尤其是一些君主,常常有一些詼諧睿智的言論,但是由於中國人受太多傳統禮教的束縛,凡是“裝瘋賣傻”就會被視為不夠莊重、不夠威嚴,所以,得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綜觀古今中外,越是民主的國家,元首就越有幽默感。如美國總統常常成為電視節目主持人公開挖苦的對象,他卻絲毫不以為意;英國首相丘吉爾也非常有幽默感,有一次,他到國會發表演講,一名女性議員對他的演講內容極不滿意,站起身說道:“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想辦法把你毒死。”丘吉爾的回答則更絕:“如果你是我太太,不必等到你下手,我會先把自己毒死。”

對中國人來說,“幽默(humor)”這個詞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中國人向來使用的形容詞則是“詼諧”“滑稽”等等。所有的幽默都來自“機智”,這和“搞笑”不同,好笑的事情不見得就是幽默,幽默可以反複咀嚼,值得一看再看,一想再想。好的幽默題材更令人拍案叫絕,出乎意料,甚至讓人笑出眼淚,因為它觸碰到人的內心底層,你覺得它說的根本就是自己。

幽默與天生的性格有關,但也可以培養。有一句話:“能每天對著鏡子微笑的人,就會有幽默感。”幽默感應該是日常生活的累積,多看有趣的書,多聽有趣的事,多接近有趣的人。你可以利用散步和搭乘公車的時候觀察他人的表情,有著急的、有憂愁的、有無奈的、有若有所思的、也有麵無表情的。同時你也可以猜猜他們可能發生了什麼事,自己忍不住就會笑起來!

幽默必須言之有物,不能光耍嘴皮子。刻薄的人總是拿著劍去刺傷別人,卻不檢討自己,這種人十分惹人厭惡。幽默的人,給別人的感覺是溫暖、仁慈、敦厚,說出來的話能讓人哭、讓人笑、讓人反省、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幽默應該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好像小孩子玩遊戲,雖然表麵上看起來輕鬆愉快,但是他們的態度卻很認真。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如果你想增添自己的魅力,如果你想讓自己變得輕鬆快樂,那就學一點幽默術,做一個幽默的人吧!使每個細節都完美

領導在與他人交往時,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如何,關係到以後是否能夠融洽相處。

然而,盡管人們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但卻未必知道如何才能夠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我們認為,領導隻要能夠做到以下幾個方麵,就能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1.自我介紹時,你最好在結束時強調一下自己的名字

雖然同樣是自我介紹,但介紹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的。

自我介紹是表現自我魅力,讓他人對你產生美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一步。它的目的是,不僅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訴對方,而且還要讓對方記住這個名字。

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對方將會根據你在自我介紹時給他留下的印象來對你進行價值判斷。

自我介紹時,應當充分注意的事項之一,就是要有意識地、清楚地報上自己的姓名。

有些人在介紹自己的姓名時,隻是含糊不清地嘟噥兩聲,也許,這可以算是最糟糕的自我介紹了。它所帶來的壞處至少有兩點:第一,對方根本就聽不清你的介紹,要記住你的名字更無從談起;第二,這樣做,無異於故意將自己的消極、木訥顯示給大家。

因此,請千萬記住:自我介紹時,要放慢音速,吐字清楚,發音準確。

在介紹開始時,不僅要講清楚你的名字,還要順帶介紹些你的興趣和關於你的其他一些情況。

但是,在介紹結束時,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再說一遍。

這樣做的好處是:其一,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至少報了兩次自己的姓名,就會讓同事們很容易地記住你的名字;其二,你這種希望對方記住自己名字的做法,會給對方留下態度積極的深刻印象。

2.把你的名字寫得大大的,可以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初進單位的時候,很可能會經常遇到需要寫出自己名字的場合。此時,你就應當盡量把自己的名字寫大些。

不知你是否了解這樣一個事實:政治家的名片是與眾不同的,那上麵一般隻赫然印著其大名,而住址、電話及其他瑣碎的細節則全然沒有。不過,這種做法還是值得去仿效的。因為如果你把自己的名字寫得很醒目、突出,那麼就會加深別人對你的印象。因此,很多人在簽名時,特別是在信件、報告之類的東西上簽名時,都會把名字寫得大大的。

有位當小學教師的朋友曾經說過:考試時,盡管有的孩子試題答得不好,可還是挺自信地把自己的名字寫得大大的。他認為這是一種富有積極進取精神的表現,並認為將來這個孩子一定有出息。

其實,這也是人們普遍的看法。

3.有力的握手,可讓人明確地意識到你的熱情

握手,不僅是一種實際上的禮節,而且是向他人表示熱情態度的方法之一。

在西方,每逢參加競選時,那些政治家們往往一天之內要同數百個支持者握手。有人細心地發現,那些政治家的手在勞累了一天之後變得十分蒼白無力。可見,他們在與人握手時是用了很大的力氣的。

心理學家認為,握手時,如果一方用勁很大,那麼,由於條件反射,另一方也會相應地加大力量。而且,緊握的雙手標誌著兩顆心的距離也大大接近了。這樣,兩個人的情感就會以握手為紐帶緊密連接起來了。

另外,握手的強度還不同程度地象征著對人的熱情、意欲以及看法究竟是好是壞等多個方麵。

因此,強有力的握手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政治家們之所以增大握手的力量,就是基於這種考慮。

如果在初次見麵時,你能夠強有力地握住對方的手,不僅能給對方的心靈以較為強烈的衝擊,而且還能表示出你對他的熱情。

當然,握手的力量也不能太大,尤其是當你麵對一位女同事時,就更不能過於強有力地握住她的手。否則的話,會被對方認為是粗俗和無禮了。

4.與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人握手時,應當先靠近他再伸出你的手,這樣可以顯示出你的氣魄

在任何一家企業、公司或政府機構裏,都會有一個或幾個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人存在。他們常常輕視別人,每天顯出一副惟我獨尊的樣子。

對於熟悉的同事,他們尚且如此,那麼當他得知你是位剛來的陌生同事時,更會對你不屑一顧。

這種人的確讓人生厭。但是,你又不能首先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來對待他。這樣會使別人產生不好的看法,認為你是一個心胸較狹窄的人。

其實,這種人也是很好對付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最初見麵或相處的時候,通過握手給他來個“下馬威”,讓他充分感覺到你的力量與氣魄。

有一位身材較為矮小的外交官,當他每次與別人會晤時,為了免受對方輕視,就運用這樣一種方法:他首先大大方方地走到對方的眼皮底下,然後才伸出手來與他相握。這樣,對方會產生他衝破了自己的“自我保護防線”的感覺,從而感覺到他的氣魄。

這一“絕技”,你不妨拿來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