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領導要有人情味(2 / 3)

正因為在許多具體場合起作用的主要是情感,所以情感對領導者做好工作就十分重要。如果領導者能自覺地運用情感,那麼,其自身就自然會湧動起感情的力量,並用它去動員、感染、影響周圍的人們,從而形成巨大的推動力。

尼克鬆1952年被共和黨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競選期間,突然傳出一個謠言,《紐約郵報》登出特大新聞:“秘密的尼克鬆基金!”開頭一段說,今天揭露出有一個專為尼克鬆謀經濟利益的“百萬富翁俱樂部”,他們提供的“秘密基金”使尼克鬆過著和他的薪金很不相稱的豪華生活。尼克鬆對此本不想理睬,然而,候選人的“清白”問題是個敏感的“公共事務”,它是不會輕易被人忘掉的,加上對手的有意利用,謠言越傳越凶。民主黨人舉著大標語:“給尼克鬆夫婦冰冷的現錢!”在波特蘭,示威者全力出動,聚在一起向尼克鬆扔小錢,扔得那樣凶,逼得他在車上低下頭……不認真對待不行了,尼克鬆決定發表電視演說,他在電視演說中敘述了那筆經費的來源和使用情況,還宣讀了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的獨立證詞,解釋基金是完全合法的。

尼克鬆非常明白,不利輿論已經沸沸揚揚,單靠說明“這件事”的真相是遠遠不夠的。他要公布他的全部財務狀況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從青年時期開始,說到現在“我所掙的,我所用的,我所擁有的一點一滴”。他說:“我現在擁有:一輛用了兩年的汽車;兩所房子的產權;4000元人壽保險;一張當兵保險單。沒有股票,沒有公債。我還欠著住房的3萬元債務,銀行的4500元欠款,人壽保險欠款500元,欠父母3500元。”

“好啦,差不多就是這麼多了。”尼克鬆說,“這是我們所有的一切,也是我們所欠的一切。這不算太多。但帕特(尼克鬆夫人)和我很滿意,因為我們所掙來的每一角錢,都是我們自己正當掙來的。”當時,他無疑已把廣大聽眾爭取過來了。

那些堅決反對尼克鬆的喧囂者當然不會被一次電視演說打動,他們繼續造謠。報紙上又登出新聞,說尼克鬆向一個工程公司“借過”錢;又一條頭版消息說,尼克鬆去過一個賭場!還有一些其他說法……但沒有人聽了,這些謠言自生自滅了。不過,尼克鬆是位做事很認真的人,他不願意僅僅到洗刷自己就止步,他要讓沉默的多數人不聽、不信謠言,還要借此機會去與公眾作感情溝通,希望沉默的多數人開口說話。

演說的場所是尼克鬆的書房,出場人物是尼克鬆和夫人帕特、兩個女兒及一條有黑白兩色斑點的小花狗,大家相擁而坐,表現出一個充滿溫暖的中上等幸福家庭。對觀眾說話時,尼克鬆也不時看著妻、女和愛犬,“還有一件事情,或許也應該告訴你們,因為如果我不說出來,他們也要說我一些閑話。在提名(為候選人)之後,我們確實拿到一件禮物。得克薩斯州有一個人在無線電中聽到帕特提到我們兩個孩子很喜歡要一隻小狗,不管你們信不信,就在我們這次出發做競選旅行的前一天,從巴爾的摩市的聯邦車站送來一個通知說,他們那兒有一件包裹給我們,我們就前去領取。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這是一隻西班牙長耳小狗,用柳條簍裝著,是他們從得克薩斯州一直運來的——帶有黑、白兩色斑點。我們6歲的小女兒特麗西婭給它起名叫‘切克爾斯’。你們知道,這些小孩像所有的小孩一樣,喜歡那隻小狗。現在我隻要說這一點,不管他們說些什麼,我們就是要把它留下來!”

美國人愛狗是有名的,尼克鬆得到的唯一禮物就是一隻小狗,何況那是送給6歲女兒的,為了孩子,這是他唯一要“保衛”的東西。還有比這更富於人情味的嗎?還有比這更與普通選民情感相通的嗎?何況,那隻可愛的小花狗正依偎在6歲女兒的懷裏呢….

說變就變!支持的電報和信件雪片般飛來,尼克鬆出色地利用輿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抬高了自己的身價,化解了危機,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情感是人的意識的自然表露,雖然人的情感不會像語言、文字那樣能直接地表達,但人的一切行為無不帶有感情的色彩,帶有感情的特征。

作為企業的領導,要實現自己的意圖,必須與屬下取得溝通,而人情味就是溝通的一道橋梁。它可以有助於上下雙方找到共同點,並在心理上強化這種共同認識,從而消除隔膜,縮小距離。

有許多身居高位的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的名字,在電梯上或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會令下屬受寵若驚。

上司要贏得下屬的心悅誠服,一定要動之以情。

所謂以情動人,則不外乎親切的話語及優厚的待遇,尤其是話語。要記得下屬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時,如果親切地呼喚出下屬的名字再加上一個微笑,這名下屬當天的工作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他會感到,上司是記得我的,我得好好幹!

對待下屬,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體會他們的憂慮,他們的起居飲食都要考慮周全。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為人類所獨具,在人類的生活中起著巨大的作用。人的任何認識和行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動下完成的。積極的情感可以煥發出驚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難,消極的情感則會大大妨礙工作的進行。

情感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是人的行為最直接的一種激勵因素。上下級之間感情融洽,是一種比什麼都重要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大大地推動工作的進展。不要錯過聯絡感情的機會

在現在的文明社會裏,管理者跨出了單位的大門之後,就要做大家的熱心夥伴,無私的盟友。拒絕,會降低威信。

“高科長,今天我們科裏的同事約好一起去市工人文化宮舞廳,慶賀小餘夜大畢業,請您一起參加好嗎?”科員小王笑容可掬地對高科長說。

“哎呀,我可不會跳舞,免了吧。”高科長也笑容可掬地說。

類似的邀請發生了幾次,他都拒絕了。後來高科長再沒接到過諸如此類的邀請。本來,他也沒放在心上。他還以為下屬的科員們沒再搞過類似的活動呢。但有一天,當他來到一家酒樓喝外甥的喜酒時,意外地發現,下屬的科員正團團圓圓坐成一桌,又吃又喝,又說又笑。當發現了鄰桌的高科長時,彼此的神情都非常尷尬。

高科長這才想起,科員們這些日子來同自己一直是疏遠的。有時,他明明聽到辦公室裏人聲鼎沸,正在熱烈地討論什麼事情,但隻要他一跨進去,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即使上班時間未到,每個人也都正襟危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不苟言笑。他有時也想說些親切的話,把氣氛搞得輕鬆點,但回答他的總是一張張訕訕的笑臉。高科長不明白,問題就出在他總是拒絕參加下屬的那些活動上。

首先,他沒有表示應該去和很想去。其次,也沒有提出充分的理由,說明他為何不能去。他隻說不會跳舞,這顯然是個借口。要知道,下屬讓你參加一次“活動”,並不一定要你跳舞,更沒有要求你會跳舞。“不會跳”,可以不跳,或者學著跳,卻不應成為“不去”的理由。所以,下屬們便以為你在擺架子,認為你在強調自己的地位和他們不一樣,不屑與他們同樂。自然,他們也就不會再有和你親近的感覺和願望了。你雖是他們的上級,但他們都對你敬而遠之。

事實上,高科長那個部門的科員後來曾不止一次地搞過活動,但都是瞞著高科長的——也免得他又要找借口。說不定他拒絕參加還意味著壓根兒反對這種活動哩。讓他知道了,倒又不能不邀請他。這就是高科長與他的下屬疏遠的由來。

參加下屬的活動是接近和了解他們的絕好機會,也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在酒席上、舞廳裏,你可以聽到許多平時絕對聽不到的話;下一盤棋,跑一次接力,與下屬聯絡感情的作用也可能遠勝於一次談話或家訪。一個與下屬在感情上有隔膜的、對下屬情況又不甚了解的領導,無論如何是不會真正有威信的。至多,也是有威無信罷了。

當然,也不是說,凡下屬的活動一定要參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不去,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能去。如上所述,你必須把理由向下屬說明,並明確表示自己應該去也很想去,隻是迫不得已罷了。另一種是不該去。那就是活動本身內容不夠健康。比如說賭博,那時不僅自己不去,還要勸阻下屬不搞這種活動。

還有一點也須注意,就是參加下屬的活動,必須自掏腰包,以表示自己是普通一員。活動中也要放棄指揮的習慣,讓下屬充分發揮。有時候,裝裝“小三子”,會大有好處。

據說某位專職訓練馬拉鬆選手的教練為了照顧選手,不惜將自己每個月的津貼拿出來貼補選手們的花費,不僅如此,對於隊員食量驚人的夥食費,也由他自己掏腰包供應。除此之外,他還將自營的工藝店的大部分收入及演講費等,投資在選手身上。

就此情形看來,與其說他們是師徒關係,不如說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為了同一目標而努力的夥伴。在這些選手的心目中,教練不但是他們的夥伴,也是盟友。就這個例子而言,這位教練在田徑場上及人情世故、精神生活各方麵,都堪為隊員們的老師。

當然,若要每一位上司都像這位教練一樣照顧下屬,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站在教導者的立場,偶爾也應把自己當做下屬的“傭人”,在某方麵有所犧牲,才可達到教導的效果。何況,自己乃是在為公司培養人才,除了自己應辛苦一些,還必將付出代價。

要知道,時下的年輕人,對於金錢都極為敏感。當上司請吃飯時,他們必定在一旁觀察,看看上司是否站在收款台前等著開發票報銷。通常,如果上司掏了腰包,他們往往會心存感激,認為上司特別安排了這頓飯,自己也應好好地工作。花錢不多,買得了人情,又聯絡了感情,可謂一舉兩得。如何提升影響力

如果說傳統意義的領導者主要依靠權力,那麼現代意義的領導者則更多的是靠其內在的影響力。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不是指其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擁有一大批追隨者和擁護者,並且使組織群體取得了良好績效。領導者的影響力日漸成為衡量成功領導者的重要標誌。

1.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下屬通常不是聽領導者說什麼而是看領導做什麼。如果組織裏的其他人沒有看到領導者全力以赴,他們也不會努力工作。深謀遠慮的領導者不流於空談,一旦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就會專心追求,不受幹擾,行動果斷。因為行動是對付惰性的良方,行動不一定帶來快樂,但不行動肯定沒有快樂。就主觀而言,領導者是否願意更大範圍地影響他人,是否希望更多的人追隨自己的行動,反映在行為上,熱情地推銷自己的主張,極力說服他人,喜歡擁有追隨者和支持者;作為內驅力,是建立在自信心基礎上的對領導者責任、權力和成就的追求,並且主動提高領導者水平和領導藝術,提高組織效率,達到更高的領導效果,從而獲得更廣泛的影響力。

2.厚重的行業背景或從業經驗

擁有良好的行業背景和優秀的從業經驗,會對影響力產生正麵影響。擁有廣泛的行業知識,便於領導者準確把握本行業的市場、競爭、產品、技術狀況,對於領導目標決策及其各方麵管理的信服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行業經驗還可使一個領導者擁有良好的組織內和行業內的人際關係和聲望,從而提升影響力。

3.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正直、公正、信念、恒心、毅力、進取精神等優秀的人格品質,無疑會提升領導者的影響力和個人魅力,從而擴大其追隨者的隊伍。“物以類聚”,領導者的個人價值觀會吸引具有同類價值取向的人凝聚於組織,增加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領導者的人格和價值觀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組織成員,成為組織默認的行為標準。具備優秀價值觀和人格的領導者,使組織成員對其產生敬佩、認同和服從等心態,其影響力無疑會提高。

4.良好的溝通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影響力的橋梁和翅膀,在準確傳達領導者意見、要求、決策的同時,也廣泛傳播了領導者的影響力。溝通,使領導者能夠更加準確地了解信息,預防盲目的形式主義;溝通,還使領導者的行為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圍和渠道,促進領導者決策的實施。二者在增加領導者有效性的同時,也提升了領導者的影響力。

不僅如此,恰當的溝通本身就是影響力的一個很好體現。領導者在與組織成員平等交流、協商,顯示合作意願,共同開創前景的同時,增強了組織成員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從而進一步增強領導者的持續影響力。

5.散播積極的因子

一個良好的組織最好的特征,是員工在努力工作時得到樂趣。如果領導者認為其跟隨者太消極,那麼最好先檢查自己。熱忱是會傳染的,在一個積極熱情的人麵前,人們很難保持冷漠的態度。當領導者的樂觀、希望、信心向外散發到整個組織時,其影響力便不斷地上升。

6.不要傷害下屬的自尊心

領導者要信任那些值得信任的下屬,並且要時時地表現出這種信任感來。如果一個人認真地完成受托的事情,不要用過多的提醒和指示使他難為情。請讓他有機會安安靜靜地不受幹擾地工作,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自尊得到了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