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領導要有人情味(3 / 3)

對於幹得好的下屬,更不要舍不得致謝。那些認為催促可以起推動作用,表揚會使人頭腦發昏並導致自我安慰和驕傲自滿的領導者是大錯特錯了。領導者的好話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刺激人們工作盡力和勤奮的最有效因素,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

但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就是你一定要非常熱忱。

假如今天出門時遇到樓上的人,你就主動向他打招呼,非常熱情,剛開始他可能會非常納悶,很不習慣。第二天,你又同樣向他打招呼。等到第三天的時候,他會主動和你打招呼。總之,如果你有足夠的熱情,那麼你周圍的人就會深受你的感染。熱忱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情緒,經常會被一些人表現在眼睛裏,甚至在行動上。對事物保持熱忱的人,做事的品質總會比別人好,行動力也比別人強。當你對別人感興趣時,別人才會對你感興趣。

所以,不論做任何事情千萬不要失去你的熱忱,不論跟誰在一起,都要做一個最主動、最熱忱的人,這樣自然而然地你就會成為最優秀的領導者。注意審視自己的言行

在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有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話:“麵對命運的順逆,你同樣心存感激……世上若有人能逃脫激情的桎梏,我便衷心地敬佩他,就像我敬佩你一樣……”

與激情告別,就是懷有一種謹慎、均衡而智慧的生活態度。其中的均衡是指一種度,而不是指情感的過分壓抑,要知道任何一種情感反應都有其自身的意義與價值。人生如果沒有激情,將成為荒原,失去生命本身的豐富價值。然而,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重要的是,情感要適度,適時適所。情感太平淡,生命將枯燥無味,太極端,又會成為一種病態。因此,最關鍵之處就在於事業與家庭要達到一種均衡。

一個有原則的管理者深知均衡原則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他們堅持著這樣的人生信條:遠離極端,與激情告別。一方麵敢於承擔工作責任,另一方麵時時盡守著家庭義務。

1.理性生活

能讓自己保持理性生活的人,他們絕不是什麼極端分子,不要求“非贏即輸”;不堅持二分法,硬將事情區分成好或壞、是或不是。他們以連續、先後順序和逐層分析方式來思考問題。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分辨、觀察情況之異同。

2.多和家人在一起

結了婚的人,雙方都有責任承擔起家務活兒,即使男人是剛完成一天的緊張工作,很疲憊地回到家裏,而無法再做些家務,也應該花上點兒時間聽取女人的訴說,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她。

領導者回到家裏便不再是領導者,他的角色變為了妻子的丈夫或孩子的父親。與家人共同度過的不單單是餐桌或床上的時間,還應該陪家人出去走走,多給予生活上的關心和愛護,比如到超市購物,去公園遊玩等。否則,婚姻將變得毫無意義,最終導致雙方的不合。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在陪家人一起遊玩的過程中,自己也可以學到很多新東西。

3.別把工作帶回家

一個人在事業上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得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有時候因為任務繁重,而不得不加夜班或者把工作帶回家裏,這很容易引來妻子的不滿。如果長此以往,妻子就會認為這是男人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所以,在8小時之外的時間裏,要盡可能地不去做工作,也不向妻子談及工作上的事情,盡量多做些生活上的交流。

4.架起理解的橋梁

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妻子理解並讚成丈夫的目標和計劃,她會作為一名合作者心甘情願並關懷備至地幫助他取得成功。她將會樂意做出某種犧牲。但這意味著丈夫和妻子必須進行相互溝通。他們必須得談論自己的婚姻,以及婚姻與他的工作的關係。如果她在這方麵是無知的,他必須把工作的實際情況向她詳細解釋——為什麼他必須與客戶發展某種友誼,為什麼他必須得穿得講究一些,為什麼有時候他必須把工作帶回家裏,為什麼他必須花更多的錢用在發展事業上。一旦她理解了他所做的事情與他所追求的目標之間的因果關係,她將會配合得更好。要在思想隔閡的鴻溝上架起橋梁,唯一的辦法隻能是雙方相互理解。

5.主動去關心下屬

及時而真誠地表揚下屬的優點,善意而得體地批評下屬的缺點。應真誠關心下屬的進步,熱心指導下屬的工作。對下屬有高度的責任感,勇於承擔起比較艱巨的工作任務,對於工作經驗不足和業務能力不強的下屬,應無私地傳授經驗,使下屬增強工作能力,提高業務水平,以便在日後能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領導應該主動、熱情、及時、無私地幫助下屬解決生活中的急難之事,使下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對成績顯著、貢獻突出,並為領導所倚重的下屬,如果他們偶然提出某些偏高的要求,領導應將其表現作為一個重要參數加以考慮,不能為保持平衡,在待遇上與其他下屬一致對待。否則,出色的下屬也可能因為心有所憾而自行“褪色”。

如果對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下屬能夠給予比較好的關照,則這種做法本身也就具有較強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有利於激發其他下屬發奮努力、爭做貢獻,以便加重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分量。

6.重視反躬自責

領導對下屬隻有督促而無關心,這是下屬的遺憾;下屬對領導隻有禮貌而無敬重,這是領導的悲哀。作為一名領導,不要老是計較下屬是不是尊重自己,而是要時時刻刻地反躬自責,想想自己的所言所行是不是值得下屬敬重。如果領導能經常注意自責自糾,審視自己的言行,就有望得到眾人的擁戴,就能夠在下屬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良好形象。多一份體貼,多一份回報

領導在與人交往時,要多為別人想一些,多為將來想一些,盡量克服一時的不良情緒。也許你幫了別人一個很小的忙,你對別人多了一分體貼,但是體貼和關懷總是“潤物細無聲”,別人會因此而記住了你,對你產生好感和感激,在你困難的時候,他們就會“湧泉相報”。以下幾方麵,你在平常生活中就應提醒自己做到。

1.真心培養對人的興趣

你不可能隻為了搞好人際關係,就和別人稱兄道弟,但你可能永遠不知道這份友誼也許會為你開啟一扇新門。

2.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們

施恩不圖報,不要因為要人感恩才去幫忙,要想到他們正在穀底需要援手。這個道理,也許再也沒有比由詹姆斯·斯圖爾德與唐納·裏德導演的經典名片《生活真美妙》中的例子更令人回味、更感動人了。斯圖爾德飾演的角色,因事業失敗,想要自殺,因為人死後所獲得的保險費還可以解救家人。最後他被過去在鎮上他幫過的上百個人挽救了。因為他太太打了一個電話說“喬治需要幫忙”,他們就來了,帶著小額捐款,群集到他家。

3.隨時表現出你是個大方、積極樂觀的人

當你站在緊閉的門前,你或許會發現,在你順利時遇到的人,可能和失意時遇到的是同樣一批人。那些在你順利時受你幫助的人,也會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出來幫你。

相反,如果你以消極、使人憤怒或被動的態度拒人於外,你就不能奢望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會伸出援手,或為你引薦那些能幫你改善事業狀況的人。你的做法和態度,正如你的能力一樣,對你的良好表現非常重要。

4.恩惠不論大小,都要表示感謝

對那些幫助你或試圖想幫你的人,不僅立即要說謝謝,更要保持聯絡,讓他們知道由於他們的引導或觀念而促使你進步的情況。知道自己施恩於人是件令人高興的事——要以滿足感來回報那些幫助你的人。

5.不要以一句壞話或一頓吵鬧來結束關係

以尖酸刻薄的話語將關係告終,不僅製造緊張的氣氛,而且於事無補。況且,誰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再跟同一個人打交道呢?在商業上尤其如此。炒你魷魚的那個人也許是迫不得已。如把憤怒發泄在這個人身上,隻是徒增大家對彼此的憎惡感。運用你的判斷,而非任性情緒,決定何時何地該發脾氣。

6.與活潑樂觀的人合作

苦難也許是人生一個可愛的夥伴,但並不是推動你向前的靈感動力。滿腹牢騷經常是一種障礙,某些人所傳達的宿命感與失望也同樣如此,離這種人遠一點,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很消極。樂觀的態度永遠都是有益的,尤其是當你的目標已經非常確定的時候。你也許不覺得樂觀,但如果試著表現出樂觀的樣子,你將會萬分詫異,你的惡劣情緒很快就會被趕走了。

7.同與你事業有關的人周旋

要讓別人認識你。如果你是個大汽車製造商,突然間別人對你汽車的評價降低,影響到你汽車的銷量,你也許得立即增加幾百萬廣告預算,宣傳你的汽車有多好多好。當然,如果是你個人,是不可能負擔得起這樣的費用的。但當你事業的一扇門即將關上,最聰明的做法是走出去,周旋在同行之間,讓他們知道你站得很穩,隨時可以勝任工作。寫信給適當的人,打電話給任何可以讓你服務的人。不要龜縮在封閉的硬殼中,相反,要比以前更開放,更為人所見。不要羞於與同行為伍,因為說不定哪一天你會被公司解聘,或遭降級。

8.平常疏於聯係時,不要意外地向別人提出要求

打電話給他們時,要準備邀請他們共進午餐,了解他們的生活近況。在某些特別的事情上麵,提供你的援助,以報答他們花費的時間與恩惠,同時也準備一些特別的想法。介紹一些你認識的人或提點建議,以使他們的處境變得更好。試著找找彼此可以互惠的門路。要充滿興趣地看待下屬

商務領域的人事關係,首先體現在企業管理者與下屬之間。要形成上下和諧、彼此融洽、相互合作的企業人事氛圍,管理者必須從自己做起,對下屬投入真誠的熱情。作為領導,除了了解他們的興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從他們身上找到令你產生興趣的地方。這對你溝通與下屬的關係,共同完成你們的目標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不主動關注下屬,他們的情緒就會受到抑製,工作的目標範圍也就相當狹窄,所做的工作與公司希望他們該做的兩者之間的差別會越來越大。如果你不主動對他們感興趣,他們的工作成績會大大降低並會認為你並不承認他們的價值,不認可他們所做的一切。

相反,有些下屬認為如果你過多地對其工作充滿興趣,是一種幹涉,他們希望單獨呆在一邊工作。當然這種人還是少見的,大多數人歡迎你對他們充滿興趣,甚至以此為榮。一個好的領導應該能夠根據下屬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來判斷他們的興趣範圍。如果僅僅是在下屬中走動一下,檢查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或裝出對他們有興趣的樣子,這種行為是帶有欺騙性的。一旦下屬發現了這一點的話,便會認為你根本不相信他們,或者對他們的能力缺乏信心。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真正對每個下屬的工作充滿興趣,在他們需要幫助之時伸出援助之手。

就像眾所周知的“劉備三請諸葛亮”一樣,誠心誠意地去請,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智之所在,這樣才可以使人為自己服務,事事在先的工作態度,也會換來下屬無比的工作熱情,同時也換來了下屬的忠誠。

對下屬充滿興趣,你們就可以創造一種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氣氛。你可以幫助他們,他們也可以幫助你。與下屬在一起的時候,對他們所做的事情真心真意地充滿興趣,與他們談論所碰到的各種問題,找出他們對工作最有興趣的東西以及他們個人的喜好。你也可以通過下屬的平常表現發現其中某些興趣特點,如他們在辦公室或工廠的各種工作關係,他們與誰談話,與誰一起共進午餐等等。你還可以了解他們對別的部門的工作情況有何看法,盡力發現下屬感到哪些東西約束了他們,你如何幫助他們等。作為領導,你也應該同時關心下屬的個人生活與事業,弄清他們是否碰到什麼問題,如他們的工作條件,所使用的工作設備或與其他部門的關係,了解他們的目標和將來有何打算等。

對下屬充滿興趣,你會從他們那裏學到很多東西,掌握很多信息。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你就能夠處於一種有利之勢,以做出一些合理的決定。同時,激發下屬的工作興趣,這也是你要做的一個重要工作。你可以向他們介紹整個公司或其他部門的情況,鼓勵他們認識公司中更多的人,而不僅僅限於本部門。你還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如鼓勵下屬直接與顧客或供應商見麵。旅遊,也是提高下屬工作興趣的一個辦法。你可以讓下屬感到他們所做的一切對集體而言都是具有獨特的貢獻的,這樣一來,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興趣和動力。對大多數人來講,如果他們的工作能被領導認可,那他們會將事情做得更好。

因此,作為領導,你應該經常走出辦公室,深入到下屬之中,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真正充滿興趣,這樣,你也會發現自己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