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3)

一個人隻有不斷超越自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而超越的最高境界是創新。同時創新就意味著冒險,所謂富貴險中求。想別人所通常想不到的,做別人所不敢做的,敢為天下先。以創新求超越,發揚或者加強自己的優勢,不斷地擺脫心靈的羈絆,你就不會湮沒在他人的光輝裏。

能不能做事關鍵在創新

做出一番大事業並不容易,但卻不是不可能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這種能力,其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敢去創新,你是否具有一種創新精神。

現實社會中,因創新而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簡直不勝枚舉。

法國美容品製造師伊夫?洛列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

伊夫?洛列從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擁有960家分號,他的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布。

伊夫?洛列生意興旺,財源茂盛,摘取了美容品和護膚品的桂冠。他的企業是唯一使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勞雷阿爾”惶惶不可終日的競爭對手。

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無聲息地取得的,在發展階段幾乎未曾引起競爭者的警覺。

這有賴於他的創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邁女醫師那裏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這個秘方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根據這個藥方,研製出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門挨戶地去推銷這種產品。

有一天,洛列靈機一動,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商品廣告呢?如果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說不定會有效地促銷產品。

這一大膽嚐試讓洛列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當他的朋友還在為巨額廣告投資惴惴不安時,他的產品卻開始在巴黎暢銷起來,原以為會泥牛入海的廣告費用與其獲得利潤相比,顯得輕如鴻毛。

當時,人們認為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品毫無前途,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方麵投入資金,而洛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

1960年,洛列開始小批量地生產美容霜,他獨創的郵購銷售方式又讓他獲得巨大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通過這種銷售方式,順利地推銷了70多萬瓶美容品。

如果說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種嚐試,那麼,采用郵購的銷售方式,則是他的一個創舉。

時至今日,郵購商品已不足為奇了,但在當時,這卻是行之所未行的。

1969年,洛列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的奧斯曼大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店,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對他的職員說:“我們的每一位女顧客都是王後,她們應該獲得像王後那樣的服務。”

為了達到這個宗旨,他打破銷售學的一切常規,采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

公司收到郵購單後,幾天之內即把商品郵給買主,同時贈送一件禮品和一封建議信,並附帶製造商和藹可親的笑容。

郵購幾乎占了洛列全部營業額的50%。

洛列郵購手續簡單,顧客隻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很快收到樣品、價格表和使用說明書。

這種經營方式對那些工作繁忙或離商業區較遠的婦女來說無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通過郵購方式從洛列俱樂部獲取口紅、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護膚霜的婦女已達6億人次。

這種優質服務給公司帶來了豐碩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郵包達99萬件,相當於每天3000~5000件。1985年,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增長了30%,營業額超過了25億元,國外的銷售額超過了法國境內的銷售額。

如今,伊夫?洛列已經擁有400餘種美容係列產品和800萬名忠實的女顧客。

洛列的經曆正好證實了金克拉的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擁擠。”

勵誌小語

在摩肩接踵中舉步維艱地發展,不如走一條尚沒有人走過的路,迅速崛起,這就需要你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這便是能做事和不能做事的人的最大區別!

雄心離不開創新

著名的化學家羅勃?梭特曼發現了帶離子的糖分子對離子進入人體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來證明,都沒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從無機化學的觀點去研究,而從有機化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才突破了束縛,取得了成功。

當然,作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夢想的普通人,換一種方法想問題所取得的成效,不亞於科學家的新發現。

山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麵,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歡跟隨工作而來的豐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隻增不減的特點。但是,另一方麵,他非常討厭他的老板,經過多年的忍受,最近他發覺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在經過慎重思考之後,他決定去獵頭公司重新謀一個職位。獵頭公司告訴他,以他的條件,再找一個類似的職位並不費勁。

回到家中,山姆把這一切告訴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個教師,那天剛剛教學生如何重新看待問題,也就是把正在麵對的問題完全顛倒過來看——不僅要跟你以往看這個問題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這個問題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課的內容講給了山姆,這使山姆得到了啟發,一個大膽的創意在他腦中浮現。

第二天,他又來到獵頭公司,這次他是請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請他去別的公司高就。盡管他完全不知道這是下屬和獵頭公司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正好這位老板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厭倦了,所以沒有考慮多久,就接受了這份新工作。

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於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結果他目前的位置空出來了。山姆申請了這個位置,於是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山姆本意是想替自己找個新的工作,以躲開令自己討厭的老板。但他的太太教他換一種方法想問題,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結果,他不僅仍然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擺脫了令自己煩心的老板,還得到了意外的升遷。

一些專家在研究汽車的安全係統如何更好地保護乘客在撞車時不受到傷害時,最終也是得益於換一種方法解決問題。

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汽車發生碰撞時如何防止乘客在車內移動,因為這種移動造成的傷害常常是致命的。在種種嚐試均告失敗後,他們想到了一個有創意的解決方法,就是不再去想如何使乘客綁在車上不動,而是去想如何設計車子的內部,使人在車禍發生時,最大程度的減少傷害。結果,他們不僅成功地解決了問題,而且開啟了汽車內部設計的新時尚。

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解決問題時,時常會遇到“瓶頸”,這是由於人們看問題隻停留在同一角度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也就是換一種方法考慮問題,情況就會改觀。

我國著名品牌空調——格力空調的諸多品種中有一種“燈箱櫃機空調”,它的發明過程也是很偶然的。

1995年,格力公司的朱江洪在美國考察,無意中看到了可口可樂售貨機的顏色很豔麗,腦海裏一下子出現靈感,“格力”因而就設計出了一個獲得專利的新產品“燈箱櫃機空調”。

這種空調一掃幾十年來的“空調冷麵孔”:櫃麵上風景如畫,“瓜果飄香”,在原來的使用價值中又增加了幾分美感。

朱江洪的這一“美國情緣”,就讓空調的“臉”發生了變化,格力的彩麵櫃機空調比市場上同類產品價值高出300多元。這種空調在國內外市場都很暢銷,而且還因為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沒有競爭對手,一舉成為該公司上百款空調中利潤率最高的。

勵誌小語

一個有雄心的成大事者,必須從創新入手,從創新走向成功。創新是開創事業的原動力,唯有創新才能戰勝自我,才能脫穎而出。

一個僅僅跟著別人走的人,不會去探索什麼東西,也尋找不到什麼東西。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要學會創新,隻有這樣才能在事業上真正的更上一層樓。

求變求新,求新求美

無中生有,是指“無風起浪,惹是生非”,或“造謠生事,興風作浪”,是一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但是從計謀或計策的觀點看,“無中生有”則是所謂“創造力的發揮”,它的意義是積極的、正麵的,它的用途是繁多的、無限的。

怎樣才能使洗衣機洗後的衣服不粘上小棉團之類的東西?這曾經是一個讓科技人員棘手的難題。這樣的難題卻被一位有創新意識的日本婦女給攻克了。

這位日本的家庭婦女在遇到這個問題時,不是埋怨、發牢騷,而是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一天,她突然想起年少時在山岡上捕捉蜻蜒的情景,並且把它與當前洗衣機需要解決的問題聯係起來。她想,小網可以網住蜻蜒,那在洗衣機中放一個小網是不是也可以網住小棉團之類的小雜物呢?當時許多科技人員都認為,這個想法未免把科技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但這位家庭婦女卻沒管這些,她利用空閑時間動手做起她所設想的小網來。3年間,她做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網,反複地研究試驗,終於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小網掛在洗衣機內,由於洗衣機裏的水使衣服和小網兜不停地轉動,小棉團之類的雜物就會自然地被清除幹淨,這樣的小網兜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一個可以使用許多次,大受顧客的歡迎。因此這名婦女獲得了高達1.5億日元的專利費。

所以,方法正確,“無中生有”也能助你成功。

生活中這種無中生有的創新例子有很多,這些小創新確實很普通,普通得使人常常難以注意到它們的存在。從前我們的手被劃破了,我們要先上藥,再用紗布求人靜貯包紮上,很麻煩,可是自從有了“邦迪”創可貼,我們對小磕小碰的處理變得容易多了。這就是發明,它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創可貼的發明者是埃爾?迪克森,他在生產外科手術繃帶的工廠工作。20世紀初,他剛剛結婚,他的太太常常在做飯時將手弄破。迪克森先生總是能夠很快為她包紮好,但他想要是有一種自己就能包紮的繃帶,在太太受傷而無人在家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她自己包紮不了了。

於是,他把紗布和繃帶做在一起,這就能用一隻手包紮傷口。他拿了一條紗布擺在桌子上,在上麵塗上膠,然後把另一條紗布折成紗布墊,放到繃帶的中間。但是有個問題,做這種繃帶要用不卷起來的膠布帶,而粘膠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長了表麵就會幹。

後來他發現,一種粗硬紗布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創可貼便問世了。

創可貼是迪克森先生出於對妻子的愛而發明的一種小東西,這種小東西卻為公司賺了大錢。我們隻粗略估計一下它在中國的使用情況,就可以想象它為公司賺了多少錢。

創意,要求你獨具匠心地“悟”,別出心裁地“悟”,獨樹一幟地“悟”,推陳出新地“悟”。“悟”出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的東西,“悟”出自己沒有、他人也沒有的東西。

現代企業的經營,事實上就是創造力的競賽和戰爭。企業的經營者如果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創造力恰當地運用,就可能從“無”中生出“有”來,產生意料不到的效果,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

十多年前廣州食肆如林,但激烈的競爭又使不少素質不高的街邊小店被淘汰出局,留下的則是曆盡千辛萬苦的佼佼者,有的已登人大雅之堂。譚小霞一家靠不斷創新經營的廣州市“九記”魚翅海鮮酒家,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廣州人“無雞不成宴”。譚小霞一家兩代人就是靠賣雞發達的。

做大排檔並不輕鬆。因為本錢少競爭又激烈——廣州就有清平雞、鹽雞、洪壽雞、百歲雞、糯米雞、雲英雞、思鄉雞、清遠白切雞、大爺雞、五柳手撕雞、富貴雞、貴妃雞等數十種,任君選擇。所以“九記”對手如雲,要保住品牌沒有創新意識是不行的。

如何創新使老牌子更上一層樓,更符合食客口味?他們一家人齊心協力,起早貪黑地幹。

要泡製好雞,第一關是嚴格選料。當年的譚瑞堅騎輛舊單車去三元裏市場,仔細精選各地產的約兩斤三兩重的母雞。不管冬寒夏暑,不管雨淋日曬,每天都要跑幾個鍾頭,有時雞種不好還要多跑幾個市場。妻子李柳坤清早起來便手不停腳不停,先煲下一大鍋粥,又忙著煮開水宰雞。長女譚小霞除了招呼食客外,還整天花心思嚐試用多種方法浸雞。她試了這種又試那種,費了不少腦筋,熬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終於發現了關鍵問題是要掌握好浸雞水的溫度,雞要皮滑、肉嫩,必須要用“蝦眼水”。但“蝦眼水”又要視當日不同的氣溫而定,這就要掌握好爐火溫度。功夫不負苦心人,她終於摸出了一條分批浸製和定量下配料的經驗,使每天浸出來的雞,味道一致,雞髓內留下一條紅色線條,形成自己的獨特風味:肥嫩鮮美、雞身油亮、皮爽肉滑、香味濃鬱。

總之,“九記”從選料到上碟,雖然經過多個工序,但一環扣一環,環環抓質量,形成自己的特色風味。

在經營手法上,“九記”真正把食客當上帝。他們求變求新的經營手法,把美味真正做到了食客的胃裏,財源也源源不斷地流入了他們的口袋裏。

勵誌小語

創新出新路,不創新就有可能走入死胡同。隻憑一招鮮吃遍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無論是工作還是做生意如果能多用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往往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善於創新才能柳暗花明

紛擾繁複的現實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機會。而要覓得機會,把握機會,就必須勤於思考,把所聞所見不斷地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隻有這樣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火災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威廉?維爾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深陷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動動腦筋去思考怎樣改變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