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凡事我們都要有雄心,有矢誌不移的精神,選準了道路,就要百折不回地堅定走下去,不管前麵有多少險灘難關,要敢於麵對自己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堅定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管道路多麼忐忑,永不言棄。隻要敢於拚搏,所有的困難都會為你讓路。

樂於與艱難困苦搏鬥

成功的道路布滿荊棘,一重重的困難把一批批人擋在成功的門外,唯有執著的人才能徹底取得成功。

沃特?迪斯尼原本在一家美術社工作,是一個平凡的動畫設計師。

後來他與一名合夥人開了一家動畫公司,但以失敗告終。迪斯尼那時身無分文,一貧如洗。然而就在這困苦交加之際,他卻決定到加利福尼亞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他賣掉了所有的家當,湊錢買了一張去往加利福尼亞的單程火車票。他出發時,身上所有的家當隻有50美元、一個簡陋的行李箱、一套過時的西裝和一些繪畫材料。到達加州之後,迪斯尼開了一家新公司,他遭遇了好幾次挫折,幾近精神崩潰,但他仍然堅持到底……他賣掉汽車,瘋狂地到處借款,遭人嘲笑,被人拒絕,但他從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曆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創建了迪斯尼樂園。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沃特的迪斯尼樂園成為世界無數兒童夢想的樂園;他本人,也成了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不屈不撓的精神會使你創造出驚人的成就,隻要你堅持不懈,其實任何目標都能實現。一個員工,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必然會麵臨多種多樣的危機與挑戰,你必須擁有一顆堅韌的心,衝破艱難險阻,走向輝煌。

超過90%的人不能成功,為什麼?因為以上的人不能堅持到底。許多人在絕望中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在成功的門外。職場拚搏如同馬拉鬆比賽,最後的勝利者通常是堅持到底的那個人,而不是一開始就跑得飛快的人。一個暫時居於弱勢地位的人,隻要擁有一顆堅韌的心,往往都能創造出奇跡!翻開所有成功人士的履曆,無不飽含艱辛,但他們從不氣餒,不管上天如何捉弄他們,不管他們被逼到什麼樣的境地,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最後終於衝破重重阻撓,登上凡人無法超越的巔峰。成功之路艱難險阻,懦弱的人望而卻步,而堅韌的人,卻為了自己的目標風雨無阻,他們才是上天心目中的成功者人選。

春秋時代吳楚兩國的故事,伍子胥和楚平王。伍子胥出身楚國將門之家,卻被奸臣陷害慘遭滅門,幾經驚心動魄的天涯亡命,最後逃到蠻荒未開的吳國棲身。伍子胥強烈的複仇意誌,卻像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火焰:一個失去所有憑借的流亡者,誓言要消滅春秋時代最強大的楚國。

他結交奇才異士,暗殺吳王僚,協助闔廬繼任吳王,並延攬天才軍事家——《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秣馬厲兵9年,終於大破楚軍,長驅直入楚國首都,將殺害他父兄的楚平王的屍骨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屍。伍子胥帶領一個邊陲小國,幾乎把楚國消滅,也差點改寫了中國的曆史。複仇的意誌力,可謂無堅不摧!

勵誌小語

許多人被拒在成功門外,並不是成功遙不可及,而是他們不能堅信自己,主動放棄。有的人雖然有一個宏偉藍圖,但是一遇到挫折就開始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斷給自己打退堂鼓。世間最大的遺憾就是已經走到成功的門外,卻氣餒了,最後功虧一簣,鬱鬱終生。而成功者卻能堅定自己的目標,樂於與艱難困苦搏鬥,最後他們成了無可非議的成功者。

信念在挫折中放光

20世紀20年代,一對“不安分”的小青年莫裏斯?麥當勞和查特毅然告別鄉村老家,勇闖美國著名影城好萊塢。

1937年,曆經多次挫折的兄弟二人。抱著永不服輸的念頭,借錢辦起了全美第一家“汽車餐廳”,由餐廳服務員直接把三明治和飲料等送到車上——也就是說,麥當勞兄弟二人最初辦的是路邊餐館,定位於服務到車、方便乘客的這種經營方式。

由於形式獨特,餐廳很快一炮打響,一時間他們的“汽車餐廳”獨領風騷。後來人們紛紛效仿,辦“汽車餐廳”的人日益增多,麥當勞兄弟的生意大不如初,而且每況愈下。

在困難麵前,兄弟二人沒有絲毫的退縮、沮喪和消沉。繼續冥思苦想著再一次勇敢超越自我的良策。他們摒棄了原有的“汽車餐廳”的服務理念,轉而在“快”字上大做文章,以“想吃花哨和高檔的請到別處去,想吃簡單實惠和快捷的請到我這兒來”的全新經營管理理念,吸引了千千萬萬顧客蜂擁而來,一舉獲勝。

兄弟二人並沒有滿足於現狀,繼續敢想敢幹,敢在“冒尖”和“出奇”上製勝。比如後來推出小紙盤、紙袋等一次性餐具,進行了廚房自動化的革命等來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麥當勞兄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斷戰勝和超越自我的決心和勇氣,並將這種決心和勇氣付諸於實踐當中,才使得他們將在一般人眼裏已經很好或根本不可能的事,徹底推翻或改寫,從而一步步邁向快餐業霸主的地位。

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是對自己的潛能畫地為牢,最終使自己無限的潛能化為有限的成就。如果你想擺脫平庸的工作狀態,擁有精彩卓越的人生,就應當擺脫心靈的恐懼,不斷地挑戰自我,打破自我限製。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德魯?卡內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優秀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著多麼高貴的血統或者多麼高學曆的人,而是那些有著鋼鐵般的堅定意誌,勇於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戰的人。”

李開複博士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板突然問他什麼時候可以接替自己承擔老板的職責?李開複當時非常吃驚,連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管理經驗和經營能力。但是老板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老板希望他在兩年之後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李開複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麵的學習和實踐,向自己之前認為“不可能”的工作任務發起挑戰。果然,他真的在兩年之後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如果你也希望像他們一樣迅速晉升,那麼當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艱難工作擺在你麵前時,不要抱著“避之惟恐不及”的態度,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以致遲遲不敢動手去做。

心理高度決定事業高度,一個人若想打破平庸的生活模式,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頸,相信自己。從根本上克服這種無知的障礙,走出“不可能”這一自我否定的陰影,用信心支撐自己完成這個在別人眼中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擁有奮鬥進取精神,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人。”所以,敢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職場勇士”和事事求安穩的“職場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職場懦夫”永遠不要奢望得到老板的垂青。如果你羨慕別人的晉升,那麼,你一定要明白,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在複雜的職場中,正是秉持“挑戰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這一原則,他們磨礪生存的利器,不斷力爭上遊,才脫穎而出。

勵誌小語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挫折也罷,成功也罷,總會遇到。而人生最精彩的章節,並不是你在哪一天擁有了多少金錢,也不是你在哪一刻獲得了美妙的愛情,而是你在某一關鍵的瞬間,咬緊牙關戰勝了自我。

正視坎坷,克服困難

許多年前,有一個名叫海菲的人。他懇求老板改變他地位低下的生活,因為他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而姑娘的父親卻富有而勢利。

不想他的懇求獲得了老板——大名鼎鼎的皮貨商人柏薩羅的恩準。為了驗證他的潛力,柏薩羅派他到一個名叫伯利恒的小鎮去賣一件袍子。然而,他卻失敗了。因為出於一時的憐憫,他把袍子送給了客棧附近一個需要取暖的新生兒。

海菲滿是羞愧地回到皮貨商那裏,但有一顆明星卻一直在他頭頂上方閃爍。柏薩羅將這種現象解釋為上帝的啟示。於是,他給了海菲十張羊皮卷,那裏麵記載著震撼古今的商業大秘密,有實現海菲所有抱負所必需的智慧。

海菲懷揣著這十張羊皮卷,帶著老板給他的一筆本金,走向遠方,正式開始了他獨立謀生的推銷生涯。

若幹年後,海菲成了一名富有的商人,並娶回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的成就在繼續擴大。不久,一個浩大的商業王國在古阿拉伯半島崛起……

熟悉以上這段文字的人都明白,這是一部奇書的故事梗概。它的名字叫《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作者奧格?曼狄諾,出生於美國東部的一個平民家庭。二十八歲時他讀完了學校課程,有了工作,並娶了妻子。但是後來,由於自己的愚昧無知和盲目衝動,他犯了一係列不可饒恕的錯誤,最終失去了自己所有寶貴的東西——家庭、房子和工作,幾乎一貧如洗。於是,他開始到處流浪,尋找自己、尋找賴以度日的種種答案。

兩年後。他認識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師。牧師解答了他提出的許多困擾人生的問題。臨走的時候,牧師送給他一部《聖經》。此外,還有一份書單,上麵列著十一本書的書名。它們是——《最偉大的力量》、《鑽石寶地》、 《思考的人》、 《向你挑戰》、 《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獲取成功的精神因素》、《思考致富》、《從失敗到成功的銷售經驗》、 《神奇的情感力量》、《愛的能力》、《信仰的力量》。

從這一天開始,奧格?曼狄諾就依照牧師開列的書單,把十一本書一一找來細細地閱讀。漸漸地,籠罩在心頭的那一片濃重的陰雲退去了,似有一抹陽光照射進來。他激動萬分,終於看到了希望。

人能創造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一旦曼狄諾意識到自己的潛力,便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熱情和勇氣。他遵循書中智者的教誨,像一位整裝待發的水手,手中有了航海圖,瞄準了目標,越過洶湧的大海,抵達夢中的彼岸。

在以後的日子裏,曼狄諾當過賣報人、公司推銷員、業務經理……在這條他所選擇的道路上,充滿了機遇,也滿含著辛酸,但他已不可戰勝,因為,他掌握了人生的準則。當遇到困難,甚至失敗時,他都用書中的語言激勵自己:堅持不懈,直至成功!終於,在三十五歲生目那一天,他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成功無止境》雜誌社,從此步入了富足、健康、快樂的樂園。

奧格?曼狄諾的成功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他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商界英雄。曼狄諾沒有就此止步,開始著書立說。1968年,他寫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一書。該書一經問世,即以二十二種語言在世界各個國家出版。不僅僅是推銷員,還包括社會各個階層人士,都被這部作品的風格深深吸引。人們爭相閱讀。截至1998年,該書在全球總銷量達到1800萬冊。

凡讀過此書、並對作者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難看出,海菲其實就是曼狄諾本人的化身。而牧師贈給他的十一本書,則是那十張充滿神秘色彩的羊皮卷。曼狄諾的人生經曆使人感慨,如果他沒有早年的坎坷,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不平凡的經曆是成功的一筆財富。隻有正視人生的坎坷,對生活充滿熱情,並勇敢麵對,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成就輝煌的人生。

勵誌小語

沒有一個人命中注定會永遠失敗,也沒有人命中注定永遠一帆風順。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有時會陷入意想不到的泥沼,有時也會麵對難以逾越的溝壑。隻有正視人生的坎坷,才有可能走上通往成功的大道。

逃避失敗就會錯過成功

在一生當中,有些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充實而有意義:但有比人恰恰相反,虛度光陰,碌碌無為。我們有權利選擇其中一種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總是麵臨著選擇,成功了,可以選擇驕傲,也可以選擇繼續努力;失敗了,可以選擇退縮,也可以選擇重頭再來。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不論是選擇新的方法,還是新的目標,關鍵是看你如何運用選擇權,選擇從哪條路走向成功。

眾所周知,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發明無數。在研究電燈時,一位年輕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你為發明電燈,試過一萬種方法,也失敗了一萬次,你是怎樣看待失敗的?”愛迪生回答說:“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訴你:人是要經曆失敗的,失敗後看你如何選擇。雖然那一萬次是失敗了,但是就是這些失敗讓我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也讓我一步步更接近成功。”

有人估計,愛迪生為研究電燈共做了1.4萬次以上的實驗。也就是說,隻有最後一次試驗是成功的,以前那一萬多次都失敗了,他成功的幾率不到萬分之一。但他還是選擇繼續做下去,直到達到目的為止。這也許就是偉大與平凡的區別。

除非你自願放棄,否則你就不會失敗。誰都沒想到既口吃又害臊羞怯的德模生,居然會成為偉大的希臘演說家,這都要歸功於他的失敗經曆。那時,他父親為使他富裕起來,就給他留了一塊土地讓他過活,但是希臘有個奇怪的法規,那就是在聲明土地所有權之前,必須在公開的辯論中奪得冠軍才行。德模生口吃加上害羞,結果可想而知,終究喪失了這塊它賴以為生的土地。但他並未因此而頹廢,反倒使鬥誌更加昂揚了,經過一番努力,他掀起了人類演講史上前所未有的演講高潮。曆史上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財產的人,但卻記住了這位能夠征服自己、取得成功的德模生。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一直夢想卻未能做成的事,當機會再次來臨,去實現那個夢想的時候,更多的是選擇放棄。因為我們總會自認為很理智的認為:這樣做那樣做都會失敗,為什麼還要自討苦吃呢。但古話說得好:盡吾力而不至,可以無悔矣。也就是說,不要考慮會不會失敗,隻要努力去爭取成功就行了。哪怕隻是取得了一丁點兒的成就,但那也是值得付出的。

英國一名著名牧師尤金?布萊斯曾說:“要想避免失敗,並非難事。就拿我來說,我從來沒有在網球賽上失過手,從來沒有在選舉會上敗過台,也從來沒有在個人演唱會上失敗過,因為這些事我根本就沒有嚐試過。事實上,隻有敢於嚐試的人。才有機會取得成功。”

是的,在你失敗之前,可以選擇不嚐試,這樣就不會失敗,但是同樣不會成功。在你失敗之後,你還可以選擇不再嚐試,所以你也不會再經曆失敗,但你永遠也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

麵對失敗,有人避之不及,有人敢於麵對。麵對成功,有的人欣喜慶幸,有的人卻放棄成功,重新選擇一條充滿失敗的路。如果說失敗了,你要經曆再次選擇需要極大的勇氣的話,那麼如果你成功了,還要再次選擇,那是需要何等的魄力和膽量呢?

曾經在《深圳青年》的刊物上看到一篇“從打工仔到老板”的文章,講了一個年輕人不平常的生活經曆,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從中感悟出一些道理來。

年輕人叫宇,畢業於遼寧一所中等專科學校,後來到深圳打工。他先到一家大型軟件公司應聘,由於學曆低、經驗少未被聘用。然後,他又走訪了幾家其他行業的公司,但都因為一個原因而遭到拒絕,一連串的碰壁讓他心灰意冷,無奈之下去了一家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勤雜工,他鼓勵自己說:“有人雇你,你已成功了一回。”

宇在這家公司勉強維持生計,他邊打工邊學習,等待飛上枝頭變鳳凰的那一天。幾個月後,在一次公司召開的全體會議上,他終於迎來了表現自己才能的大好機會,公司總裁十分看好他的能力,便把他提為部門經理。一年後,他又擔任公司副總裁的職位,就在大家都認為他前途無量的情況下,他卻向總裁提出了辭職。總裁答應付給他高薪和洋房,女朋友要跟他分手,但最終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他要出來自己開公司。

他的願望實現了。不到一年時間,由於出色經營,他已為公司打出一片天下,漸漸壯大起來。看著自己的公司效益越來越好,女友又回到了身邊。宇又鄭重宣布了讓周圍人大吃一驚的消息:低價轉讓公司。公司賣掉後,他不顧朋友的反對,又來到一家公司繼續應聘勤雜工的職位。在新的環境下,他又大顯身手,才華畢露,直到升為公司的二把手,還像第一次成功一樣,他又突然辭去,自己又經營了一個性質相同的公司。當該公司日益紅火時,他又宣布低價出賣公司,然後又到另一家其他領域的企業做了一名勤雜工。就這樣十幾年間,宇共換了八家不同行業的公司,體驗八種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模式,經營過八個不同行業的公司,經曆了八次從勤雜工到公司副總的奮鬥。當記者采訪他:“八次放棄,八次崛起,你為的是什麼?”宇微微一笑:“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自己了解更多的行業,培養自己挑戰失敗的能力,這樣我也會有更多的選擇。我不怕失敗,因為我失敗過很多次。我開過八個不同行業的公司,你說,還有什麼行業不能呆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