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語言描寫範文閱讀(4)

16.玉薇

石評梅

久已平靜的心波,又被這陣風雨,吹皺了幾圈纖細的銀浪,覺著窒息重壓的都是鄉愁。誰能毅然決然用輕快的剪刀,揮斷這自吐自縛的羅網嗬!

昨天你曾倚著窗默望著街上往來的車馬,有意無意地問我:“波微!前些天你寄我那封信含蓄著什麼意思?”我當時隻笑了笑,你說了幾聲“神秘”就走了。今天我忽然想告你一切,大膽揭起這一角心幕給你看:隻盼你不要譏笑,也不要驚奇。

在我未說到正文以前,先介紹你看一封信,這封信是節錄地抄給你:

飛蛾撲火而殺身,青蠶作繭以自縛,此種現象,豈彼蟲物之靈知不足以見及危害?要亦造物網羅有一定不可衝破之數耳。物在此網羅之中,人亦在此網羅之中,雖大力掙紮亦不能脫。君謂“人之所幸幸而希望者,亦即我惴惴然而走避者”,實告君,我數年前即為堅抱此趨向之一人,然而信念自信念,事實則自循其道路,絕不與之相侔;結果,我所訕笑為追求者固溺矣,即我走避者,又何曾逃此藩籬?

世界以有生命而存在,我在其狂渦囈夢之中,君亦在其狂渦囈夢之中;吾人雖有時認得狂渦囈夢,然所能者僅不過認識,實際命運則隨此輪機之旋轉,直至生命靜寂而後已。吾人自有其意誌,然此意誌,乃絕無權處置其命運,宰製之者乃一物的世界。人苟勸我以憬悟,勿以世為有可愛溺之者;我則願舉我之經驗以相告,須知世界絕不許吾人自由信奉其意誌也。我乃希望世人有超人,但卻絕不信世上會有超人,世上隻充滿庸眾。吾人雖或較認識宇宙;但終不脫此庸眾之範圍,又何必堅持違生命法則之獨見,以與宇宙抗?

看完這封信,你不必追究內容是什麼?相信我是已經承認了這些話是經驗的事實的。

近來,大概隻有兩個月吧!忽然覺得我自己的興趣改變了,經過許多的推測,我才敢斷定我,原來在不知什麼時候,我忽然愛戀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她是我的學生。

這自然是一種束縛,我們為了名分地位的隔絕,我們的心情是愈壓伏愈興奮,愈冷淡愈熱烈;直到如今我都是在心幕底潛隱著,神魂裏係念著。她棲息的園林,就是我徘徊縈繞的意境,也就是命運安排好的囚籠。兩月來我是這樣沉默著抱了這顆迂回的心,求她的收容。在理我應該反抗,但我決不去反抗,縱然我有力毀碎,有一切的勇力去搏鬥,我也不去那樣做。假如這意境是個樂園,我願作個幸福的主人,假如這意境是囚籠,我願作那可憐的俘虜。

我確是感到一種意念的疲倦了。當桂花的黃金小瓣落滿了雪白的桌布,四散著清澈的濃香,窗外橫抹著半天紅霞時;我每每沉思到她那冷靜高潔的豐韻。朋友!我心是這樣癡,當秋風吹著枯黃的落葉在地上旋舞,枝上的小鳥悼傷失去的綠蔭時,我心淒酸的欲流下淚來;但這時偶然聽見她一聲笑語,我的神經像在荒沙絕漠尋見綠洲一樣的欣慰!

我們中間的隔膜,像竹籬掩映著深密芬馥的花朵,像浮雲遮蔽著幽靜皎潔的月光,像坐在山崖上默望著燦爛的星輝,聽深澗流水,疑惑是月娥環佩聲似的那樣令人神思而夢遊。這都是她賜給我的,惟其是說不出,寫不出的情境,才是人生的甜蜜,藝術的精深呢!

我們天天見麵,然而我們都不說什麼話,隻彼此默默地望一望,嚐試了這種神秘隱約的力的驅使,我可以告訴你,似在月下輕彈琵琶的少女般那樣幽靜,似深夜含枚急驅的戰士般那樣渺茫,似月下踏著紅葉,輕叩寺門的老僧那樣神遠而深沉。但是除了我自己,絕莫有人相信我這毀情絕義的人,會為了她使我像星星火焰,燒遍了原野似的不可撲滅。

有一天下午,她輕輕推開門站在我的身後,低了頭編織她手中的絨繩,一點都沒有驚動我;我正在低頭寫我的日記,恰巧我正寫著她的名字。她輕輕地叫了一聲,我抬起頭來從鏡子裏看見她,那時我的臉紅了!半晌才說了一句不幹緊要的話敷衍下去;坦白天真的她,何曾知道我這樣局促可憐。

我隻好保留著心中的神秘,不問它銀濤雪浪怎樣淹沒我,相信那裏準有個心在——那裏準有個海在。

寫到這裏我上課去了。吃完飯娜君送來你的信,我欽佩你那超越世界係縛的孤渺心懷,更現出你是如何的高潔偉大,我是如何的沉戀渺小嗬!最後你因為朋友病了,戰爭阻了你的歸途,你萬分詛恨和惆悵!誠然,因為人類才踏壞了晶潔神秘的原始大地,留下這疏散的鴻爪;因為人類才廢墟變成宮殿,宮殿又變成丘陵;因為人類才竭血枯骨,攫去大部分的生命,裝潢一部分的光榮。

我們隻愛著這世界,並不願把整個世界供我支配與踐踏。我們也願意戴上銀盔,騎上駿馬,馳騁於高爽的秋郊,馬前有獻花的村女,四周有致敬的農夫;但是何忍白玉杯裏酌滿了鮮血,旗麾下支滿了枯骨呢?自然,我們永遠是柔弱的女孩,不是勇武的英雄。

這幾夜月兒皎瑩,心情也異常平靜。心幕上掩映著的是秋月,沙場,凝血,屍骸;要不然就是明燈綠幃下一個琴台上沉思的情影。玉薇!前者何悲壯,後者何清怨?

17.我的父母之鄉

冰心

清曉的江頭

白霧茫茫;

是江南天氣,

雨兒來了——

我隻知道有蔚藍的海,

卻原來還有碧綠的江,

這是我父母之鄉!

——《繁星》

福建福州永遠是我的故鄉,雖然我不在那裏生長,但它是我的父母之鄉!

到今日為止,我這一生中隻回去過兩次。第一次是一九一一年,是在冬季。從嚴冷枯黃的北方歸來,看到展現在我眼前的青山碧水,紅花綠葉,使我驚訝而歡喜!我覺得我的生命的風帆,已從蔚藍的海,駛進了碧綠的江。這天我們在閩江口從大船下到小船,駛到大橋頭,來接我們的伯父堂兄們把我們包圍了起來,他們用鄉音和我的父母熱烈地交談。我的五歲的大弟弟悄悄地用山東話問我說:“他們怎麼都會說福州話?”因為從來在我們姐弟心裏,福州話是最難懂難說的!

這以後的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們就過起了福州城市的生活。新年、元宵、端午、中秋……歲時節日,吃的玩的都是十分豐富而有趣。特別是燈節,那時我們家住在南後街,那裏是燈市的街,元宵前後,“花市燈如晝”,燈影下人流潮湧,那光明絢麗的情景就說不盡了。

第二次回去,是在一九五六年,也是在冬季。那時還沒有鷹廈鐵路,我們人大代表團是從江西坐汽車進去的。一路上紅土公路,道滑如拭,我還沒有看見過土鋪的公路,維修得這樣平整的!這次我不但到了福州,還到了漳州、泉州、廈門、鼓浪嶼……那是祖國的南疆了。在廈門前線,我還從望遠鏡裏看見了金門島上的行人和牛,看得很清楚……

回憶中的情景很多,在此就不一一描寫了。總之,我很喜歡我的父母之鄉。那邊是南國風光,山是青的,水是綠的,小溪流更是清可見底!院裏四季都有花開。水果是從枇杷、荔枝、龍眼,一直吃到福桔!對一個孩子來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愜意的呢?

我在故鄉走的地方不多,但古跡、僑鄉,到處可見,福建華僑,遍於天下。我所到過的亞、非、歐、美各國都見到辛苦創業的福建僑民,握手之餘,情溢言表。在他們家裏、店裏,吃著福州菜,喝著茉莉花茶,使我覺得作為一個福建人是四海都有家的。

我的父母之鄉是可愛的。有人從故鄉來,或是有朋友新近到福建去過,我都向他們問起福建的近況。他們說:福建比起二十多年前來,進步得不可辨認了。最近呢,農業科學化了,又在植樹造林,山嶺田地更加鬱鬱蔥蔥了。他們都動員我回去看看,我何嚐不想呢?不但我想,在全世界的天涯海角,更不知有多少人在想!我願和故鄉的人,以及普天下的福建僑民,一同在精神和物質文明方麵,把故鄉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