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沙獻計保城垣(1 / 2)

【家訓】

“賊已北竄,始悔不用河西合圍之策”

【故事】

鹹豐二年八月,左宗棠來到長沙的時候,張亮基也剛剛到來。而此時的長沙,由於太平軍的猛烈攻擊,城池危在旦夕。幸虧西王蕭朝貴在攻城時被炮火所傷,太平軍的攻勢才稍微弱了一點。左宗棠圍著城看了一圈,回到巡撫衙門,麵見張亮基。

張亮基此時正在和幫辦軍務羅統典辦理交接。見左宗棠回來,連忙問道:“外麵形勢如何?”左中棠說:“自從上月太平軍攻城開始,城牆已多數受損。現在,洪秀全、楊秀清統率太平軍抵達長沙城南。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張亮基點點頭:“此次我來長沙,全仗季高出謀劃策了。”左中棠說:“中丞放心,有我左宗棠在,長沙就不會失陷。”

“好,有季高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張亮基高興地說,“從今天起,你的命令就是我的意見,你大可放手指揮,不用過多顧慮。”

左宗棠話雖說出了,但也沒有十成的把握。雖然清軍的援軍都在向長沙集結,但這些人是不是聽自己的指揮,現在還是未知數。他打開一張長沙城防圖,仔細觀看,唯恐漏掉一個圓點。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宗棠說:“從現在的形勢看,我軍占有很大優勢。因為太平軍背水麵城,已屬兵法大忌。隻要我軍扼其東北,就算是為太平軍挖好了墳墓。”左宗棠說著用手一指地圖,“這樣一來,就隻剩下西路的土牆頭、龍回潭是太平軍軍的糧食補給線和唯一的西進路線,因此,我軍應先派一支部隊西渡,扼其他竄,可一舉全殲太平軍主力。”

張亮基邊聽邊點頭。他想,雖然結果還未出來,但就憑左宗棠的這一段話,就知道自己沒有請錯人。

第二天,張亮基將守城將官召集到一起,研究城防和反攻戰術。左宗棠又將昨晚的話重複了一遍,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尤其是總兵常存、馬龍,一聽說要自己西渡攻敵,差點沒尿褲子裏。要不是因為用人之際,張亮基真想殺了他們。

“現在士氣低落,我們該從哪裏下手啊?”張亮基看著左宗棠,一臉的無奈。

左中棠說:“中丞可請內召進京途徑長沙的賽尚阿遣提督向榮赴西路督戰,這樣應該可以阻止太平軍西進。”張亮基依計而行。

幾天以後,西渡的清軍在向榮的指揮下,和翼王石達開展開激戰,結果向榮大敗。張亮基接到消息,愁得飯都吃不下去了。左宗棠明白,此次戰鬥,並不是清軍戰鬥力不行,而是向榮從心裏不願跟太平軍作戰,這樣下去,長沙非毀在這些人手裏不可。但他一個師爺,無兵無權,幹著急沒有辦法。

幾天後,新任欽差大臣徐廣縉來到湘潭,張亮基讓江忠源去湘潭,請徐廣縉火速帶兵到長沙,以解長沙之圍。江忠源興衝衝地去了,當天就回來了。張亮基問:“徐大人怎麼說?”江忠源說:“老家夥根本不聽。”張亮基搓著手在屋裏焦急地踱步,嘴裏不住地說著:“怎麼辦啊?這可如何是好。”左宗棠說:“要不這樣,既然徐廣縉不願出兵,我們可請他令部將提督福興疾出河西,扼龍回潭。”張亮基說:“先這樣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