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孤獨老人(1)(3 / 3)

曾國藩從來沒有相信過慈禧可以成為朋友。

他唯有賣力,讓慈禧認為他是一個忠臣。

撚軍給曾國藩出了一個難題。這支鐵騎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們隻攻城掠地,不占山為王,日行千裏的馬隊讓曾國藩的部隊成了一隻氣喘籲籲的赴山狗。

曾國藩終於醒悟過來,挖壕,讓馬隊成為困馬。到處挖壕,各寨各壘,深溝大壕。

按這個辦法,撚軍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一支困師。

曾國藩相信,剿滅撚軍指日可待。他沒來得及高興,這時,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京城禦史彈劾他剿撚不力:督師日久,諸量加譴責。

一個禦史敢彈劾如日中天的重臣,毫無疑問,後麵一定有主使。

這個主使就是官文。

慈禧覺得時機終於來了。軍機處那些生怕曾國藩功高蓋主危及他們地位的大臣們,也立馬抓到一根救命草似的,上朝時趁機攻擊曾國藩,說他“辦理不善”,也有人說他“驕妄”。甚至說“大局糜爛至此,不知該督何顏以對朝廷”。

麵對正在對撚軍收網、指日可以見效的曾國藩,軍機處掀起了一場圍攻。

也並非軍機處的所有大員都是糊塗蟲,老實說,他們是領悟了慈禧的意圖。於是,部分軍機發難,剩下的人,不得不同流合汙,基本同意了彈劾曾國藩。

會後,聖旨下達:著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李鴻章即刻接手剿撚。

曾國藩又羞又惱,幹脆提出:兩江總督我也不當了,我到營中以散員效力。

散員就是調研調研,參謀參謀,幫辦幫辦的意思。給學生李鴻章當個參謀。把皮球踢給朝廷。這讓朝廷為難了,在李鴻章麵前,你既是他的老師,你的官階、資曆、聲望,都比李鴻章強,怎麼能當“散員”呢?

朝廷說:你還是當兩江總督。軍草糧餉非常重要,這全靠你供應,李鴻章有什麼事,要他多谘詢你,向你報告吧。

曾國藩一度想退休,但他考慮那也不是個辦法。在給他弟弟的信中,他說:回老家住,若是與地方官吏稍有隔閡,則步步都成荊棘,若是住到北京養病,很容易招惹怨謗。

退休不成,就隻好再任兩江總督。

然而,令曾國藩更為可懼的還在後麵。1866年12月,清廷讓曾國藩交出軍權後,還不放心湘軍集團,朝廷找了幾個理由來打壓,至於理由成不成立,中國曆史上早就有三個字——莫須有。不久之後,陝甘總督楊嶽斌、陝西巡撫劉蓉、廣東巡撫郭嵩燾、湖北巡撫曾國荃、直隸總督劉長佑等一批湘軍官員被全部開缺回籍。

麵對這一沉重打擊,曾國藩十分驚懼。一方麵,剿撚無功,已為清廷留下把柄,另一方麵,曾國荃惹下禍端,為滿朝權貴打擊湘軍勢力提供了機會。更為擔心的是,他懷疑清政府決定藏弓烹狗了。

手中再無一支可以與朝廷叫板的湘軍,一介書生,他知道,此時的慈禧想怎麼辦就可以怎麼辦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深諳政治不過一場反複無常的遊戲,於是,他作了最後的,也就是最壞的打算——負荊請罪。於是,他多次上奏朝廷,請開缺各職,入都陛見,自請辦撚不善之罪。

收到奏折,慈禧笑了。

慈禧陰冷地笑過之後,拿禦史開刀了。她一一駁回了禦史的參劾,稱曾國藩素來忠貞體國,是非常難得的,彈劾內容均是誇大其詞。下令軍機處加授曾國藩大學士銜、加賞一雲騎尉世職。

麵對慈禧的又打又拉,曾國藩對這個朝廷仍然沒有失望。

他幻想著這個朝廷,不,是這個國家能振興起來。青年時代,就懷著輔佐帝業的夢想,回到南京,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同樣懷著救國夢的知識分子身上。

這就是他晚年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不遺餘力地推動“師夷長技以製夷”。

鹹豐十一年,他締造了安慶軍械所。上書朝廷造外洋船炮。與李鴻章、丁日昌倡議籌辦江南製造局,設立同文館。他的總督府內,過去是軍事人才多,現在是科技人才多,據容閎記載:“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凡法律、算學、天文、機械等等專門家,無不畢集。”

他還提出在江南製造局設立學館,“選聰穎子弟隨同學習,妥立課程,先從圖說入手,切實研究,庶幾物理融貫,不必假於洋人,亦可引伸另勒成書。”

同治十年,他幹脆與李鴻章聯名上折,選派留學生出國。

這件事,是容閎提出來的,由丁日昌向曾國藩建議。

在一個自大與固步自封的氣氛中,唯有曾國藩來提這個事,才會減少阻力,引起朝廷的重視。

魏源提了多少年?朝廷幾乎沒有半點舉動。

終於,又一艘輪船製造出來了,汽爐、船殼全係國產,曾國藩親自登上這艘取名“恬吉”號的輪船,在吳淞口外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