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孤獨老人(1)(2 / 3)

朝廷覺得曾國藩說得在理,於是,應允了他的要求。

可剛過了幾個月,僧格林沁大敗,全軍覆滅。

清廷不得不再次調任曾國藩。

慈禧覺得曾國藩的湘軍已基本撤散,才稍稍安心一點,但曾國藩的人望威信還在,必須借他來剿滅撚軍。

這時,清廷不僅調曾國藩出山,也數次調曾國荃出來效力。

曾國荃確實身體不好,對朝廷也是一肚子意見,所以,他屢屢以身體正在調養為由,偏不赴任。

當初攻下南京,我說身體不好,你朝廷虛情假意挽留了一次,第二回就準予奏請,這回有難了,就數次催促,我九爺不是你的叭兒狗,你丟塊骨頭我就來咬。

1866年,撚軍鋒鏑直指湖北,武昌危矣。慈禧顧不得你曾國荃托病了。嚴令曾國荃速赴武昌,任湖北巡撫。

曾國荃終於來上任了。他城府太淺,做事直來直去,與胞兄形成鮮明對比。剛上任,他就與總督官文鬧僵了。官文是滿人,沒什麼本事,是個混蛋、王八,你還再怎麼形容都不冤枉這位老兄,但人家出身好,皇二代,一直以來,就是朝廷派在南方監視湘軍集團的暗哨。連曾國藩都要遷就聯絡的對象,你曾國荃,他當然沒放在眼裏。

你不把我放在眼裏,我也不把你當人看。於是,曾國荃做事,官文處處掣肘,處處排擠,曾國荃也偏偏你官文說東,他就偏說西。

官文決定把曾國荃調到剿撚前線去,當然,也不忘惡心一下他。於是,他向朝廷保奏曾國荃去剿撚,要朝廷授予曾國荃“幫辦軍務”一職。

問題就出在這四個字上。所謂“幫辦軍務”是個虛職,就是個調研員的味道。一個攻打天京的主將,去當個軍隊調研員,不明擺著調戲曾國荃嗎?

朝廷竟然批了。

朝廷能夠戲弄一下漢人的時候就戲弄一下。

曾國荃弄不清這官銜是個什麼意思,於是,寫信給大哥曾國藩請教,應不應該向朝廷回個謝折。曾國藩告訴胞弟,不必專門回折感謝朝廷,因為,太平天國投降過來的將領,朝廷不放心,也是封這樣的官銜。

曾國荃弄清是這麼回事後,怒火中燒。

這讓一個人看到了機會,這人姓丁,早就對官文恨死了,於是,他提供了官文索賄的證據。鐵證在手,這時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正好來湖北叔父這兒玩耍,於是,由曾紀澤捉刀,曾國荃密折彈劾官文。

他列了七條官文罪狀:貪庸驕蹇、貽誤軍情、欺罔徇私、濫支軍餉、寵任家丁、冒保私人、結黨營私。

以上七條,隨便哪一條都可以治罪,削職棄軍一槍斃了,可輕可重,這就看朝廷的態度了。

曾國荃是老大粗,曾紀澤沒從政經驗,奏折事先又沒寄給曾國藩把關,這下就闖大禍了。

好在曾國藩耳目眾多,京城馬上就有人給他傳話,說曾國荃已向朝廷彈劾官文。

曾國藩急出一身大汗,立即派快馬急馳湖北,向曾國荃要來密折底稿。

看過底稿之後,曾國藩搖頭不已,連說:胡扯,胡扯!

慈禧收到密折,召軍機處各員商議如何處置。

折子雖然大部分事實證據齊全,確實值得紀委查一查,不過,這是一篇非常蹩腳的折子。

毫無政治鬥爭經驗的叔侄倆,把當政的軍機處部分人都扯進去了,這就是最後一條“結黨營私”,說官文不僅與肅順勾結,還與軍機處大員暗中拉幫結派。

捏了半個七寸,因為慈禧隻要別人與肅順有牽扯,一定除之而後快。另半個七寸捏錯了,說官文與軍機處大員暗中勾結,這就引起了軍機處集體反彈,說曾國荃血口噴人,造謠誣告,應嚴加處罰。

慈禧說:先不下結論,著軍機處派人調查清楚。

於是,派了一滿一漢兩名大員赴湖北辦案。

事實很快就查清,官文確有貪汙索賄實據。

慈禧說:開缺官文的湖廣總督缺,讓他回京。

按常理,官文這種人槍斃一萬次都夠格。但他是愛新覺羅氏自家人,明眼人都知道慈禧此舉不過是奶奶打孫子,揚起巴掌做做樣子。

曾國藩早就料到了這一點,一篇力保官文的奏折早就飛向了京城。為官文說盡好話。

慈禧有了台階,就驢下坡,讓官文回京之後,又以大學士身份掌管刑部。這根本不算什麼處分。

得此消息,曾國藩私下給家人寫信時感歎:“公道全泯,亦殊可懼!”

慈禧很精明,她知道湘軍雖已撤散,但曾氏兄弟統率著剿撚各部,李鴻章、左宗棠各部的骨幹仍然是湘軍舊部。曾氏像一條斬斷的螞蟥,仍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必須再度打壓!

她在等待時機。如果時機不成熟,反令剿撚大局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