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新法衣。當先白師。著新法衣。當先白師。
法衣即縵衣。及涅槃僧也。縱非法衣。但是新衣。皆當白師。師當察其來處。及衣色製造。如法不如法。方與著之。以色量製度應法。故雲法衣。
剃頭。當先白師。
白言。某人為我某甲剃頭。師許然後剃。
疾病服藥。當先白師。
纔覺有病。即當白師令知。若服何藥。師許方服。
作眾僧事。當先白師。
或師有所教敕。復無失侍之過。故須先白。
欲有私具紙筆之輩。當先白師。
紙筆有廢禪誦正務。師許然後具之。
若諷起經唄。當先白師。
唄是梵音讚誦也。凡初起諷誦。當先白之。
若人以物惠施。當先白師已。然後受。己物惠施人。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
師許乃受。師聽方與。始免譏議。後患之非。
人從己假借。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己欲從人借物。當先白師。師聽得去。
智見未深。可否寧識。故須先白。若師聽許。然後與取。不知時宜。錯失難追。
白師聽不聽。皆當作禮。不聽。不得有恨意。
凡所白事。聽否隨師教敕。若心生不喜。即自獲愆過。
附 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凡所施為行事。不得自用己情。故曰皆當白師。遊方謂參訪知識。聽講謂聽講三藏聖教。入眾謂入大僧眾中。守山謂守護山門竹木等。興緣謂興建寺院。裝塑等緣。然遊方興緣。原非沙彌所應為。沙彌隻宜學習禪誦。禪誦通利。為之未晚。
參方第二十三
遠行要假良朋。
良朋者。善友也。禮記雲。同門曰朋。同誌曰友。順正論雲。善友者。能為眾行本。故歡豫經雲。賢友者。是萬福之基。現世免王之牢獄。死則杜三途之門戶。升天得道。皆賢友之助矣。溈山雲。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以友輔仁。品藻人物。故良朋有互相切磋之功。琢成法器之用。如渡大海。帆柁相須。是以如來令互相敬重。如視世尊。自學自修。如人夜行無燭。若無善伴。寧自孤遊。莫狎惡友。損己正行。故捨緣銘名。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父母。成範雲。擇友直如雲巖。道吾。雪峯。巖頭等。可為百世一遇之幸甚也。或見識稍勝。誌行多同。亦可為友。倘少有不如。則不若無也。心地觀經雲。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惟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因果經雲。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失輙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三在苦厄不相棄捨。如斯等語。乃佛祖之格言。萬世之良規。可不深信者哉。
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裏求師。
古德心地未明。訪尋知識。不以千裏為遠。成範雲。夫為法求師。不無審別。若未的見深識。慎不可逐人風聲。而輙擬重輕親疎。若據實而言。祖佛堂室。掩默斯久。而諸方師法。求其[狂-王+方]狒者尠矣。
附 年幼戒淺。未許遠行。如行。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
不良之輩者。惡友也。溈山雲。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沒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翫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