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臨床應用(一)(3 / 3)

【專家提示】多數患者可在神經衰弱區找到反應點,經常按壓反應點效果明顯。

(十九)多夢

【概述】多夢中醫屬“不寐”的範疇。多由稟賦不足、思慮過度、情誌所傷所致。臨床上一般可分為:心腎不交型,心脾兩虛型,肝鬱化火型。

【取穴】主穴:耳尖放血、心、皮質下、神經衰弱區、垂前。

配穴:心腎不交型加腎;心脾兩虛型加脾;肝鬱化火型加肝、胰膽。

【操作】貼壓法。中刺激。

壓籽: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3~5分鍾,睡覺前壓摩3分鍾,每周壓籽2次。

【專家提示】壓籽治療效果明顯。

(二十)頭痛

【概述】頭痛即指由於外感與內傷,致使脈絡絀急或失養,清轉不利所引起的以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病證。中醫認為頭痛按病患部位所在的經絡可分為陽明經頭痛(前頭痛)、少陽經頭痛(偏頭痛)、太陽經頭痛(後頭痛)、厥陰經頭痛(頭頂痛)。

【取穴】主穴:耳尖放血、神門、皮質下。

配穴:前頭痛加額、胃;偏頭痛加顳、胰膽、交感、外耳;後頭痛加枕、膀胱;頭頂痛加頂、肝;全頭痛加額、顳、枕、頂、外耳。

【操作】貼壓法、刺血法。中強刺激。

壓籽:每日自行按壓2~3次,每次3~5分鍾,每周壓籽2次,7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1~2日。

刺血:外感及肝陽上亢型頭痛取耳尖,三棱針放血,放血2~4滴,兩耳交替輪用,每3天1次。

【專家提示】外感及肝陽上亢型頭痛可用強刺激,腎虛型用中毒刺激。

(二十一)眩暈

【概述】眩暈是指由於風、火、痰、虛、瘀引起清竅失養,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病證。在西醫學中髙血壓、低血壓、低血糖、貧血、梅尼埃綜合征、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病均可表現為眩暈。

【取穴】主穴:枕、額、心、神門。

配穴:肝陽上亢型加耳尖放血;氣血虧虛型加脾、胃、腎等穴。

【操作】貼壓法、刺血法。中刺激。

壓籽: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2~3次,每次

3-5分鍾,每周壓籽1次,7次為1療程。

刺血:肝陽上亢型取耳尖,三棱針放血,出血2~4滴,兩耳交替輪用,每3天1次。

(二十二)多汗症

【概述】多汗症通常呈陣發性對稱性地在身體兩側較局限的部位,如手、腳、麵頰出汗,皮膚表麵結成汗珠,尤其在情緒緊張時,汗流如注。中醫學認為多汗是人體腠理開合失司,陰液異常外泄所致,屬“自汗”、“盜汗”範疇。若經常汗出不止,動則尤甚者為“自汗”,多因氣虛不固而致;人睡時汗出,醒後則汗止者為“盜汗”,多因陰虛內熱所致。

【取穴】主穴:肺、交感、內分泌、耳迷根。

配穴:手足出汗取神門、皮質下、降壓溝;陽熱亢盛型加心;陽虛氣弱型加心、腎;濕熱內盛加脾、三焦。

【操作】貼壓法。中刺激。

壓籽:選3~5穴,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0~20分鍾,每周壓籽1次,兩耳輪替。

【專家提示】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勤換內衣,謹防感冒。

(二十三)糖尿病

【概述】糖尿病是由於機體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早期無症狀,典型症狀為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主要並發症有酮症酸中毒、感染、動脈粥樣硬化、腎和視網膜等的微循環病變及神經病變。在中醫學屬“消渴“的範疇。

【取穴】主穴:胰腺點、胰膽、肝、內分泌、丘腦、神門、三焦、皮質下。

配穴:口渴加渴點、口;易饑加饑點;多尿加膀胱、尿道;皮膚瘙癢加風溪及相應部位點刺放血;四肢麻木加枕小神經點及相應部位。

【操作】貼壓法、刺血法。中刺激。

壓籽:選3~5穴,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3分鍾,每周壓籽1次,兩耳輪替,療程間可休息3~4曰。

刺血:以點刺放血為主,深度不必過深,刺後繃緊皮膚,以滲血為宜。

【專家據示】

(1)皮膚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2)胰腺點是診斷和治療糖尿病的特效點。(3)耳穴治療對糖尿病的易饑多食、煩渴、乏力、頭暈等自覺症狀和皮膚瘙癢、四肢麻木等並發症效果顯著。

(二十四)尿崩症

【概述】尿崩症是由於下丘腦-神經垂體損害所致抗利尿激素缺乏,腎髒的濃縮功能發生障礙而引起多尿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為多尿、煩渴、多飲與低比重尿。在中醫學“消渴”中有類似描述。

【取穴】主穴:腎、緣中、丘腦、內分泌、皮質下。配穴:膀胱、尿道、枕、渴點、口。

【操作】貼壓法。中強刺激。

壓籽: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5~7次,每次3~5分鍾,5日換1次穴,兩耳輪替。

(二十五)單純性甲狀腺腫

【概述】單純性甲狀腺腫係由於碘攝人不足或代謝障礙所致甲狀腺代謝性增生肥大的內分泌係統疾病。一般不伴有甲狀腺的功能異常。中醫學中指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疾病,統稱為“癭病”。

【取穴】主穴:甲狀腺、內分泌、緣中。配穴:三焦、腎、肝、丘腦。

【操作】貼壓法。中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3分鍾,5日換1次穴,兩耳輪替。

(二十六)甲狀腺功能亢進

【概述】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一種疾病。其特征有甲狀腺腫大、基礎代謝增強和自主神經係統的失常。女性多見,20~40歲發病較多。本病屬中醫“癭病”的範疇。主要由於情誌內傷和飲食及水土失宜所致,但也與體質因素有密切關係。以氣、痰、瘀三者合而為患。由於痰氣鬱結化火、火熱耗傷陰精而導致陰虛火旺的病理變化。

【取穴】主穴:甲狀腺、內分泌、丘腦、緣中、皮質下。配穴:心律失常者加心、心髒點;食欲亢進者加饑點;精神激動者加耳尖、神門、枕、枕小神經;易疲勞者加脾、口;月經不調者加內生殖器、卵巢、內分泌;男性性功能減低加睾丸;多汗者加交感;突眼加眼。

【操作】貼壓法。中強刺激。

壓籽:選穴3~5穴,壓籽後按壓數秒鍾,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1~3分鍾,5日換、次穴,兩耳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