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新詩的節奏形式(17)(1 / 3)

再也飛不回它的家裏;

是誰理幹了它的羽毛,

又在晴空裏高高飛起?

首行四頓十言,其餘三行都是四頓九言。又如徐誌摩的枟月下雷峰影子枠的首節: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第一、三兩行四頓九言,第二、四兩行四頓十言。就頓數看是均齊的,就言數看卻不是均齊的,而是對稱的。再如何其芳的枟聽歌枠的末節:

嗬,它是這樣迷人,

這不是音樂,這是生命!

這該不是夢中聽見,

而是青春的血液在奔騰!

頓數是均齊的;言數卻不均齊,也不對稱,隻是由於標點的作用,詩節在視覺形態上顯出對稱。

以上兩例的節式實際上是兩可的:從頓數看可以說是均齊節式,從言數或者排列形式看可以說是對稱節式。但由於格律體新詩更看重頓數規律,我們主要把它們看作均齊節式。

格律體新詩的對稱節式分三種:一是節內節間都對稱,二是節間對稱而節內並不對稱,三是節內對稱而節間並不對稱。

節內節間都對稱的節式最多。如上文徐誌摩的枟為要尋一顆明星枠、枟山中枠,朱湘的枟采蓮曲枠,餘光中的枟鄉愁四韻枠等詩篇的節式。不另舉例。

節間對稱而節內並不對稱的節式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相鄰詩節之間對稱的節式;這種節式較多。如上文胡適的枟夢與詩枠、餘光中的枟鄉愁枠等詩篇的節式。另一種是不相鄰詩節之間對稱,即詩節間隔著對稱。如劉祖慈的枟南方的細雨枠:

是誰裁剪下金的幃幔?

是誰編就這銀的垂簾?

———南方的細雨嗬,

亮晶晶的一片。

雲把它紡成細紗,

風把它撚成粗線,

燕子像一把布梭,

它把它織成錦緞。

於是,染藍了大海,

於是,漂白了風帆,

於是,印綠了椰林,

於是,點紅了木棉。

我真想拿起剪刀,

伸手裁下一段,

嵌進玻璃框中,

掛進美術館展覽。

讓生活發出瑰麗的色彩,

讓春天永遠把我們召喚!

———嗬,南方的細雨,

亮晶晶的一片

首節與末節對稱,中間間隔了三個均齊詩節(其中第三個均齊詩節隻是頓數均齊,言數並不均齊)。

節內對稱而節間不對稱的如陳敬容的枟群像枠首二節:

河流

一條條

縱橫在地麵

街巷

一道道

交錯又連綿

沒有一棵草

敢自誇孤獨

沒有一個單音

成一句語言

建立均齊節式的關鍵在於建立均齊的行式。均齊節式一般是同一行式的接連反複,這是均齊節式的節奏原理。

建立對稱節式的關鍵在於建立對稱的行式。對稱節式是幾種不同行式的反複,其中同一行式一般是間隔著反複的,這是對稱節式的節奏原理。

依據詩節所包含的詩行數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多種以行數命名的節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四行節式。四行節式古今中外都有普遍性。格律體新詩除四行節式外,還有從一行至十餘行乃至更多行數的節式。

二 體 式

根據行式或者節式是均齊的還是對稱的,格律體新詩在體式上分為均齊體和對稱體。

均齊體又分為不分節的均齊體和分節的均齊體。不分節的均齊體由均齊的行式組成;分節的均齊體由若幹均齊節式組成。這種體式較多,如枟死水枠一詩,它是頓數言數都均齊的分節均齊體。也有隻是頓數均齊而言數不均齊的,如何其芳的枟有一隻燕子遭到了風雨枠和枟聽歌枠等詩的體式。

在有些均齊體詩裏,某一些或某一個詩節的頓數言數是均齊的,而另一些或另一個詩節隻是頓數均齊而言數不均齊。如孔孚的枟海上日落枠:

青蒼蒼的海上,

鋪條瑪瑙路。

太陽走了,

像喝醉了酒。

果然跌倒了,

在天之盡頭。

有的分節均齊體詩,其節式雖然是均齊的,但並不都是由同一種行式組成。如晏明的枟榕湖月色枠。全詩六節,隻引前三節:

半湖月色晶瑩,

半湖榕樹綠蔭。

榕湖靜靜的夜,

滿天含笑的星。

九曲橋彎彎的倒影,

斟滿三花酒的柔情。

頓數言數都均齊的均齊體,可看作正體,其餘各種均齊體可看作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