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詩的節奏形式(15)(2 / 3)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三二二二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二二三二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二三二二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二三二二

首節四行就包含了四頓九言的三種典型行式,次節詩行是首節詩行的重複,所以也是這三種典型行式的重複,隻是次序倒過來了。

這三種典型行式可以合稱四頓九言雙音尾行式,它們在格律體新詩中用得最多。

四頓十言行式可以分為六種:“二三三二”、“三三二二”、“三二三二”、“三二二三”、“二二三三”和“二三二三”。後三種以三音頓收尾,無典型性。前三種有典型性,牛泊枟小船枠一詩由這三種典型行式組成。隻看其首節:

你原是/一片/無名的/樹葉,三二三二

你原是/一條/無名的/河川,三二三二

你偶然/飄落在/我的/水麵,三三二二

我把你/當作/愛情的/小船。二二三二

對稱體格律詩中也常用四頓十言典型行式。如聞一多枟我要回來枠一詩,各節由這種典型行式與二頓四言行式混合組成。其首節如下:

我要/回來,二二

乘你的/拳頭/像蘭花/未放,三二三二

乘你的/柔發/和柔絲/一樣,三二三二

乘你的/眼睛裏/燃著/靈光,三三二二

我要/回來。二二

以上三種四頓十言行式可以合稱四頓十言雙音尾典型行式。

四頓十一言行式可以分為四種:“三三三二”、“三三二三”、“三二三三”和“二三三三”。四頓十一言行式在實踐中運用很少,後三種以三音頓結尾,意義更小。前一種是雙音尾,單就結尾頓來說是合理的,但前麵三個連續的三音頓,則不是現代漢語中常用的形式,所以沒有什麼典型意義。在創作中運用也不多,往往是與其他四頓數行式混合運用於格律不太嚴格的詩中。如:

有些人/捧著/一碗飯/歎氣,

有些人/半夜裏/聽別人的/夢話,

有些人/白發上/戴一朵/紅花,

像雪野的/邊緣上/托一輪/落日

———卞之琳 枟幾個人枠

從上述可見,典型的四頓數行式是雙音尾的四頓九言行式和四頓十言行式。兩者相比,前者的典型性更大。因為前者由三個雙音頓和一個三音頓組成,後者由兩個雙音頓和兩個三音頓組成,前者更符合現代漢語多雙音詞的特點,運用起來顯得更自然。在格律體新詩中,前一種行式也確實比後一種更多。

四頓九言雙音尾行式與三頓七言、八言雙音行式比較,前者的典型性也更大。這一方麵是因為前者有明顯的半逗律,在形式上有一種平衡感,也多一重節奏感;另一方麵大約是因為四頓數行式在容量上比三頓數更適中。

總之,格律體新詩的典型行式是三頓七言、八言雙音尾行式和四頓九言、十言雙音尾行式,其中四頓九言雙音尾行式最為典型。為方便起見,這四種典型行式以下簡稱為三頓七言、八言行式和四頓九言、十言行式。

三頓七言、八言行式之為格律體新詩的兩種典型行式,頗類似三頓五言句式之為古代詩歌中的一種典型句式,五言詩句式為“二二一”,也是三頓數,也有奇偶音頓相間,並且也以音數較少的音頓(單音頓)結尾;它優越於古代其他的三頓數句式,如“二二二”的三頓六言詩句式和“一二二”的三頓五言句式(詞中常用)。因此,格律體新的三頓七言、八言行式,可以看作對古代五言詩句式的繼承和發展。

四頓九言、十言這兩種典型行式,則類似古代七言詩句式這種典型句式。古代七言詩句式為“二二二一”,也是四頓數,也是奇偶音頓相間,並且也是以音數較少的音頓結尾;它優越於古代其他四頓數句式,如“二二二二”四頓八言句式和“一二二二”四頓七言句式(詞中可見)。因此,格律體新詩的四頓九言、十言行式,可以看作對古代七言詩句式的繼承和發展。

林庚論述過典型詩行。他主張的典型詩行是建立在半逗律基礎上的。這裏所說的典型詩行的基礎則包括音頓節奏的諸種規律:音頓的構成規律(音頓所含音數的規律)、詩行音頓數的規律、詩行頓歇的規律,後者包括行尾頓歇和半逗(行半中頓歇)的規律。半逗律隻對四頓數典型詩行才起明顯作用。

三 跨 行

跨行是建行的一個手段,這無論對格律詩還是自由詩都如此。

格律體新詩中的跨行有傳統的和西式的之分。西式跨行究竟是不是格律體新詩建行所必需的手段?這實際上是一個有關中西詩歌不同節奏形式的問題,上章已有所論及。這裏從格律體新詩建行的角度作進一步的分析和比較。

在格律詩中,跨行主要是為了造成一定的節奏形式,從而體現一定的節奏規律,這對於中西格律詩來說都如此。以西語詩中的英語格律詩看,它的節奏是重輕節奏,它建行時所注重的是詩行的一定數量的重輕音形式,即一定數量的音步。隻要達到了這個目的,詩行的意義是否完整可以不管。如果詩行的意義沒有完結,它可以延續到下一行甚至下幾行去,這便是英語詩歌的跨行。例如華茲華斯枟她住在人跡罕至的路邊枠中的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