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短調兼吟調
有的詞和曲多短句,其節奏調子主要是短調;有的多長句,其節奏調子主要是長調;有的長句和短句大致參半,其節奏調子便是長短調。詞和曲的主要句式都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句式,其長短的劃分大約以五言、六言句式為界線:五言和四言句式偏短,以下三言、二言、一言句式當然更是短句;六言、七言句式偏長,以上八言、九言和十言等句式當然更是長句。
長短調兼吟調的詞曲主要由單音尾的長短句組成。詞如溫庭筠枟夢江南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艸頻洲。
由三言、五言、七言詩句式組成,既是長短調,又是單純的吟調。又如李煜枟相見歡枠: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首句是六言詩句式,本為誦調,但由於與後麵的三言詩句式在意思上聯係緊密,就好似九言句式的前半截,所以誦調的調性不強。全詞主要是吟調與長短調的配合。
散曲如張養浩枟中呂· 山坡羊· 潼關懷古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首二句雖是四言句式,但由於與後麵的七言詩句式屬同一句組,調子重心移到後麵七言詩句式的吟調上了,所以誦調並不突出。全曲主要是吟調與長短調的配合。
詞曲的長短調兼吟調有如下兩方麵的特點。一方麵,在長短調的詞曲中,由於長短句的數量大致相當,並常常相互交錯,它們各自連續反複的情況較少,其節奏調子就主要是句式本身的調子,而不是句組的調子,即短句主要呈現緩調,長句主要呈現急調;長短句交錯則造成節奏調子的緩急相間,張弛並舉。這種節奏形式和節奏調子,適宜表現起伏跌宕的情感,表達曲折跳蕩的文意。另一方麵,吟調的拖腔帶詠歎性,因而有較強的抒情性,能表現較深沉、強烈的情感。把這兩方麵結合起來看,長短調兼吟調的詞曲一般適宜表現複雜曲折而又深沉激切的情感。
(二)長短調兼誦調
此種節奏調子的詞曲一般由雙音尾的長短句組成。詞如韋應物枟調笑令枠: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這是長短調配合單純的誦調。又如王安石枟桂枝香· 金陵懷古枠: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豪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全詞僅“征帆去棹殘陽裏”和“六朝舊事隨流水”兩句屬吟調,其餘句式皆屬雙音尾誦調。其中,“正故國晚秋”和“背西風酒旗斜矗”等詩句不是“二二一”的五言詩句式和“二二二一”的七言詩句式,而是“一二二”五言句式和“一二二二”七言句式,屬誦調的句式。
散曲如張養浩枟雙調· 折桂令· 中秋枠: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曲中三句七言都不是吟調的七言詩句式,而是誦調的七言句式。
長短調兼誦調的詞曲,其長短調同樣具有如上文所述表現複雜、婉曲的情感的功能;其誦調則較適宜表現沉穩、凝重的情感。這種詞曲除抒情外,還適宜描述和說理。
(三)長短調兼吟誦調
此種調子的詞曲由單音尾和雙音尾的長短句組成。詞如李煜枟浪淘沙枠: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又如柳永枟八聲甘州枠: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