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老牛向往的理想生活場所是哪裏呢?在它心中是那終南山的深處,那裏有鬱鬱蔥蔥的樹木,有未被汙染的河流,更有無拘無束的自由。想當初它被人帶進城市時,從同伴那裏贏足了麵子、羨慕甚至嫉妒,那些同伴們是多麼向往人的生活,多麼向往城市的繁華啊。可是,當老牛身處城中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選擇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和悲哀:“它們哪裏知道它在這裏的孤獨,寂寞和無名狀的浮躁呢?力氣日漸消退,性格日漸改變。”“到這個城市來並不是它的榮幸和福分,而簡直是一種悲慘的遭遇和殘酷的懲罰了。”⑽

老牛雖然對現代都市文明,工業文明持排斥批判諷刺的態度,但最終卻被這種環境扼殺,走向死亡。可以說這也是主人公莊之蝶命運的一種深刻暗示。牛在書中的命運是最終換上了肝炎,被人宰殺,可它的皮最後還是被作為城中舉辦文化節所用的鼓的鼓皮,永遠地孤零零地掛在這個城市的上空。莊之蝶離家出走時最後看到了這在風中嗚嗚自鳴的鼓,這聲音是牛在對毀滅它的這所城市發出的控訴,也是牛在蔑視這群廢都中的人走向毀滅時為他們唱響的挽歌。

牛的思索和命運也表現了現代人矛盾的生存困境,當初選擇的初衷,和事實發展中的背離初衷,讓人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悲哀中,進退兩難,別無他途,隻能任一切荒廢下去,體質弱化,精神頹廢,感情冷漠,心硬得越來越像那城市的水泥地,那些堅不可摧的鋼筋柱。莊之蝶在這座廢都中無處可藏,也無處尋覓可以安妥自己靈魂的淨土,所以隻能沉淪下去,墮落下去。深思一下,這些思想不正體現了賈平凹的憂患意識嗎?對於未來人類的命運,城市的命運的擔憂表露無疑。那麼人的未來應該何去何從?或許都市毀滅了,人類複歸自然,不再與自然為敵,而是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褪去許多世俗的人性,多一些原始的野性,人才能找到靈魂的所在吧!

作品以周敏借莊之蝶與景雪蔭的一段前情為題材所寫的文章引發的一場侵權糾紛案為主線,貫穿了權錢色欲名利的爭奪,決定官司勝負的不是事實的真相,而是權錢色欲名利的較量。隨著雙方力量的不斷扭轉,官司的結局也是幾經修改,一部現代版的“官場現行記”生動上演。我們可以看到,為了打贏官司,莊之蝶不得不給法院工作人員白玉珠的兒子代寫文章以圖發表,不得不給對官司有重要作用的司馬恭送書贈畫,更昧著良心把柳月送給市長的殘疾兒子做媳婦。而景雪蔭也是動用自己的一切能力與關係扭轉局麵,最後在敗訴不服輸的情況下讓在檢察院的小姨子用美色來將最後結局扭轉成為最終的贏家。莊之蝶不得不為了搞好人際關係做許多違心的事情,比如不得不參與市長與人大主任之間的政治糾紛中,成為犧牲品。不得不給阮知非寫評職稱的無聊的論文,給農民企業家黃鴻寶的農藥寫宣傳的廣告,盡管這產品是假貨。出於同情心模仿女人口吻給鍾唯賢寫情書,直到鍾唯賢死去,他都不得不把這個謊圓下去等等,這一切都讓莊之蝶疲憊不堪而又無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