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是阿燦,這個女性不同於前麵兩位,她不奢望能夠從莊之蝶身上得到多少實際好處,她是真心崇拜,喜歡莊之蝶,喜歡到願意奉獻自己而無所畏懼。在處理妹妹阿蘭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她性格中剛烈的一麵,她敢愛敢恨,敢向卑鄙的王主任報仇,這個性格是比較鮮明獨特的,但在作家筆下也讓其馴服於莊之蝶。

第四位是汪希眠老婆,這個女性是書中描寫的幾位與莊之蝶有染的女性中比較自重的一位,她愛戀莊之蝶,但是她恪守一個婦女應有的道德觀,不去破壞莊之蝶的家庭,也不給自己的丈夫抹黑,她苦苦愛戀莊之蝶,但卻不越雷池一步,這讓莊之蝶可歎可讚。可以說,他們之間是相對純潔高尚的精神之戀,書中安排莊之蝶最後出走,中風倒在火車站時,讓汪希眠老婆出現在火車站外,無疑也是有很深的寓意的。

還值得注意的是作家的妻子牛月清,這是一個傳統的女性形象,她默默無聞支持丈夫的事業,把家裏也收拾得井井有條。她以丈夫為榮,也以丈夫為自己的一切。但是作家對她的態度卻讓人失望,在她麵前作家是個性無能者,傳統保守的妻子激不起他的欲望,他把這種原因更多歸結為妻子的年老色衰,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諧為他以後的縱欲生活提供了依據。對於妻子,莊之蝶就是一個不擇不扣的毫無責任感的男人,他背著妻子和崇拜他的女人包括朋友的妻子唐宛兒、保姆柳月胡搞,他的家,他嶽母的家,他的寫作室都成為他們縱欲的場所。這種無恥的行為本身對於妻子對於家庭來說就是一種褻瀆和侮辱,而莊之蝶卻從沒反省過。

總之,從莊之蝶與以上幾位女性的關係可以看出,作品流露的是對女性的貶抑,對於傳統女性的否定,不尊重,體現在牛月清身上。對於現代化女性唐宛兒、柳月則是玩弄的態度,主要描寫他們用性、美貌來換取安逸的生活,女人把男人當作梯子,男人把女人當作玩樂工具。不管對於哪種女性,莊之蝶的態度都是不負責任,不嚴肅的,盡管賈平凹曾說過:“批評我不尊重女人我是不服氣的。”⑸但書中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卻不能不讓人做如此之理解。莊之蝶貶損她們的同時又貪戀她們的靈與肉,希望從女性身上找到新生的力量,源泉,但往往卻彼此墮落為情欲的奴隸而不可自拔。

我們知道賈平凹出身於地道的農民家庭,他在以往的作品中也多傾注了對於他的家鄉——商州濃烈的感情。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來到古城西安讀書,到九十年代初《廢都》的出版,在城市已呆了二十多年,應該是一個地道的城市人了。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徹底把一個農民變為一個城市人,尤其是一個名利雙贏的人,自然,我們也會想到,作家已經完全適應並且應該喜歡上了城市生活,因為它的現代文明,因為它帶給人的極大的物質享受。但是他以都市為對象的作品是不多的,《廢都》可以說是第一部。然而從《廢都》中我們可以看出作家對城市的感情卻遠非我們想象猜測的那樣和諧,一個“廢”字蘊涵了作家對都市複雜矛盾的感情,這種感情不是和諧的,而是充滿了排斥性的,“賈平凹能寫出《廢都》,也與他的農民文化身份有關,而農民對民間野俗文化的認同、對城市文化的疏離和反感,也是人所共知的……賈平凹二十年的城市生活,這種文化的碰撞、交鋒,骨子裏的農民文化和肉體的城市享受使他的靈魂得不到安寧。”⑹《廢都》所體現的現代都市觀是通過牛這個意象象征的。莊之蝶和這頭牛之間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且作家賦予了這頭牛超人的思維能力。當它每一次走進西京城的時候都會發出新的感慨,這頭牛是代作家立言,它所發的感慨也是作家的真實內心所想。通過這頭牛的思維,寄予了作家對現代都市的深刻批判。比如在牛的眼中,“城市是一堆水泥”,在這堆水泥中,人類毫無生命活力,人是那樣的愚蠢與卑賤,“創造了城市又把自己限製在城市。”⑺其實老牛不懂,人在創造城市的開始並不是想把自己限製起來,隻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身不由己地做了城市的奴隸。對於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牛也做了形象的比喻,“如同是一堆沙子,抓起來是一把,放開了粒粒分散,用水越攪和反倒越散得開。”作品中許多身處城中的人並沒意識到這種悲劇性處境,隻有身處城外的老牛以客觀的、悲憫的、超然的眼光發出了這種感慨:“可悲的是,正是人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卻將他們的種族退化,心胸自私,度量窄小。”⑻對於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老牛寄予了自己深深的批判和同情:“人是不如一棵草耐活了嘛!”“人一整個兒地退化了。”“人退化得隻剩下個機靈的腦袋,正是這腦袋使人越來越退化。牛終於醒悟城市到底是什麼了,是退化了的人太不適應了自然宇宙,怕風怕曬怕冷怕熱而集合起來的地方。”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