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專有技術產品超額利潤的測算評估的專有技術為輕型汽車變速器技術。這項技術是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企業經過研製開發的新技術,已經投產。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符合質量標準。1.評估企業經濟效益與同行業比較。同行業是選擇具有可比性的企業。根據統計資料,以評估企業的銷售利潤率與同行業銷售利潤率進行比較。銷售利潤率是綜合指標,是銷售收入與利潤總額的比較。資金利潤率是資金占用額與利潤總額的比較。資金占用各企業情況不同,占用資金有多有少,有一定的不可比因素。選擇銷售利潤率作比較,可比性大,比較合理。
專有技術產品超額利潤的計算根據財務資料計算1993年專有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為8772萬元。專有技術產品超額利潤,按照以下兩種方法測算:一是按行業平均利潤率進行測算,二是參考引進同類技術支付的技術轉讓費測算。根據兩種方法測算的結果,結合被評估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專有技術的超額利潤。
(三)折現率測算被評估企業的折現率,按資金成本進行測算。實收資本的資金成本按稅後淨利潤進行計算,計算出淨利潤占實收資本的比例;長期借款的資金成本按撥改貸的利率計算;流動資金的資金成本按一年期流動資金借款利率計算。根據會計決算報表資料,資金結構和資金成本計算如下:
資金結構的計算被評估企業的資金構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實收資本,第二部分為長期借款,第三部分為流動資金借款。這三部分資金的合計金額為企業的資金總額。然後分別計算這三部分資金各占資金總額的比例,即為資金的構成比例。
資金成本計算資金成本指取得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按照三項資金的構成比例與其成本相乘,乘積的總和即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四)風險率測算
評估企業的風險率指影響企業投資利潤率的風險。利潤的風險,影響按效益計算的企業價值。評估企業的風險率應當參照行業的風險率確定,但是沒有行業風險率資料可參照,所以計算企業的風險率作參考。企業風險率的測算,是以1989年至1993年前5年企業的實際利潤作采樣數據,計算其方差,然後再計算企業的風險率。
(五)專有技術價值評估評估企業專有技術價值按收益現值法進行計算。計算專有技術價值的有關數據。
八、某企業進口生產線評估
華北地區XX銅廠於1984年12月由西德引進年產量65萬噸銅線材的連鑄連軋生產線,當時簽訂的設備合同價為1273.932萬馬克808價加上配件、外方人員來廠安裝調試費等各種其它費用,總價為1457萬馬克,生產線於1987年正式投產。經查閱有關設備的檔案資料,該生產線當時各項費用結算支付情況如表8至23所示。生產線投產以後,由於市場供需情況的變化,一直未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效能,每年產量僅為其生產能.力的1/3至1/2。現擬與外國XX公司合資,而評估該生產線.的現值。評估基準日為1994年3月31日。
(一)評估方法:重置成本法。
(二)確定生產線的重置現值。通過有關部門了解到,該生產線屬大型銅線材連鑄連乳機,目前同型號設備在世界上亦僅有少數幾台,生產線是選用了各國先進的單台設備組合而成。雖在80年代中期生產,目前仍屬國際先進設備水平。該類大型專業生產設備,製造廠家一般不作定型產品製造,隻是根據客戶需要,臨時訂貨配套組合供應。近些年,中、小型連鑄連軋設備(能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節省人力)銷路較好,價格上漲較多。而夫型連鑄連軋機,因產品受市場製約,訂購者不多,市場漲價不多。且不是正式購買,很難獲得一個確切的成交價。此外,尋找同型號設備類比也很困難。經分析采用價格指數調整法比較合適。
稅金:按合資企業,國家給予優惠政策,引進設備可以免稅,故不計稅金。安裝調試費率:讀設備安裝比較複雜,按原有決算安裝調試費占設備離岸價比例為13.15%,現取設備基價的13%作為安裝調整費率。間接費用:考慮這類大型設備投資的利息、人員培訓(包括出國考察、購買設備的各種管理費)。
求有形損耗值(實體性貶值)設備的有形損耗率經有經驗的專家小組評定:該設備投產至今雖已使用7年多,但利用率不高,故實際損耗要相對減少。一般有色金屬冶煉設備使用壽命為12至16年,按目前設備實際技術狀況,確定其綜合有形損耗率為30%。有形損耗率亦可根據各單機不同的使用壽命及其實際技術狀況,按其不同價值作權數,分別評定單機的有形損耗率,再用加權平均法求得生產線的綜合有形損耗率)。
設備的功能性貶值該生產線目前仍屬國內外較先進的設備,沒有更先進的設備可與其相比較,故不計其功能性貶值。
九、山東某廠6.5噸鍋爐評估山東XX廠於1992年9月由上海四方鍋爐廠購入型號為3916.5型水管鍋爐一台(即蒸發量為65噸)每小時,汽壓為當時購入原價為5萬元。鍋爐全套附屬裝置(含必要的備件)原價為38765萬元,整套鍋爐的運雜費共支付1至9萬元。鍋爐安裝由XX安裝工程公司承包,經驗收結算,安裝費(包括材料、人工等各項費用)共計I6萬元,鍋爐於1993年4月完工,1993年5月1日正式點火使用,至評估基準日1994年6月31日,使用正常。現擬與外商合資,進行資產評估,確定該鍋爐的現值。
選用方法:采用重置成本法。該設備使用年限不長,屬較新淩備。為便於評估,將鍋爐主機與各附屬裝置作一整套設備綜合評估,其中各附屬裝置雖使用壽命有所差異,但主要裝置的使用壽命相差不大(日常檢修保養要求不同),且各裝置都是鍋爐使用不可缺少的設備。鍋爐運行中需同時開動,鍋爐報廢時,一般都同時處理。重置成本的選定據了解該設備於1992年一季度訂貨,當時因市場銷售不旺,故以較優惠價格供貨。不久,即因市場活躍起來設備價格上漲很快。據1994年4月XX廠購置同型號、同規格的成交價,鍋爐主機價為33萬元(注)如向製造廠詢價,報價可能較成交價稍高而1994年5月與1994年4月,設備市場價基本無變化,故鍋爐重置價33萬元。其中主機的有形損耗較大,一般約3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重點更換耐火材料,重新砌爐,更換損壞的零部件)。